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

玉麟橋
  玉麟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水藤村下沙坊。清道光八年戊子(1828)建,跨水騰涌,連接下沙村與水藤舊大路。橋東北西南走向,為單孔梁式石板橋。花崗巖石橋墩,刻有 “此橋頭借鄧永錫堂地”。橋面由五條長條花崗巖石構筑。橋身兩側正中都陰刻“玉麟橋”三字,上款為“道光八年戊子”,下款為“闔堡鼎建,鐘寶興造”。橋頭上各有兩條石欄桿望柱。橋一邊有石階7級,一邊有石階6級。橋頭有橋碑,刻有“石梁重大,耕牛止許渡水來往,不得踏橋,道光八年通堡公泐”,反面有“通堡公議,石梁重大,耕牛止許渡水來往,不得踏橋,永為禁戒”。該橋與相關的傳說,具有一定藝術、民俗價值。 2009年7月,玉麟橋被列入第四批順德區…[詳細]
彩鳳橋
  彩鳳橋彩鳳橋位于云龍縣城北74公里的白石鄉順蕩村,橫跨沘江之上。始建于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后歷代均有維修,到光緒年間的最后一次維修時把西面的橋亭改建0,名“童子閣”。橋為單孔伸臂木梁橋,全長33.3米,寬4.7米,凈跨徑27米,高11.33米,橋身建筑采用木方交錯架疊,從兩岸橋墩層層向河中心挑出,如樓閣建筑中的斗拱,在兩端斗拱向中伸延相距9米時,再用5根橫梁銜接,上鋪木板組成橋面,并于橋身上復蓋房頂。橋兩側用木板遮擋,橋內置兩排木凳供行人歇息。在東面橋亭內現存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云龍州官告示碑》頒布行人馬幫等過橋規則。現該橋保護完好。1988年公布為云龍縣文物保護單…[詳細]
西塘永寧橋
  站在永寧橋上可一覽胥塘河兩岸的全景,南望古樸的廊橋。胥塘河狹小成水巷,巷西是仿古一條街,巷東是古老的塘東街。介紹永寧橋是目前鎮上最好的觀景點了。河北岸朝南埭長廊如一條逶迤長龍臥伏在水邊,行人和自行車都在廊下行走,其風味為其他古鎮所少見。河南岸是西街的后面,沿河有高低錯落的民居建筑群,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年間。大宅的風火墻高高聳起,青磚黛瓦和石河橋盡收眼底。這里的景觀最得攝影家和畫家們的青睞,是他們創作的獵景之地。地址:嘉興市嘉善縣西塘古鎮內交通:鎮內步行可達類型:橋游玩時間:建議10-15分鐘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包含在西塘景區門票內…[詳細]
鹿窠洞橋
  鹿窠洞橋位于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杖錫村(原杖錫寺大門前),2000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橋上未見其橋名及具體年份記載,有關史料亦無記載。 該橋為高拱單孔平橋,整座橋梁用長塊條石疊砌而成,總高5米,拱券高4米,橋面寬4米,跨度4.6米。南北向橫跨于百步溪兩岸,南通百步階,北為原杖錫寺遺址。杖錫寺創建于唐,宋天圣四年(1026)天童寺僧修已來山主寺,遂成禪林,現遺址周圍留有許多宋代-摩崖石刻及古跡。該橋地處杖錫寺山門之南,古時為杖錫寺的主要通道,經有關專家根據該橋的建筑風格及其周圍地理環境的保存狀況推斷,疑該橋為宋代所建。2005年5月被公布為鄞州區級文物保護點,2016年寧波市行政區劃調整時…[詳細]
黃沙河大橋
  黃沙河原來沒有路,一江綠水把兩岸群眾一分為二,人們過江時要爬上山間小路、繞到山后的鐵路大橋,從鐵路通過,山路崎嶇,鐵路也很危險,客貨運輸車輛也要從田河村翻山越嶺,經過老神溝到達火車站,山大溝深,道路十分難行,一遇雨天,人們只能望路興嘆。于是徽縣從91年開始動工,修建了黃沙河大橋,修建了田河村到嘉陵鎮的公路,使田河到嘉陵區間的路程縮短了10多公里,不但方便了群眾,而且節約了大量間接費用。穿過黃沙河大橋,繞過前面的一個小山嘴,視野立時開闊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又一座大橋-黃沙河鐵路大橋,在這里雄偉的寶成鐵路,從嘉陵江上一越而過,由江左岸跨到了江右岸,一路穿山越嶺,經過徽縣境內的嘉陵鎮、虞關鄉直達四…[詳細]
武義熟溪廊橋
  有“中國廊橋之祖”之稱的武義熟溪橋今年800歲了!有人把廊橋稱作世界橋梁“活化石”。熟溪古橋始建于南宋開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萬歷四年(1576),加了橋屋,成了風雨廊橋。橋長140米,寬4.8米,有橋屋49間,兩側間隔設置條凳,供游人休息用。條凳把廊橋分成三道,古時兩旁走行人,中間通車馬,現只允許行人通行觀賞。橋身兩旁設有獨具江南特色的木欄桿,安全美觀,依欄遠眺,可盡覽小城的美景。“百尺長虹鎖碧流,蘆汀荻浦凈寒秋……遙見船從橋下過,恍疑人向鏡中游。”這是古人徐俟召寫的《詠熟溪橋》中的句子。自從熟溪橋建成至今,文人學士寫下的詩文頗多,其中,民國詩人何葆仁還寫下了《游熟溪橋》的一部…[詳細]
壽隆橋
  壽隆橋又名漢壽橋。俗稱板凳橋。位于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東北隅0.5公里永(明)恭(城)古驛道(瀟賀古驛道)上。青石平橋。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橋長約30米,由雙面平梁和單面平梁兩部分組成,先西南后折南北橫跨沐水。雙面平梁橋為三墩四孔,墩系方形青石堆砌,每段以雙條青石壓面。單面平梁橋長約10米、寬約1.3米,四墩五孔;橋墩均由三塊長條石呈子母榫上下、左右拼攏圍砌,形似八字形板凳腿,高約1.85米,榫頭露出橋面0.27米,上以單面(一處為雙面)青石壓合;5塊長條青石厚度在0.2米以上,最長的一塊3.14米,最短的1.83米,除最南的兩塊長條石(雙面)寬度約0.6米,其余寬度大約…[詳細]
莫干山天橋
  觀瀑亭有竹徑可通天橋。由莫庾公路右側,拾級而上,也可到達天橋。天橋橫架于一泓溪水之上,一端連接上山的竹徑,通向幽深的竹林,另一端連接向下的石級。石級較陡,盤旋十余米,再下面又有一個小池,和一個不大的花圃。每當大霧迷漫的日子,從花圃上望,云霧把一切都淹沒了,只有那座橋還隱約可見。云天一色,小橋宛如在天上一般,這大概就是天橋命名的由來吧?從天橋左側下行數步,有一座綠瓦紅柱的亭子。在一個方圓不大的空間,從天橋而下,經小亭,到花圃,分成三個層次,卻毫無局促之感。小池旁栽了幾棵芭蕉,小花圃中種植四時花卉。從上至下,融為一體,布局頗為巧妙。這些景物都深基于竹海之中,晴日當空,陽光微漏幾絲;林中幽鳥...…[詳細]
橋灣城城址
  橋灣城城址位于酒泉市瓜州縣河東鄉雙泉村,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屬兵防營訊堡,主要用來屯兵屯糧。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320米,南北寬122米,總面積3.904萬平方米。墻頂筑女墻垛口,四角筑有角墩,東墻外筑有1馬面,開南、北城門,門外有甕城,上有城樓建筑遺跡。城內有東西向街道、房屋、廟宇遺跡,倒塌堆積層厚1.2—1.6米,內含條磚、方磚、白灰漿塊等。北墻外60米有夯筑臺基1座,上面原建有廟宇。該城對研究清代城堡構筑形制及瓜州的屯兵歷史具有重要價值。2012年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東城墻外側以東40…[詳細]
西岙石拱橋
  西岙宋代拱橋共有惠德橋、祠堂橋、寺前橋三座,分布在同一條溪流上,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西岙村。三座古橋同處一村,且結構穩固,造型精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05年被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惠德橋惠德橋又稱“山前橋”,建于南宋。根據當地人介紹,捐建惠德橋之人,應該是在外為官的西岙人,他們功名顯達時,不忘報家鄉之恩,故建此拱橋,家鄉人感其情,故稱“惠德橋”。橋全長11.5米、寬4.5米、矢高3.6米、跨度7.5米,北向正中券面石上鐫有“惠德橋”三字。拱券由7條弧形石條分主輔券并列縱聯構筑。橋面兩側各設覆蓮望柱8個,現有缺失,橋梁獅頭刻作刀法簡潔,額頭與鼻梁有方折感,眼球外突,獅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三区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