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民族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民族博物館篇

重慶市民族博物館
  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建立在渝東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區——黔江,是2003年建成的,是重慶市市首家民族博物館。于2004年9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9265平方米,其外觀獨具土家建筑風格,博物館設有歷史廳、民居廳、服飾廳、禮儀廳、藝術廳、文物廳、書畫廳,共收藏國家級歷史文物52件,民族文物482件,各類圖片345幅。發展歷史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建立在渝東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區——黔江,是2003年建成的,是重慶市市首家民族博物館。于2004年9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建筑布局該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9265平方米,其外觀獨具土家建筑風格,博物館設有歷史廳、民居廳、服飾廳、…[詳細]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是全市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是呼倫貝爾盟文物管理站和呼倫貝爾盟展覽館,館舍為庭院式仿古建筑,建筑總面積1.3萬平方米,有三層展廳,展覽面積4500平方米,一樓展覽為《灑落在草原上的珍珠--蒙古族文物精品展》、二樓展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搖籃》、三樓展覽為《北方狩獵與游牧民族家園》,F有館藏文物萬余件。博物館著重對東胡、鮮卑、室韋、蒙古的考古學研究,并注重對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民族民俗文物的收集與陳列工作。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建于1998年,是在原呼倫貝爾盟文物站、展覽館、文物商店三個科級單位合并而成的,掛博物館和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二塊牌子,編制33人,仍為科級事業…[詳細]
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
  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筑形式頗有民族特色,中央塔樓采用侗族鼓樓重檐形式,東西塔樓采用苗族吊腳樓形式,以外觀來強調黔東南是“苗侗之鄉”。一樓鼓樓展示廳,陳列館在二樓和三樓,由“黔東南概貌館”、“少數民族風情館”、“少數民族服飾館”、“龍舟館”和“現代民間工藝美術館”等主題館組成。參觀須知1、免費參觀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30停止入場)。星期一為休息日(節假日順延)。2、外地游客及一般觀眾可憑有效-件直接領票參觀。原享受免費參觀的未成年人、7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現役軍人等社會群體優先領票。3、免費參觀券憑本人有效-件領取,每人限領一張,不得重復領取、代領。另據…[詳細]
黔南州民族博物館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是一個專門從事收藏展出文物,弘揚民族文化的地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位于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都勻市民族路35號,于一九八六年八月建成開館,博物館占地面積1900平方米,總建面積6625平方米,為一幢6層高建筑。其中一樓為民族民間工藝品展銷商場,二、三、四樓為文物展廳,五、六樓為文物庫房、學術報告廳及辦公區。黔南州民族博物館現館藏文物近5000件,主要為民族文物和革命文物。民族文物中主要有黔南州內各少數民族服飾、銀飾、樂器、銅鼓、生產生活用具、各種民族工藝品等。這些文物不僅珍貴,而且具有顯著的地方民族特色,如苗族牛背褡,直徑一米多的大革鼓和布依族古老背帶,雕…[詳細]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位于海淀區白石橋路27號的中央民族大學校內,是一座以校內教學為主民族博物館的綜合性民族學博物館,1952年成立。中央民族大學是我國優秀少數民族青年學習的圣殿,環境幽,博物館就坐落在校園的中心地區,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展廳面積500平方米。館內收藏有各少數民族的文物、文獻典籍、服裝、生產工具等共14大類3萬余件。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是全國歷史較長、規模較大、藏品較多的民族學專業博物館之一,是全國高校百余家博物館中唯一收藏、展覽56個民族文物的博物館,也是全國首家展出黨的好干部牛玉儒同志遺物的博物館,還是中國北方唯一展出臺灣少數民族文物的博物館。始建于1951年,當時稱…[詳細]
黃平民族博物館
  黃平民族博物館黃平民族博物館,設在飛云崖月譚寺養云閣內。于1984年籌建,1987年12月31日正式開放,現有配套房屋10余棟,總面積656平方米,藏品有貴州境內苗、布依、侗、彝、水、瑤、回、亻革、仫佬、壯等少數民節日族的文物1200余種和一批文字、圖片、音響資料。珍藏品中,各民族的節日盛裝尤具特色,苗族盛裝有20余種,各式銀帽、項鏈、耳環、手鐲等裝飾品制作精美。民族樂器種類繁多,其它如各式不同風格的刺繡、挑花、蠟染、紡織等工藝品、祭品、玩具和節日生活用具等均有收藏。博物館的基本陳列《貴州民族文化展覽》,設在月潭寺內,展覽分節日概況、節日活動、節日服飾、節日飲食四個部分,展線長約100米。節日…[詳細]
黃南州民族博物館
  黃南州民族博物館始建于1979年,時稱“黃南州熱貢藝術館”。后投資200多萬元修建了全州座也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點和藝術色彩的博物館大樓,主要用于作品展出、收藏研究和藝術交流等。民族博物館內設9個展廳:文物廳、唐卡廳、雕刻廳、沙畫廳、堆繡廳、曼唐廳、民俗廳等。展出類別有:銅、木、石、象牙、絲織品、陶器、瓷器、古籍善本及九大門類32個品種的歷代熱貢藝術精品等,F已成為集收藏、研究、展覽為主體,門類較齊全的民族文化展示基地。館藏的民族文物包括考古發掘品、歷史傳世品和近現代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用品、服裝服飾、宗教用品、民族文化文獻、工藝美術品等近一萬件,內設9個展廳:文物廳、唐卡廳、雕刻廳、沙畫廳、堆繡…[詳細]
西北民族大學博物館
  西北民族大學博物館創建于2000年9月,是我校立足西北,面向校內外濃縮展示西北少數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我校教學科研的重要輔助參與部門。西北民族大學博物館的基本職能是本著-博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搶救、保護西北少數民族歷史文物和民俗實物;進行陳列和研究;面向國內外開展民族文化的弘揚和交流。西北民族大學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件,二級文物25件,三級文物88件。館藏的“-王朝銀制印章”、“清道光、同治年刊刻《天方性理》”、“公元1258年波斯文手寫體教法經”、“清光緒景泰藍馬鐙、馬鞍”等均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和學術研究價值。開館至今,已成功接待國內外來…[詳細]
內蒙古大學民族博物館
  內蒙古大學民族博物館內藏有一件極其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迄今國內外首次發現的“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語金質圣牌”。在該館二層展廳里就陳列著“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語金質圣牌”的相片圖冊。該博物館是公益性質的公共服務場所,常年向社會免費開放。該博物館以實物陳列和影像資料相結合的形式,展示中國北方民族以及蒙古民族游牧文明。該博物館共有三層展廳,其中第二層晨廳“馬背頌”是主展廳。有匈奴時期的青銅刀、青銅帶飾、青銅箭鏃、龍紋銅酒杯、精美的黃緞繡花香囊、元代金帶飾、元代交鈔以及迄今國內外首次發現的“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語金質圣牌”等。展出了蒙古民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條件下所創造、使用過的各種民俗實物。一件件歷經滄桑的民俗…[詳細]
柏林民族博物館
  柏林民族博物館建立于187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館之一,也是最大的民族博物館,收藏有50萬件工業化以前的的歷史物品,主要來自于德國航行探索時期、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的殖民地化時期。博物館通過收集、保護和展示各種工業化以前的物品,來向游客展示工業化以前的社會形態和文化歷史,尤其是歐洲以外的國家。館內的50萬件藏品豐富多彩,引人人勝,令人流連忘返,來自于非洲、美洲、歐洲、伊斯蘭世界、東亞和北亞、南亞和東南亞、南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等。漫步觀眾游客可以欣賞到具有大洋洲民族風格的船,它們完全仿照18世紀的樣子,包括一只湯幾亞奇與一只圣克魯斯島上的航海帆船,后者堪稱造船工藝的典范。除此之外,…[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 在线永久免费AV网站免费观看 | 亚洲美乳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