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旅游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青原革命紀念地系列景點
  “二•七”會議舊址位于文陂鄉陂頭美陂村,座西向東,分前后兩棟,中有2.2米寬的走方廊小院,為磚木結構。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澤東主持的紅四軍前委,意向西、贛南特委,五、六軍軍委,在此舉行聯席會議。舊址經維修原貌未變,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辭典》。東固平民銀行舊址位于東固畬族鄉街道中心南側,座東南朝西北,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占地面積189.51平方米。1928年10月—12月,東固平民銀行和東固消費合作社在此相繼建立。1987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四軍總部舊址位于文陂鄉美陂村永慕堂。座北向南,是一棟三堂二塹吞口式磚木結構的古式祠堂。占地面積1204平方米。祠堂…[詳細]
羅煥榮烈士故居
  羅煥榮烈士出生地,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樓角下羅氏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面積大約400平方米,有前棟門墻整幅及一棟廳至三棟廳,兩天井兩橫房。羅煥榮烈士生活故居,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樓腳下小組,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T字型建筑,墻高大約10米,墻體大約1米厚,屋長大約20米,屋寬大約20米,樓角面積大約400平方米,現僅保存墻體。羅煥榮,男,1900年10月7日生,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黃埔軍校、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廣州農-動講習所和省港大-工人糾察隊教官、惠陽平山起義軍事總指揮等職務。是廣東省早期的中共黨員,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第一批具有較高軍事素養的工…[詳細]
肇慶閱江樓
  閱江樓又名嵩臺書院。位于肇慶市正東路尾,江濱堤內的石頭崗上。此地原建有石頭庵(年代不詳),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間(1431~1435年),將庵改建為嵩臺書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樓以及東西兩廊和號舍。崇禎十四年(1641年)命名閱江樓。明末清初之際,該樓一度塌毀。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閱江樓基本形成現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繕。民國期間,該樓屢遭日機轟炸,后樓、西樓破壞尤為嚴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將樓面改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筑于高約8米的山崗上。坐北向南,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積248平方米。樓高兩層,分南、北、東、西…[詳細]
扶余縣烈士陵園
  扶余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88年,正值東北解放40周年,為了表達全縣人民對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縣委縣政府決定修建“三岔河鎮烈士陵園”。占地10900平方米。恢復縣制后,“三岔河鎮烈士陵園”更名為“扶余縣烈士陵園”。由于陵園面積小,2002年縣政府決定將陵園移址新建。新烈士陵園于2004年8月13日落成,占地39000平方米,園內有革命烈士紀念碑、梁士英烈士全身塑像、無名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群和革命紀念館。走進陵園首見的是高聳肅穆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身刻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金光燦爛的七個大字。革命烈士紀念碑右側,聳立著威風凜凜、全副武裝手端沖鋒槍、巋然偉岸的…[詳細]
楊闇公烈士陵園
  楊闇公烈士陵園是全國4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重慶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陵園修建于1987年,由鄧小平親筆題寫園名。2010年6月,楊闇公烈士陵園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擴建,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筑學專家齊康教授負責主持規劃設計和施工方案,占地面積由12.5畝擴大到50畝,功能由下而上一共分為四個區,分別是入口休憩區、陵園瞻仰區、展覽辦公區和森林公園區。墓塋這里有楊闇公烈士及夫人趙宗楷的墓和為解放潼南犧牲的32位烈士的墓群。中間的西式墓體就是楊闇公的墓,楊闇公的遺體在歷史上經過三次搬遷,第一次是在1927年4月6日他犧牲后,遺體被暫時存放在重慶江北的相國…[詳細]
范筑先烈士紀念館
  紀念館位于光岳樓北大街南首路東,座北面南,南北長59.7米,東西寬34米,占地2040平方米,四周繞以花墻,大門壁于西墻南端,門前有一對雕刻精美的石獅。進門后展現在眼前的是一處松柏翠綠、冬青繁茂的庭院。沿甬道東行,迎面有一通高2.3米、寬0.9米、厚0.3米的石碑,上面刻載著1947年聊城解放前夕,八路軍某部政治機關為保護聊城固有文化免于戰爭損害,向入城部隊頒布的三項命令:(一)向民族英雄范筑先墓立正敬禮;(二)保護中國四大書庫之一海源閣藏書樓;(三)保護中國史學家傅斯年先生在聊城北街的住宅。碑石墻壁上,畫有一幅表現范筑先將軍冒著炮火硝煙親臨城頭指揮御敵的大型油畫,畫長5.2米,高2.6米。庭…[詳細]
四保臨江烈士陵園
  四保臨江烈士陵園始建于1947年,占地面積33170平方米,由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群,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等設施組成。地處陵園最高點的紀念碑主體高14.6米,是烈士陵園的標志性建筑,矗立在墓-。紀念碑正面鐫刻著陳云同志題寫的:“人民烈士浩氣長存”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陵園內安息著四保臨江戰役中犧牲的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第十師師長杜光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二師師長兼政委曹國安;安息著四保臨江戰役中犧牲的溫士友團長和著名戰斗英雄李安仁烈士以及抗日戰爭、四保臨江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704位。其中有8位日本籍烈士。四保臨江烈士陵園始終受到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和大…[詳細]
舟山鴉片戰爭遺址公園
  公元1840年(清道光20年),英國侵華鴉片戰爭爆發。同年7月5日,英軍炮轟定海城,次日城陷。定海鎮總兵張朝發負重傷,知縣姚懷祥等官兵殉難。1841年9月,英軍再次進犯舟山,定海鎮總兵葛云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率5800名將士在定海城西的曉峰嶺和竹山等地與敵血戰六晝夜,相繼壯烈殉國。定海第一次保衛戰,是英國侵略者第一次以武力侵占中國領土之戰,也使中國封建統治階級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喪師失地,蒙受恥辱。可以說,英國政府發動的對中國侵略的鴉片戰爭,迫使中國走上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道路,是從定海被占開始的。定海第二次保衛戰,則是整個鴉片戰爭中歷時最長、最激烈悲壯的一戰。定海兩次…[詳細]
廣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廣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座落在盱江河畔。縣城中心大街西北部一座松柏延年,環境優美的小山丘上。為了紀念我縣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犧牲的烈士,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份興建,一九五八年落成。館院內建有紅軍塑像、烈士公墓、總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一九八六年又將陳列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共展列了八十多名著名烈士的事跡。紀念館是單層宮殿式建筑,高20米,建筑面積249.9平方米。古樸莊嚴。迎門廊橫梁紅色大匾上刻著“廣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十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大門兩邊鐫刻著毛澤東同志提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館前兩邊各有四季如春的小型花園。正前方沿臺階而下是一金色塑像紀念碑,館后有一蒙古包式的烈…[詳細]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為紀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島戰斗中光榮犧牲的525位烈士而建。。陵園主要建筑有牌樓、墓道、戰斗紀念塔、紀念亭、石碑、烈士墓、烈士橋、烈士塑像、紀念館、陳列館等。被國家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1986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臺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授予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列為紅色旅游基地。2005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紀念解放一江山島戰斗和英勇犧牲的454名革命烈士,1956年3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桃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