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泉峪建筑群位于今南王鎮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公泉峪,名源于泉。傳說宋朝年間天大旱,周圍幾十里無水,唯此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眾皆來此汲水,故名公泉。此山谷則稱公泉峪。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王實在此置石刻造像。公元1081年(宋元豐四年),天又旱,群眾在此祈雨而應驗,故認為此地是白龍居處,公泉上方之山洞則題銘為“白龍洞”,并在此建白龍廟。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兩次重修,進士曹凱并置書館于此。公元1514年(明正德九年)又刻石重修。白龍廟,現院墻已圮毀,唯存無梁大殿及山門建筑。大殿南向,一門二窗,青石結構,拱式頂,外覆以灰瓦,長7.3米,高5.7米。山門,東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