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墓篇

怡賢親王墓
  怡賢親王墓位于保定市淶水縣以北12.5公里的石亭鎮東營房村西云溪水峪。墓主人就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該陵寢也叫十三爺墳。怡親王胤祥,生前謹慎忠誠,實心任事,勤奮奉職。雍正繼位后,加封允祥為總理事務大臣,后晉封為怡親王,先后總理戶部三庫,總理戶部等重任。雍正三年,他曾總理京畿水利,對于防治防治河患、開辟營田,成績頗多,而屢受恩賞。雍正八年,皇帝又來親書“忠敬誠直,勤慎謙明”匾額予以褒獎,當年又加封為首任軍機大臣,深受雍正的依賴和器重。允祥園寢南、西、北三面丘陵環抱,東西為平原,內有云溪水蜿蜒流過,稱為云溪水峪。園寢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全部建筑物30余座,神道竟長達3華里左…[詳細]
雷輔天將軍墓
  雷輔天將軍墓(巴州區)雷墓,位于化成鎮宋家碥村西500米,雷家衙門右側100米,建于光緒三年,竣工光緒六年。坐北朝南,為土冢墓,封土為長條形,長10.5米,前寬7米,后寬3.4米,前有墓碑,碑前是牌坊,再前是化紙庫、石獅一對。墓碑為石質仿木結構建筑,5重檐歇山頂,底層為7柱、六開間,寬10米,高9.3米,厚0.8米、二,三,四層為4柱三開間,上層為2柱單開間。碑壁上刻有二十四孝、戰當陽。石柱上刻有滾龍等高浮雕及鏤空雕刻20余幅。下層當心間石壁正中刻有帝誥封武功將軍諱輔天、字世義,號仁山,雷老大人,揚太夫人一位壽藏。左側刻有光緒六年,誥授奉政大夫,特授南溪縣正堂,前署巴州正堂,宗弟,乙垣雷爾卿拜…[詳細]
奢香墓
  奢香墓,在大方縣城北0.5公里處云龍山下烏龍坡頭的洗馬塘畔。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奢香病逝,年僅35歲。明王朝遺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參加祭奠葬禮,加溢奢香為“大明順德夫人”,并賜以朝衣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規矩結合彝俗的墓建風格營造。奢香翹楚水西,奄奄聲華夏,彪炳千秋,是我國歷史上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建立了豐功偉績的巾幗英雄。奢香逝世600年來,其墓葬是幾經滄桑陵谷改,一抔黃士嗟猶大;行人人憑吊荒煙籠,欲識原告文掃蒼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吳三桂率兵“剿水西”時,毀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襲職,開通九驛,“勛垂竹帛,在國為功臣;…[詳細]
彝族向天墓
  彝族向天墓彝族向天墓位于威寧縣城東北20公里的鹽倉鎮,分布在大墳梁子、小墳梁子周圍。另在二塘、龍場、中水、羊街、大街、城關等鄉鎮也有發現。向天墓分兩種類型:I型:以毛石砌橢圓石墻,直徑一般在10—20米,如墓依山而建,則依山一側的石墻的頂部與墻外地表大體齊平,而另一側石墻則高出地表2米左右,石墻內地表略高于墻外地表,中尖有一封土堆,直徑3—4米間,高1米以內。少數墓在圓墻一側建有一段弧形石墻或半圓石墻,也有的墓葬不用石頭而用泥土筑成橢圓形墻,這類墓葬規模較小,圓墻直徑在10米左右,還有的墓葬周圍砌石墻,中央用泥土填平,形成封土堆。據當地老百姓說:這些墓葬是屬于當時君王家的奴隸死后埋葬的,因此,…[詳細]
宜興古橋梁
  茭瀆橋,在宜興市新莊街道茭瀆村。2003年3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茭瀆橋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1487),1917年重修。橋下拱券內有明成化、嘉靖橋鉻銘各一塊。茭瀆橋為單孔石拱橋,由青石、陽山石、花崗石混砌,南北走向(南偏西35°),南北各有石階14級。橋全長14.70米,中寬2.40米,堍寬3.10米,坡度12°。橋孔凈跨5.25米,矢高2.85米,南北兩端老街長約百米,依舊保持著明清建筑風格,與茭瀆橋融為一體,環境古樸協調。大浦橋,位于宜興市丁蜀鎮大浦老街北端,跨大浦港(又稱樓瀆港)。2003年3月,宜興市人民政…[詳細]
南宋墓道石雕群
  離寧波市區17公里的東錢湖風景區,歷來以兼有"太湖氣魄、西子風光"而著稱,近幾年先后在湖畔山岙中發現大批南宋(1127-1279年)墓道石雕,再一次引起世人矚目。因為過去出版的《中國美術史》、《中國雕塑史》都沒有談到南宋的墓道石雕,而東錢湖南宋墓道石雕群的發現,則是填補了這段歷史的空白,現在已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糯Q墓道石雕為石象生,根據墓主身分,按照當時規制進行配置。東錢湖石象生遺存之多、制作之精美不僅省內罕見,在國內也屬稀有,這與特定的歷史和人文條件密切有關。據記載,在南宋152年中,鄞縣籍的丞相就有史浩、史彌遠、史嵩之以及鄭清之、魏祀5人。史氏家族為南…[詳細]
瑞峰崖墓群
  瑞峰崖墓群位于眉山市青神縣岷江西岸的瑞峰鎮黃角村丘陵地帶,是一處數量眾多、分布密集、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墓葬群。2006年5月,瑞峰崖墓群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六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秦并巴蜀后,四川盆地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躍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兩漢時期,隨著社會穩定和生產力的提高,出現了一批擁有大量土地和佃戶的富裕莊園主,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喪葬制度開始轉變,厚葬和家族葬風開始盛行。縱貫眉山的岷江,遠在秦漢,就是四川的“黃金水道”,沿途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當時沿江的眉山人,不僅生在岷江邊,死后也安息在岷江兩岸,這就是岷江兩岸面水背山的峭壁和山坡上分布著大量崖墓的原因…[詳細]
嵇安墓
  嵇安墓位于南集鄉長浦村石碑莊前。微風煦煦,芳草萋萋。嵇家祖籍為宋代譙郡(今安微毫縣)嵇山人。嵇安的五世遠祖嵇弘政,曾任宋朝提點京東刑獄、兵部郎中等職,謚號莊肅。曾祖嵇克仁,進士出身,曾任宋朝朝議大夫、知集賢院、兼太常寺丞事。祖父嵇大成,進士登第,曾任宋朝監察御吏、鎮南軍副節度使、龍虎衛上將軍。年老退休時,經過漣水,愛漣水土俗民情,畏北方戰亂頻仍,遂于漣東擇地定居。父親嵇迪,清高文雅,隱居不仕,積德鄉里。嵇安字寬濟,身材魁偉,勇敢尚武,精于騎射。時值南宋末年,天下大亂,兵匪為災。嵇安聚集義旅,構筑堡柵,護衛鄉井。南宋詔授其為承節郎,任制將沿海巡檢使,統領義兵。外御-,內撫民眾,興修水利,獎勵農耕…[詳細]
賽典赤墓
  在昆明城東區民航路五里多小學門口的體育場內,有一座方形高墓2.4米,寬約1.3米,頂為青石雕成的石瓦,墓體四面鑲碑石。正面刻漢文“元咸陽王瞻思丁墓”8字,分4行,直書。背面為蒙文碑刻。左右兩側,一邊刻《元史·賽典赤瞻思丁傳》(節錄),另一邊刻袁嘉谷撰書的《重修咸陽王陵記》。圍墻外,即寬闊的公路。這座陵墓,是為紀念元代初年云南最高行政長官賽典赤·瞻思丁而修的紀念冢。元初,由于“委任失宜”,云南矛盾重重,政波迭起,生產荒廢。元世祖忽必烈,選用為人“謹厚”的賽典赤,以“平章政事(次丞相)行云南中書省事”。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賽典赤到任。他面對現實,正確處理元代中央官吏與云南民族官吏和皇帝分…[詳細]
烏以風墓園
  烏以風是天柱山的第一代開創者,為宣傳和開發天柱山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受到潛山人民的深切愛戴。每年清明時節,各級有關領導、野寨中學師生、烏老生前好友以及當地群眾都會自發前來烏老墓園掃墓,獻上心香一瓣。烏以風墓園,已成為潛山精神財富的一部分,除了紀念這位天柱山的拓荒者,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烏以風先生,汲取人文精神的巨大力量。烏以風(1901年至1989年),山東聊城人,192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浙江省圖書館編篡、杭州省立中學教導主任、安徽省宣城一中和安慶一中校長。1933年,任安徽省教育廳秘書期間,初識天柱山,從此,與天柱山結下不解之緣。1942年,烏以風因家庭婚變,從四川千里漂泊來到天柱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 午夜影院先锋在线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