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達嶺長城往南,沿著名的“關溝”直下約5公里的中間地帶,就是明萬里長城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居庸關。居庸關自古就是今北京地區西北的屏障。如果說八達嶺是西北進入北京的第一道門戶的話,這里就是第二道門戶。居庸關兩側高山聳立,翠峰重迭,峭壁陡不可攀。中間一徑相通,地勢十分險要。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記載。居庸關在漫長的歲月中,雖始終是兵防重鎮,卻屢易其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時又先稱“薊門關”,后改為“軍都關”,由遼以后經金、元、明、清至今,一直稱謂“居庸關”。秦時,雖然秦始皇所修長城不經過這里,但此地已是秦軍都縣和居庸縣的關口。到北魏時期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