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名山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名山篇

羅山靈山寺
  靈山寺始建于北魏孝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余年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旁依少華山,唐朝起寺院改為“靈山”。該寺地處豫鄂兩省之間,是官營建的寺院之一。信陽靈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后,圣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相傳唐朝有一縣令棄官出家,長途跋涉,到印度學習佛法,學成后返回靈山寺傳經-。唐玄宗時曾-為國廟。北宋·仁宗年間,有靈然禪師上奏圣上,國母信仰佛教,批該寺三年公糧(每年兩萬七千兩銀子)重新進行修建,宋元祐二年(1087年)復修,明朝人張仲簡有碑記。元朝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詳細]
銅山風景名勝區
  銅山風景名勝區分銅山、銅山湖、云霧峰三個部分,總面積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整個景區融匯聚集了山巒、湖水、島、潭瀑、洞穴、寺廟、革命遺址、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風景名勝資源的精粹,集“雄、險、奇、秀”于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圣地”構成了完整的風景名勝體系。銅山,原名大復山,漢代名將鄧通在此鑄錢而得名。它以“險似華山,秀似黃山”被冠以“小武當”之稱,“南朝金頂(湖北武當),北謁銅峰”的美談流傳至今。自東漢以業,佛道兩家的釋子道徒,在銅山修身養性,弘揚拂法,形成了豐富的宗教歷史文化內涵。“一天橋”、“二古廟”、“三宮觀”、“四道天門”、“五大石崖”、“六大洞穴”…[詳細]
蒙頂山
   由蒙山和百丈湖兩個主景區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坐落在名山縣境內,距成都110公里,離雅安市15公里,318國道縱貫景區,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兩條引道與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連,交通十分方便。  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現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詳細]
潛山山谷流泉文化園景區
  山谷流泉文化園景區位于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鎮風景村境內,現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國(公元1912年-1949年)歷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盤石及溪谷河床。題刻作者達數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黃庭堅、蘇東坡,明朝胡纘宗,清代張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題字崖谷。題刻內容廣涉天文、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文體多樣,有詩詞、歌賦、紀事、題名;書體有真、草、隸、行、篆。山谷流泉中的3處年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唐代的,它們均分布在石牛古洞東壁懸崖上。其中2處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哲學家李翱任舒州刺史時游覽山谷的題名。山谷流泉…[詳細]
鄖西天河旅游區
  鄖西天河旅游區位于鄖西縣境內,是縣委、縣政府精心打造的國家AAA-景區。其核心景區——鄖西玄鼓山景區由湖北玄鼓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建。景區以“中國婚旅之城”、“七夕約會之鄉”——鄖西縣城為核心,以“人間愛河”——鄖西獨有的天河為紐帶;“福銀”高速穿境而過,景區、城區交相輝映,交通便利,民風淳樸,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景區規劃面積約12000畝,北至土門鎮金釵石,南至天河坪河口,西至榆樹埡,東至大尖山;包括七夕文化區、道教文化區兩大分區。七夕文化區以“鄖西古景、神秘天河、七夕民俗”為旅游特色;以“天河飛鵲橋,牛郎會織女,秀峰留神影,浪漫七夕情”為旅游主題;以觀光游覽、婚旅度假、休閑療養、生態保護為…[詳細]
祁連風光旅游景區
  祁連山脈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為我國地形第一、二階級分界線。祁連山東段山勢由西向東降低,…[詳細]
五巖山
  五巖山,又名蘇門山,位于市中心西北10公里,為牟山一余脈。因山有五谷五峰,故曰五巖。山勢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1.5公里,群峰環繞,巖石崢嶸,至高點海拔574.9米。五巖山古有兩觀一寺,南為五巖寺,北為棲霞觀,下為葆光觀,是佛教道教圣地,均焚于戰火。現當地百姓自發在原址復建,成為周圍市縣群眾的游覽勝地。山谷盡處絕壁之上有孫真人(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遜)洞。洞內有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刻造孫真人像石座,今又塑其像于上。洞頂側有宋崇寧元年(公元11O2年)石刻題字、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摩崖一方等。進洞10米處有一溶洞,大如室,頂高數丈,洞頂鐘乳石似虎似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洞壁細水…[詳細]
太行九蓮山景區
  九蓮山景區屬太行山最美的一段——南太行,河南省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獼猴保護區。因有九峰相連,酷似蓮花而得名。位于輝縣市上八里鎮松樹坪村,距新鄉市55公里,九蓮山景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由兩條峽谷和一條紅巖絕壁組成。現開發的有西蓮峽自然山水游覽區和小西天民俗信仰游覽區,尚有關后溝愛情浪漫游覽區和紅巖絕壁豪放風情游覽區未開放,保持著原生態,是“驢友”的好去處。九蓮山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民俗信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西蓮峽谷西蓮峽谷深石怪、植被豐茂、溪泉流水長年不斷,谷內九潭相連,高約120米的瀑布終年流水潺潺。峽谷盡處的另一面,是通往絕壁之上的999級石頭臺…[詳細]
大別山主峰景區
  大別山主峰景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的景點類型多樣,目前的主要景點有: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大別山區規模最大的瀑布群——龍井峽、高山湖泊——別山湖、古城堡遺址——四望寨。并擁有四星級度假村——大別山莊度假村。大別山主峰景區的開發主題是“原始生態大別山、英雄傳奇大別山、風情無限大別山”,原始生態大別山,表現其綠色,這里是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原始,無任何污染;英雄傳奇大別山,表現其紅色,這里是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十大紅色旅游基地之一;風情無限大別山,表現其藍色,這里的風土人情純樸而自然,富于浪漫情調。景區的開發原則是“保護前提下的開發”所謂保護是指:景觀保護、文化保護和環境保…[詳細]
方城七峰山
  又稱七頂山,古稱七石山。《魏書·地理志》載:七峰山古稱七石山,因山有七峰列峙,如筆架然,故名。位于縣城北15公里處。方圓105平方公里,山勢峭拔,壁立千尺,層巒疊嶂,洞谷險幽,飛瀑流泉,風景奇秀。主峰海拔760.3米,為方城縣最高峰。有泉白山、天明寨山、杏山、火精嶺等10余個山峰。峰西有一山溪,蜿蜒跌宕而下,形成諸多階梯式水潭,俗稱七十二潭。山前有方城名泉-黑龍泉,山后有一天然巖洞-神仙洞。七峰雪霽與泉巖瀑布,為方城傳統八大景中的兩大自然景觀。七峰山為旅游觀光、攀巖登高之佳處。景點交通河南南陽方城縣楊集鄉大河口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