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

耀州文廟街民俗風情景區
  耀州文廟街緊鄰耀州文廟,站在文廟街口向里望去,青妝黑瓦,松竹焱燁,曲徑流水,酒旗飄揚。街區集旅游、文化、商業為一體,結合唐宋建筑風格,小橋流水,蜿蜒而行,紅燈高掛,張燈結彩,格外有味道。交通路線自駕車:從西安出發沿包茂高速至耀州區出口下,行駛至耀州區永安北路(北大街)與學古路交匯處即到?袋c:柳公坊、永安坊、主題咖啡、特色酒吧。購物:耀州瓷、字畫、自釀酒、手鼓、檀木等。門票:免費咨詢電話:0919-6285666…[詳細]
沙土廟
  沙土廟地處鄄城縣閆什鎮閆什口村,該廟歷史悠久,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相傳唐太宗東游泰山,行至此地,夜夢泰山圣母迎駕,為謝圣母迎駕之恩,堆沙為廟,率眾禮拜,后人在此修建泰山行宮,此乃沙土廟之由來也。沙土廟始建至今千余年來,歷經兵災水患,多次蒙難又多次復修,并逐漸擴建,至清末民初,沙土廟已成為集儒釋道為一體,魯西南第一綜合大廟,為冀、魯、豫、皖宗教活動中心,民間多年相傳“南京北京都走到,不如看看沙土廟”之傳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寇侵華,八年抗戰,三年自衛戰爭,沙土廟再次毀于戰亂,至此,沙土廟不復存在。二十世紀末葉,國家行改革開放之舉,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在廣大群眾迫切要求下,1994年春,閆什…[詳細]
芮城城隍廟
  芮城城隍廟位于山西省芮城縣城永樂南街,俗稱南廟。城隍是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創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明清兩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維修。建筑面積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獻殿、寢殿及配房。廟內有歷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銘98通,為珍貴史料。地址:芮城縣永樂南街小西巷據碑文記載,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元、明、清屢有修葺。現存大殿為宋代原構,享亭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詳細]
安國藥王廟
  安國市古稱祁州,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安國藥市的興盛,起源于藥王廟。凡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安國藥王廟坐落于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圣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中祭祀的藥王邳彤,西漢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部下二十八宿將之一,曾作過曲陽(今河北晉州市)郡太守。邳彤輔佐劉秀打天下,英勇善戰,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謀,為創立和捍衛東漢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勛,官至太常少府(相當于宰相)。邳彤酷愛醫學,頗受軍民擁戴,死后葬于祁州南…[詳細]
關公館
  荊州關公廟,亦稱關公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萬歷時重建,清順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重修并擴建。史料記載,此地乃蜀漢大將關羽鎮守荊州的府邸故基,關羽曾在這里總督荊襄九郡諸事十年有余。關羽為三國蜀漢名將,守荊州時,北伐襄樊、威震華夏,后為東吳俘殺。關羽死后,歷代封謚顯赫。荊州關帝廟自建后,規模不斷擴大。至清雍正十年,廟內除奉祀關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關平、部將周倉及楊儀、馬良皆從祀。一時,荊州關帝廟廟宇森嚴、規模宏偉。遺憾的是,日軍侵華期間,廟宇遭到了致命一擊,殿宇毀失殆盡。1987年,江陵縣政府按清乾隆縣志載古關廟建筑布局圖樣,在原關廟遺址上…[詳細]
華陰關帝廟
  華陰關帝廟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后經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年間多次籌資修葺,至民國時形成規模,歷來受當地百姓愛戴。它的格局以山門、忠義牌坊、東西配殿、正殿、東西偏殿、后殿幾大部分組成,工藝精巧、構筑獨特,顯示著自己的卓爾不凡。走到山門前,關帝廟匾額很是醒目,立柱書有于右任所題的“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楹聯一副。順著臺階下來,就是忠義牌坊,旁邊有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守護著。忠義牌坊兩側是東西配殿,里邊陳列著關羽的生平圖。到了正殿,不由得腳步聲都變輕了,連呼吸也放慢了,殿內塑有關羽的正身坐像,左側是關公義子關平執印站像,右側是大將軍周倉持刀站像。正殿東西墻壁繪有桃園三結義、三英…[詳細]
滑縣大王廟
  滑縣大王廟,明代古建筑,是大運河滑縣段的重要遺存古跡,據記載,大王廟是明萬歷十八年由做鹽業、綢緞業等八大商家集資建造,原名“十方院”。在十方院內,建有大小廟宇三十余座。建國后遭漸次拆除,僅剩明代大王廟正殿。該殿座屬“一殿一卷”勾連搭式建筑,大殿坐東朝西,俯瞰衛河,這里供奉的全是與水有關的“神”:大王廟正殿供奉的謝、黃、張、李、朱五位大王是我國歷史上與治水有關的五位先賢,即:南宋謝緒,明代黃守才、張居正,戰國李冰,清代朱之錫。寄托著當年古鎮商戶為祈求衛河安瀾、水運通暢的美好愿望![詳細]
泗城文廟
  凌云縣泗城文廟位于縣城太平路泗水河東側,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后又經乾隆、嘉慶、道光年間數次重修擴建定型,全廟面積增至2172m2,后因各種歷史原因,僅有一座供奉孔夫子的三開間殿堂保存完好外,其余廟堂均被毀。為弘揚民族文化,重現凌云古城風貌,促進凌云旅游業的發展,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現存文廟殿堂的基礎上重建文廟,適當恢復原有文廟的規模,完善文廟建制。凌云縣文廟重建工程在現有文廟的殿堂的基礎上擴建為五開間大成殿,并以此為基準向前門依次設大成門、泮池,欞星門、文昌門,后街設尊經閣,兩側設廂房、禮門、路門等。建設規模為940 m2,工程總造價371.5萬元。項目由湖北省殷祖古建園林工程…[詳細]
五丈原諸葛亮廟
  五丈原風景名勝區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題詞立碑,建祠修廟,憑吊千古,這里流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古遺跡,特別是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廟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薈萃。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聳峙原頭,雄偉壯觀,進入金碧輝煌的山門,依次是高大的獻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獸,千姿百態,墻壁彩繪,絢麗奪目。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詳細]
天恩寺與四月八廟會
  天恩寺與四月八廟會傳說,古時鎮原縣南的平泉原面上,有一眼清泉,水質甘冽純凈,旺而不涸,是四周群眾飲用優質水的水源,平地上的水泉稱為“平泉”,平泉鎮之地名即由此而來。后來,原面開裂,分割出一條前闊后窄、形似“八”字的溝岔,清泉陷落溝底,溝北隆起一座類若佛掌的山峰,當地人稱它為“八山”。后來,整個村子也以八山命名。平泉鎮的八山溝掌開闊,莊戶窯洞錯落,樹木茂密,溝不深,坡不陡。明朝初年,有人看準這個地方,舉薦會長經理,集資化緣,獻工獻料,延聘能工巧匠,在八山修起一座氣勢恢宏、集亭臺樓閣、塑像壁畫于一處的寺院,名之曰天恩寺。天恩寺坐北向南,占地20余畝,樓閣宮殿40余間,從溝底至山頂呈長方形,將佛掌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五月丁香婷啪AV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欧洲亚洲国产Av大全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