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

富安橋
  •周莊古鎮最古老的橋,橋樓的一樓與二樓并不相通,構造獨特。景點介紹這是周莊古鎮最古老的橋,始建于1355年,由沈萬三之弟沈貫(俗稱沈萬四)出資重建后成了石拱橋,同時改名為富安橋。橋頭四座二層橋樓臨水而立,有趣的是一樓與二樓并不相通,必須通過石橋邊的階梯才可到達二樓。富安橋上有五塊罕見的武康石,同時有不少吉祥浮雕。站在橋上,可以欣賞優美的水巷風光,并拍照留念。據說在富安橋上走三遍會事業有成,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了解下-總理與富安橋的逸事。特別提示因為富安橋比較有特色,來這里的人非常多,建議避開節假日等游覽高峰期,否則拍張單人照都困難。地址:蘇州市昆山市周莊鎮中市街東端(周莊古鎮景區內,…[詳細]
蘭新鐵路黃河大橋
  蘭新鐵路黃河大橋位于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河口南,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鐵路橋、隴海鐵路線的重要橋梁工程。蘭新鐵路蘭州至烏魯木齊段全長1903km。于1952年10月開丁,1962年底鋪軌完成,1966年全線交付運營,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最長的鐵路干線。它東接隴海鐵路,橫貫中國東西,是一條著名的交通大動脈。幾十年來為促進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和鞏固國防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蘭新鐵路烏阿段于1990年9月竣工,起自新疆魯木齊,經天山北坡經濟帶,至邊境阿拉山口與哈薩克斯坦鐵路接軌,全長460km。因此,蘭新鐵被稱為“新亞歐大陸橋”。該橋由鐵道部建設,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設計,鐵道部…[詳細]
寧安大石橋
  寧安大石橋大石橋是古城寧安最美麗的尋幽攬勝的去處。大石橋背山面水,后有雞鳴山,前臨牡丹江。古樸壯觀的大石橋,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這座古橋始建于金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初建時叫“長板橋”,為木質結構。后改修石橋。幾百年來,幾經修繕。寧安人說起大石橋,總會提起金油匠修橋的故事。據說同治年間,有個姓金的賣油郎,是個終生未娶的光棍漢,賣油時常過往此橋,他見石橋破損不堪,便傾其一生積蓄,把大石橋修葺一新。大石橋是以青石砌筑的單曲拱橋,橋長25米,寬4.5米,高7.3米。橋面兩側對稱排列56根石立柱,柱頂均雕刻石桃。石柱之間的石板護墻刻有圖案。橋下呈高4米多的巨型拱洞,潑雪泉水從橋洞一瀉而下,流…[詳細]
新橋愛吾廬
  新橋愛吾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平面呈長方形,總占地面積4736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現存建筑多系清乾隆年間修建,沿中軸線依次列5幢主要建筑,兩側輔以廊廡廂房,建筑四周砌筑塊石圍墻(局部塌圮)。中軸線建筑明間構架和廂房明間構架均為抬梁式結構;柱、梁用材考究,牛腿、闌額、雀替等木構件雕刻精細,天井、階沿及檐廊地面用石板和條石鋪墁,青石柱礎琢飾龍、鳳、獅、象和魚、蝦、蟹等頗具地域特色的圖案。格扇窗多用蝙蝠圖案。建筑屋面施小青瓦,不用勾頭滴水,比較適合當地多臺風的特定環境。屋脊飾有鳳頭,平面俯視呈五鳳朝陽狀。愛吾廬是臺州地區五鳳樓(當地人又稱…[詳細]
南渡廣濟橋
  廣濟橋位于奉化市南渡村,橫亙于奉化縣江下游,是東南沿海唯一的驛道所徑,是舊時奉化三大水路交通要道之一。該橋始建于宋,元代重建,明、清幾度重修,但橋墩仍是元代建筑物。現存廣濟橋為木石結構廊屋式橋,通長51.68米,寬6.6米。石柱為墩,五縫四孔。每縫石柱6根,都有側腳,上下作榫,基石固定,頭用鎖石鎖住,并用三根大牽木固定。鎖石上鋪梁木,其上為橋板。橋面建廊屋21間,八架梁用六柱,梁架為穿斗與抬梁相結合,上覆小青瓦。元代橋墩中至今還保留有“至元二十三年歲在丙戊四月二十九日乙丑甲時重建”,“城居沈森辛酉本命三月二十二日未時與家眷等施財舍……以及鄞縣小溪石匠許成”等題刻和元代的柱頂石歷代碑記等物。保存…[詳細]
九江長江大橋
  九江長江大橋始建于1973年12月,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勘察設計,第215橋梁工程處組織施工。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后,我國在長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橋,也是我國目前最長、工程量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無論是橋的設計、施工工藝,還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我國迄今最先進的建橋水平。九江長江大橋鐵路橋長7675米,公路橋長4460米,江中有橋墩10個,共架設11孔鋼梁,最大跨度216米,最小跨度126米。整個大橋設計新穎,造型優美,工藝獨特,雄偉壯觀。大橋鐵路引橋采用的無碴無枕預應力箱形梁,在我國建橋史上還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寬的大跨度,也居全國橋梁之首。我國第一次試驗的15錳鋇氮新鋼種在這…[詳細]
淥江橋
  淥江橋淥水橋初為木墩木梁,位于縣衙前,經狀元洲達城南。后毀于水。寶佑間(1253-1258),知縣家遇在今淥江橋下游約50米處,建石墩木梁橋,長60丈,高5丈余,寬1丈6尺,改名淥江橋,北連今勝利路,南通今大同街,與今建國路相交處叫十字街。淥江橋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橋,也是1949年前,全國少數幾座縣級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橋之一。淥江橋建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自古為交通要津。據《醴陵縣志》記載:淥江橋不可一日無,也非一州一道之關系。江楚衢途往來商旅輪蹄絡繹莫不向渡于此。現在淥江橋仍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歷為吳楚要沖,且連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于淥水。南宋紹興六七年間…[詳細]
圣保羅奧利韋爾橋
  圣保羅奧利韋爾橋位于巴西的圣保羅,橫跨皮涅魯斯河,于2008年正式通車,連接皮涅羅斯河濱大道和羅伯托馬里尼奧大道。橋高138米,塔架為X型,也是世界上各拉索橋梁中首創,為世界上唯一有兩個彎曲橋面的橋梁。圣保羅奧利韋爾橋的獨特之處在于兩條X型的橋面同時由一座X型的吊塔支撐,橋面彎曲60度,是世界上彎曲度最大的拉索橋。圣保羅奧利韋爾橋長1600米,高138米,在巴西的眾多橋梁中很突出、很漂亮。每年的12月底,各色的彩燈就會被掛在橋上,利用其燈光效果把圣保羅奧利韋爾橋裝扮成一顆高大的圣誕樹,呈現出一片圣誕節的景象和氣氛。在重大場合中,大橋也同樣會被裝飾的很漂亮。Octávio Frias de Ol…[詳細]
廣源閘橋
  廣源閘橋,屬區級文保單位,位于海底區紫竹院街道轄區,東與紫竹院公園相通,西靠延壽寺、萬壽寺。廣源閘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89年),俗稱豆腐閘,是元代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住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閘。該閘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頭閘,其結構大體分為閘門、閘墻和基礎三部分。呈西北東南走向,閘口寬約13米,長約6米。歷史上,廣源閘不僅有調節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閘上鋪設木板,又具有橋的功能。廣源閘是元代以后帝、后們出京游玩的重要轉船處。因廣源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自元代后歷朝都對其精心管理。新中國成立后,廣源閘仍為木橋,1979年落架大修,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并置欄桿。又于1…[詳細]
閶門吊橋
  閶門吊橋位于閶胥路東端,跨外城河,是溝通城內外交通的橋梁之一。宋《平江圖》名虹橋,俗稱吊橋,明成化六年(1470),曾改名永濟橋,初為木結構,后被沖毀,有鄉人鄭文貴自愿捐資重建石橋,橋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資十五萬貫。 明洪武初改建為石墩木梁橋。正德七年(1512)、萬歷十八年(1590)、崇禎十一年(1638)、清順治二年(1645)、康熙三年(1664)多次毀而重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重修。 清同治《蘇州府治》引虞集《記略》曰:虹橋在閶門西,跨官河,通驛道,為咽喉要處,水至橋下匯為回淵,折而東行,勢用剽悍。橋舊植以木,歲久腐擾……。 民國二十…[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精品 |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没码 | 日本字幕有码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看片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