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

翻滾橋
  翻滾橋坐落于倫敦的帕丁頓盆地,作為大聯盟運河辦公室的一部分于2004年建成,由名字就可得知這是一座別具特色的橋梁,確實它是一座可伸展可收縮的橋梁。翻滾橋由英國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設計,共有8段三角形的結構組成,共12米長。橋梁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平時只是一座普通的鋼結構人行橋,但它所特有的可伸展可收縮的8段結構,一旦有船只通過河面時,橋身就會自動卷起變成圓環形,使得船只可以順利通過。這樣的設計創新大膽,讓每個人都贊嘆不已,這也成為倫敦的一大景點,每天都會有來自世界的游客到此觀賞這座可伸縮的橋梁。The Rolling Bridge 必去理由:倫…[詳細]
前灘大橋
  前灘大橋(1972年)前灘大橋位于連云港市東海縣白塔埠鎮前灘村。該橋落成于1972年10月,橫跨淮沭新河,是連接前灘村與潘圩村、晏圩村的重要橋梁。前灘大橋總長54米,橋面凈寬4米,橋身為三跨敞肩石拱橋,中間兩個橋墩上各有7個小孔,兩側各有4個小孔。造型優美,做工精良。欄桿采用混凝土預制欄桿,因年久失修,已有部分損毀。兩頭橋頭樁上刻著“前灘大橋”、“一九七二年十月”,橋頭樁內側上分別刻著毛主席詩句“六億神州盡堯舜”、“春風楊柳萬千條”、“五洲震蕩風雷激”、“四海翻騰云水路”與“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放眼世界、胸懷祖國”的口號。橋欄左右內側分別刻著“愚公移山、改造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詳細]
溪湖大橋
  溪湖大橋本溪市最寬的公路橋是橫跨太子河的溪湖大橋,原名東墳大橋。該橋位于太子河市區段上游,是連接平山與溪湖兩地區的重要交通咽喉,也是沈丹公路過境復線上的主要橋梁。該橋始建于1937年,原為9孔雙懸臂鋼板梁,雙柱式混凝土結構,全長273.1米,橋面寬為7.5米,無人行道,載重負荷量為8噸。解放后,隨著本溪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交通流量不斷增加,該橋已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1981年本溪市人民政府作出改造溪湖大橋的決定。該工程由市政設計室設計,市政工程公司、市第一建筑公司、市安裝公司施工。在原橋上游一側拓寬橋體,橋長285.8米,橋面凈寬8.5米(其中車行道7米,人行道1.5米),新舊橋之間設有3米寬…[詳細]
謙崗風雨橋
  謙崗風雨橋在謙崗,有一座古老的風雨橋,通往景谷,曾經是茶馬古道上馬幫的一道歇腳處。順著風雨橋上去的這個小山包叫“奎角”(我們本地人“角”發音為“國”),據說風雨橋以及奎角上的一排瓦房是一戶地主家所建。十幾年前奎角那里的一排瓦房還做過謙崗小學的教室,操場上有幾座墳(有人傳說在那里見過“有東西”蕩秋千)當時這戶地主家在“奎角”這個地方建了一座奎角型的亭子(估計奎角由此得名)。而位處奎角的一棵大青樹旁也埋有地主家的一座墳,后代托這座墳的福,家業比較發達。這座墳有些奇異,有“接官”“送官”的傳說:普通老百姓過路沒有什么動靜,但凡有-經過此地就會聽見瞧鑼打鼓的聲音,接官時是接官的樂曲,送官時又是送官的樂…[詳細]
加文納橋
  加文納橋坐落于新加坡的市中心,橫跨新加坡河,于1870年通車,是新加坡唯一的懸索橋,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依然保持原始風貌的橋梁,連接了新加坡河北岸的行政文化區和南岸的商業區。加文納橋建成之初叫做“愛丁堡橋”,作為對愛丁堡公爵到訪的紀念,之后更名為加文納橋,是為了對最后一位印度任命的海峽殖民地-威廉姆斯•奧佛爾•加文納爵士表示尊敬。加文納橋長79.25米,寬9.45米,最大跨度為60.96米,現為一座人行橋,從建成至現在,大橋一直保留了最初的風貌,未被重建或者修改。1990年在橋身上增加了燈光設施以突出在傍晚橋梁的美觀度,因而也成為戀人樂于流連的浪漫之橋。加文納橋是唯一被新…[詳細]
五緣大橋(鐘宅灣大橋)
  五緣大橋(鐘宅灣大橋)位于廈門島東北部圍海造地形成的內湖出海口,兩端接環島路道路工程五通造地區和墩上造地區。橋總長810米,主橋寬34.9米,引橋寬32米。主橋為鋼結構中承式提籃拱橋,主跨208米、兩個邊跨58米;兩端引橋各為6孔40米預應力連續箱梁。五緣灣大橋的主要設計特點是,橋型采用三跨鋼箱拱中承式提籃拱橋,也是五緣灣開發的一個亮點。環湖里大道跨五緣灣特大橋是影響環湖里大道進度的關鍵性工程。環湖里大道北起鐘宅,南至黃厝,是廈門本島一條南北向主干道,它將與另外兩座大橋一起,完善五緣灣的路網結構,帶動片區經濟活力。引入海水后,五緣大橋將和它的另外4個“妹妹”形成“五橋映月”的廈門新景。地址:廈…[詳細]
南江樂善橋
  地址:巴中市南江縣沙河鎮紅光村四組石板鄉可中段楊澤安住宅西100米石板河乃過去南江至長赤必經之處,屬米倉道橫向道路的一部分。清乾隆時期河兩岸有木橋,夏季溪水暴漲毀橋,屢建屢毀,咸豐甲寅年(1854)唐純武募資建三孔石橋,咸豐六年(1856)溪水暴漲毀橋,現存石橋為咸豐八年(1858)建的單孔石拱橋,取名“樂善橋”。該橋東西橫跨石板河,水流向130度,橋長36米,其中東、西引橋均長6米,寬5. 4米,距河面高13米,拱跨26米,矢高11米,橋面用規則青石板鋪成,面積194. 4平方米,橋兩邊砌橋沿,寬0.45米,高0.35米,迎水面圓雕龍頭。橋東岸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 )、咸豐八年碑刻各1通…[詳細]
碧環橋
  碧環橋位于鄞州區五鄉鎮仁久村,2005年4月5日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碧環橋建于明代。在五鄉鎮夾塘村,為單孔拱形石橋。全長11米,寬2.4米,橋堍寬4米。橋面兩側均有浮雕荷葉欄板,各邊五塊。欄板間置望柱各邊六塊,柱頭雕刻蓮花,有復蓮、仰蓮、含蓮等多種形狀,橋堍設彩云紋抱鼓石。跨度僅2米的橋孔容得一條中型的舟船通過,橋基橋墻都用長條石交錯疊砌,有塊石護底。拱橋采用高1米、寬0.6米的拱形大石,分4節并列,砌成的圓拱超過半圓成為“陡拱型”拱圈。專家認為這種“縱聯分節并列砌疊法”具有良好的抗外力性能,拱圈頂部的一塊扇形橋額有雕飾方額橫書“碧環橋”正楷橋名,上款“嘉靖癸已(1534)”,下款“…[詳細]
圣米歇爾橋
  圣米歇爾橋是坐落于巴黎的一座橋梁,橫跨塞納河,連接左岸的圣米歇爾廣場和城島,毗鄰圣禮拜堂和司法宮,名字源于附近的圣米歇爾教堂(Chapel of Saint-Michel)。圣米歇爾橋最早于1378年建造,之后幾經重建,目前的大橋建造于1857年,是巴黎橋中的元老之一。圣米歇爾橋長62米,寬30米,用磚石砌造,是一個三拱橋,由17米寬的橢圓形石拱支撐,中間由3米厚的大橋墩連接,裝飾有“N”的圓型浮雕是第二帝國皇帝的手體,“N”代表著拿破侖。這是一座雄壯的橋,在橋上不僅可觀賞塞納河的美麗風光,更可遠觀巴黎圣母院的風貌。Pont Saint-Michel 必去理由:法國最雄壯的大橋之一 景點所在大…[詳細]
得勝橋
  得勝橋位于柯橋區柯巖街道柯橋村(或位于上市頭居委會),始建于明代,清咸豐年重建。由主橋和引橋組成二部分,均為石梁橋,東西走向,橫跨大渡江,橋身全長56米。主橋分三跨,長24米;橋面均由四拼石梁東西向鋪設而成,其南北兩側均置欄板欄桿,望柱柱頭雕刻蹲獅;中間一跨橋面南北兩拼橋梁石外側陰刻“得勝橋”三字,楷書,橋面南側欄板外側陰刻楷書“大清咸豐年桂月吉旦重建”等字樣;橋墩和東西兩端橋堍均由條石錯縫疊砌,上端均置臺冒石,以承托橋梁石;東西橋堍上部設臺階,其中東端臺階設十級踏跺,西端設十七級垂帶踏跺,且南北兩側置石欄板。引橋分七跨,全長32米,平面呈“S形”;橋面鋪設、橋墩構造與主橋一樣,橋面兩側欄板無…[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最新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自拍vr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