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農民協會舊址旅游

農民協會舊址

常寧縣第十三區農民協會舊址
  常寧縣第十三區農民協會舊址位于衡陽市常寧市松柏鎮獨石村。1923年春,毛澤東從水口山派工人黨員劉東生(后改名為劉東軒)、謝懷德、赴衡山岳北展開農民運動。他們到達岳北后經過串聯發動,很快就建立了擁有十萬余農會會員的“岳北農工會”。工農運動互相激蕩,有力的促進了水口山工人運動陣地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1926年下半年,北伐戰爭時期,工農運動興起,為了促進農民運動進一步蓬勃發展,中共湖南區委召開了第六次代表大會,發表了“農民最低限度經濟要求”的三十八條,號召湖南農民起來開展政治上經濟上的斗爭。10月11日,黨派何叔衡到水口山,向全礦黨員傳達了省黨代會的精神,號召黨員深入農村發動農民,以中共水口山縣委為…[詳細]
中共龍川特別支部、縣農民協會舊址(戴家祠)
  中共龍川特別支部、縣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龍川縣佗城鎮百歲街戴家祠。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1925年10月隨第二次東征回鄉的共產黨人黃覺群、曾培霖等,國民黨人張重耳等10多人,奉命留駐龍川縣城。黃覺群、張重耳以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身份,從事領導與開展龍川國民革命運動。隨東征軍返鄉的還有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時“與周恩來同學很知己”的鄒世駿。鄒受周恩來指派,以東征軍總政治部社會科特派員身份回鄉開展工農運動。同年11月黃覺群、黃天澤發展黃日初、楊復生、黃鴻良、黃伯隆、鄧國章、黃自強、陳增翼、羅一如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龍川縣城戴家祠創立中共龍川縣特別支部委員會(簡稱中共龍川特支),由黃覺群任特支書記,直屬中共…[詳細]
鼎湖沙浦農民協會舊址
  鼎湖沙浦農民協會舊址位于現鼎湖區沙浦鎮沙二村陳氏“長房祠”東齋。該建筑始建于明代末期,為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兩進深,三開間,分東西齋,均為硬山頂,面積約200平方米。1926年4月,廣東省農民協會西江辦事處主任周其鑒和高要縣農民協會主席謝大德等人到沙浦開展農-動,周常住在熟人陳益芝家里,召集村中最貧苦的農民骨干陳進、馮三娣、陳福昌、陳友等人開會,研究開展沙浦農-動之事。不久,成立了沙浦鄉農民協會,其辦事處(又稱聯絡站)就設在陳氏“長房祠”的東齋內。沙浦鄉農會主席陳進,副主席馮三娣,農民自衛軍隊長陳福昌、副隊長陳友,他們經常在辦事處研究開展農-動工作和部署反擊-地主豪紳的武裝進攻。沙浦鄉農會及農民…[詳細]
常寧農民協會舊址群
  常寧農民協會舊址群位于衡陽市常寧市三角塘鎮、白沙鎮、蓬塘鄉、煙洲鎮、蔭田鎮、塔山瑤族鄉、宜潭鄉。舊址原名“康莊”和“志仁藥店”。始建于清代晚期。磚木結構,硬山頂、屋面小青瓦覆面,跌落式山墻,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98平方米。大革命時期,湘南地區的農-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1926年5月,省農運特派員李佳竹、李成蹊、吳謙、李敏述等先后來到常寧,與本縣革命活動分子蕭震球、鄧受谷、蕭禮樽取得密切聯系,建立中共常寧特別支部,組織開展農民革命運動。1926年7月,在縣考棚成立縣農協會籌備處,由李成蹊、蕭震球主持工作。1927年2月19日常寧縣農民協會在教育會坪召開成立大會,蕭震球任執行委員長、…[詳細]
廣寧縣農民協會舊址(梁家祠)
  位于廣寧縣南街鎮新樓江布村,距縣城僅1公里。1924年10月10日,廣寧縣農民協會在縣城南街舉行成立大會,各區鄉代表和農會執委300多人以及農會會員1000多人參加大會。中共廣東區委委員、農委書記阮嘯仙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代表的身份,帶領廣州農講所學員、廣東農軍代表10多人參加大會,并向廣寧縣農民協會授旗授印。廣東省總工會代表楊殷及黃埔軍校代表到會祝賀,會后舉行盛大的慶祝-。當時農會會址設在縣城學宮(今縣政府大院內),農會成立的當月就決定在全縣已成立農會的地區全面實行減租,地主劣紳即糾集大批民團,以武力破壞減租運動。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派出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開赴廣寧支持農會斗爭,并在社崗等地對地主…[詳細]
平陽縣農民協會舊址
  在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影響下,平陽革命形勢全面高漲。1927年1月中旬,全縣各地農民代表70多人匯集縣城,在霧垟下村(今昆陽鎮城南陽岙村)五雷宮(即養初小學舊址)召開平陽縣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平陽縣農民協會。大會選舉產生了協會執行委員會,張培農任協會會長。協會成立后,領導廣大農民開展轟轟烈烈的減租減息等斗爭。 從1926年到1930年,霧垟下村一直擔負著小南片的方巖下、霧垟、塘川、大岙底和萬全、宋橋、迎學垟等地的革命聯絡任務。“四一二”-政變后,中共黨員張培農、葉廷鵬、吳信直等人以霧垟下村為基地,繼續領導各地農民運動。1930年2月,陳阜、吳毓、梅康等進步青年與張培農等地下黨員,一起到霧垟下村,…[詳細]
五果村農民協會舊址
  五果村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五禾村五果片駱形屋(大湖圩鎮東南向6公里處)。大湖農-動早在1938年以前就已暴發過多起自發斗爭,此后一直連續不斷。1947年12月,在連和區分工委會委員鄧基的指導下,大湖五果村成立了農民協會。這個農民協會,是大湖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立的第一個農民協會組織,農會長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曾玉泉,副農會長是該村黨支部委員曾瑞森。五果村農會成立后,黨支部領導農民開展了清算-地主曾雁初的斗爭。是年冬,連和人民自衛大隊曾文元奉命率部隊配合民兵前往包圍,并占領高地,進行--。隨后,農會長曾玉泉等率領200多名貧苦農民,向地主清算稻谷100多擔,物資10多擔。10天以后,農民協…[詳細]
察哈爾農民協會舊址
  察哈爾農民協會舊址位于張家口市大境門外東灣子村北林場內,原建筑早年已毀,現有建筑是1985年在原址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紀念館。十幾年來,舊址每年接待參觀者萬余人次,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坐北朝南,為一普通平房院落,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七間,占地面積2117平方米,建筑面積374平方米。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后,中共黨員澎湃出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在澎湃的建議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了農民運動的實施方案,決定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察哈爾農民運動以及農民協會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和成立的。早在1921年5月,京綏鐵路全線鋪軌開通后,中…[詳細]
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
  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位于東皋大道一號(現東皋大道禮興街6號)。在這座寬敞、幽靜的大院中,有一幢整齊美觀的米黃色樓房,這座樓房原是廣州商團副團長陳恭受的花園別墅。在大革命時期,它曾經是廣東80萬農會會員的戰斗指揮部——廣東省農民協會(簡稱“省農會”)的所在地。1924年10月,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政府鎮壓了商團叛亂后,將此樓房沒收充公。1925年,農民運動講習所(簡稱“農講所”)由越秀南路惠州會館(現越秀南路89號)遷到這里,續辦了第三至第五屆。省農會自成立后至1927年“四.一五”國民黨反革命政變前,便以此為大本營,率領全省農民干出驚天動地的事業。1925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東省第一…[詳細]
德慶大寨鄉農民協會舊址
  德慶大寨鄉農民協會舊址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高良鎮大寨村。1925年5月1日至9日,在廣州召開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廣東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當時,德慶縣派出青年知識分子、正在廣州農-動講習所第四屆(1925年5月1日入學,同年9月1日畢業)就學的德慶籍劉文燦旁聽了省農民代表大會,大會發表了《廣東省農民協會成立宣言》。這為德慶縣成立農民協會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政治背景。1925年9月初,廣東省農民協會指派特派員第二屆農講所學員、順德籍的郭劍華和第三屆農講所學員、清遠籍的林煥文在廣州油業工會會員、德慶籍的聶秋榮的陪同下,來到德慶縣宣傳革命,發動農民,組織農會。1925年9月,在高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 |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中文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