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

巍山永濟橋
  永濟橋又名巡檢橋,位于永建鎮巡檢村南巡檢河上。始建于明代萬歷元年(1573年),歷代曾多次維修。橋頭山墻砌有明代著名學者李元陽撰《永濟橋碑記》一通,橋為木構風雨橋,橋長15.6米,寬3.25米,高6.9米。其結構為用直徑0.3米的五根大圓木架于兩岸,上面鋪木板,再在兩岸各安木斜撐二根以支木架,上建人字頂瓦屋三間。橋面兩側安木欄桿,并設長木板凳。永濟橋用斜梁懸掛支撐中點的方法,解決了大跨徑木橋受力問題,體現了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1987年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此橋年久失修,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香港愛國人士詹益邦先生捐資落架維修。…[詳細]
思賢橋
  思賢橋位于嘉興市秀洲區塘匯街道南湖星辰灣小區與錦繡小區間,始建年代不詳,現橋額旁刻 “清光緒十年(1884)”字樣。據載,宋時塘匯有座紀念陸贄的思賢鄉院,規模宏大,林木蔥郁,院前有思賢橋,為嘉禾一勝。東西向跨車思港,系三孔有欄梁式石板橋,全長21.31米,寬2.12米,橋底距水面高2.6米。橋面由4塊長條石組成,橋柱由4塊條石并列豎置組成,橋欄尚存獅子形望柱3根,東西落坡略呈喇叭型,各設石階7級和6級。橋額刻“重建思賢橋”,橋身刻有花紋,南北有楹聯,因水深不便記錄。思賢橋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做工考究,在市區內此類橋梁已少見,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10年公布為嘉興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宜興青龍橋
  青龍橋,位于宜興市周鐵鎮彭干村宋莊自然村東(宋莊村與侯宅村之間)。2009年5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橋建于清代,俗稱東武昌橋,單孔石拱橋,東西向(東偏北20°),花崗石質地。橋通長16.10米,橋面長1.70米,中寬2.75米。凈跨4.10米,矢高2.85米,橋底面到水面高度3.10米。東坡長5.50米,堍寬3.10米,坡度14°,臺階14級。西坡長6.10米,堍寬3.10米,坡度15°,臺階14級。西枕石長3.45米,寬0.40米,厚0.25米,間距4.10米。券石厚0.25米,花券厚0.10米。橋銘:重建青龍橋。橋銘石長1.70米,寬0.55米,厚0.25米。…[詳細]
秋園龜腰橋
  秋園龜腰橋(20世紀30年代)秋園龜腰橋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板浦鎮秋園“大鹽河”上。“秋園”始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經歷年擴建,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初具規模,但尚未完成全部筑造計劃。此園屬于國民黨兩淮鹽務管理局,共占地面積100余畝,既吸收江南園林的建筑特色,又獨具一格。園內有山有水,人工天成,渾然一體,山水園林相輔相成,實為人們游覽休息的大好所在,被譽為“淮北第一名園”。園名乃取繆秋杰名字中的“秋”字,故名“秋園”。龜腰橋位于秋園內“大鹽河”上,用20根石柱作樁,50塊長條石作為橋面。當地人俗稱“鬼妖橋,實乃“龜腰橋”,是以其兩頭低、中間漸高的拱形與龜甲相似而得名。…[詳細]
甲線橋
  甲線橋本溪第一座橫跨太子河的鐵路橋是沈丹線鐵路橫跨太子河的甲線橋。該橋始建于1909年(清宣統元年),全長552.15米,寬4米,高22.16米,橋面兩側各設有1米寬的人行道。全橋共20孔,第1孔和第12—20孔為19.08米長的上承鉚接鋼板梁,第2—11孔為33.12米長的下承鉚接桁架梁。下部結構為U型重力式,橋墩為元端型,墩臺為白灰砂漿塊石砌筑。1960年該橋被洪水沖毀,改建修復后,原19.08米的上承鉚接鋼板梁有10孔更接為19.3米長的鋁梁,并在原墩臺基礎上將2—4號3座橋墩均抬高1.5米,橋的全長增加到562.9米,抗洪能力得到加強。該橋現每日通過列車63列,其中客車9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三上亚悠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