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墓篇

永城陳勝墓
  介紹: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位于永城市東北芒碭山主峰西南麓。現存墓冢高5米,周長約50米。周圍筑有青石圍墻,高頂,下有須彌座,正中鐫刻郭沫若書“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陳勝字涉,陽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漁陽,與陽夏人吳廣在蘄縣大澤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旗。在陳縣(今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聲勢浩大,震憾暴秦。起義失敗后,被車夫莊賈殺害,部將呂臣又斬莊賈,遷葬陳勝于芒碭山。西漢以陳勝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時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賦稅雜役,以守護墓地,東漢后漸廢。1975年,國家撥專款整修,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圍墓,載松植柏,置人守冢,為…[詳細]
史可法衣冠墓
   史可法衣冠墓位于三十鋪鎮棗樹鄉史詞村鼓路塘。明崇須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1637一1639),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廣、江西鄰近諸州、縣,駐節六安州,與當時世居六安東鄉的史姓有交往,追溯先祖原是同根,遂將可法分支歸入六安史姓族譜系。史可法壯烈殉國后,史姓將其所遺帽、靴葬此,并在史氏宗詞東宅建立“忠烈詞”。  史可法(公元1602-1645年),字憲之,又字道鄰,祥符人(今河南開封),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明末聞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637-1639年(明崇禎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廣、江西鄰近諸…[詳細]
冼夫人六代孫夫婦墓
  冼夫人六代孫夫婦墓位于電白縣霞洞鎮上坡田村獅子嶺南坡。坐北向南,面積約110平方米。1984年清理。墓為長方形磚室,長5.15、寬4.1米、墓向150°。墓分前后兩室,前室呈橫長方形,比后室低14厘米,底磚鋪人字形。后室近方形,隔成左右兩個棺室,每棺室中間在底磚上,各砌有三層磚高的長方形棺床。墓壁上都砌有壁龕。龕的形狀有作梯形的,有作疊澀式的和凸字形的。寬20—30厘米,高30—52厘米。此墓早期多次被盜,出土器物有:青瓷罐1、青瓷碗9、銅鏡1、銅飾1、金釵1、鐵棺環3件及墓志1方。墓志貼后壁豎放因磨損較多,墓主人的姓名及出生年月不詳。只知是馮子游之子夫婦合葬。子游之子即是冼夫人的第六代孫,曾…[詳細]
浙南石棚墓群
  浙南石棚墓群分布于浙江省瑞安市篁社鎮棋盤山、平陽縣錢倉龍頭山和蒼南縣錢庫鎮桐橋等地,屬于商周(公元前1700-公元前256年)時代墓葬。墓群中已確定的有13處。主要有兩類墓葬,一類是四角或四面各立一米高的支石,上蓋長數米、寬0.5米左右的巨型整石,有較大的地面空間;另一類是在大蓋石下反墊支若干小石,十分低矮,幾乎無地面空間。隨葬品有印紋硬陶罐、豆、鼎、紡輪,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碟、碗、豆、鼎,鑿、短劍、小編鐘等。此類墓葬中都出有各種禮器。浙南石棚墓群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南方地區唯一的石棚分布區,是世界巨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商周時期中國沿海地區社會性質、經濟狀況、對外交流和文化面貌提供…[詳細]
上朱垟王德墓
  王德墓位于龍灣區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殘存石虎,內伴葬其孫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號東華,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授東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0),出任廣東按察使僉事,后因病回鄉。三十一年(1552),與叔父王沛聚義兵千人備戰抗倭。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大掠溫州。六日,王沛在瑞安梅頭被倭寇殺害,次日王德與倭寇激戰,斬獲數人。二十日,府城告急,王德率部馳救,至龍灣金岙遇伏陣亡。追贈太仆寺少卿,于康樂坊建愍忠祠以為紀念。王名世(1579-?),字時可,號翼宇。以武藝超群,舉武解元、武會元,萬歷二十五年(1597)武狀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一级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99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欧美一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