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

寧遠文廟
  寧遠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宮殿式建筑,紅墻黃瓦,金碧輝煌,十分顯目,它就是名聞遐邇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疑山風景名勝區重要人文景觀——寧遠文廟。寧遠文廟,原建在距寧遠縣的城東11公里的冷道縣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縣城易名遷址,隨縣城遷建于今地,又名學宮,是祀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堂,又是古代社會官辦的學堂,它是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是傳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寧遠文廟歷史上曾多次進行修繕。明代洪武二年(1369)、永樂十七年(1419)至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五年(1536)、嘉靖二十六年(1547)數次重修;清代康熙七年(1668)至二十年(1681)、乾隆三十三年(1…[詳細]
懿濟圣母廟
  懿濟圣母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和順縣合山村東南50米處的臥虎崗下懿濟圣母廟位于中國山西省和順縣平松鄉合山村東南臥龍崗,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懿濟圣母廟始建于宋,元至治元年(1321年)、至元四年(1338年)重修。廟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上下二院及顯澤侯神祠組成,占地8400平方米。上院有圣母殿、獻殿、眼光殿、痘疹殿、白龍殿、藥王殿,下院有牌樓、山門、戲臺、東西廊房及禪院,顯澤侯神祠有大王殿、蟲王殿、閻王殿、財神殿、土地廟、山門,其中圣母殿為元代建筑,余為明清建筑。圣母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栱四鋪作單抄單下昂,計心造,梁架結構為六椽栿對后乳栿用三柱據…[詳細]
舜王廟
  越中的著名勝跡舜王廟座落在紹興縣稽江鎮小舜江北岸的舜王山上,距紹興城區約43公里。在《史記》中有這么一句話:“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上虞是紹興的鄰縣,相傳虞舜曾在此處勞作游憩,因此這里與之相關的地名就有不少,如舜王山、小舜江等等。這樣,人們在這里建造一座舜王廟,以此來紀念這位古代的圣君,也就不足為奇了。舜王廟的始建年代已難于考定。南宋《嘉泰會稽志》載:“舜廟在縣東南一百里。”《述異志》云:“會稽山有虞舜巡狩臺,下有望陵祠。”可見早在六朝梁時,就有舜的陵祠了。現在的舜王廟是清代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重建,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的。舜王廟高踞山巔,前瞰舜江(今…[詳細]
哈爾濱文廟
  哈爾濱文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孔廟。文廟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現占地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418平方米,是黑龍江現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筑。結構為南北向三進院落,屬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前院是首進院落,院內松柏蒼翠,丹墻回繞。院南泮池如月,虹橋飛架,白玉雕欄玲瓏。池南有萬側宮墻(俗稱影壁墻),上鑲有琉璃雕花磚,長44.80米,高5.9米。池北有欞星門,是三間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繪,虎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院落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樓,與欞星門合稱三樓。過欞星門是主院的過廳大成門,五開間,單檐琉璃瓦廡殿頂,前后環以白玉欄桿,左右并列…[詳細]
犍為文廟
  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間(公元1008至1016年)的犍為文廟,原址位于清溪鎮沉犀村,至今已近900年歷史。其間經歷了南宋遷址城南、元末毀于戰亂、明初重建、明萬歷39年遷址羅盤壩、萬歷46年遷還舊址、明末焚毀、清代康熙年間重建等“三遷三建”,中間12次大型維修,直到清咸豐年間最后一次維修,才形成今日之文廟。犍為文廟在建筑結構和藝術風格上,有很大特色:大成門屋面“天七文運”下泊飛角三重檐在國內獨一無二,曾為意大利古建筑師卡卡拉拍手叫絕;大成殿全龍木雕撐弓在四川絕無僅有;九臺上160只形態各異的蝙蝠護欄雕飾為石雕一絕;圣域、賢關旁各加一便門與禮門、義路相通,把祭祀大典與平時瞻仰分開,構思巧妙;照壁書“…[詳細]
曾廟
  曾廟位于山東省嘉祥縣城南23公里南武山南麓的曾子故里。曾廟,又稱曾子廟、宗圣廟,是歷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參的專廟。曾廟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重建后改稱“宗圣廟”,重建后的曾廟當時僅有正殿、寢展、東西廡、戟門各三間。次年,又于廟右創建萊蕪侯祠三間。明-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東巡按金洪因廟制簡陋,秦請擴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慶年間,曾廟兩次毀于戰火。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孫五經博士曾承業秦請重修,當年九月動工,年底竣工。這次重修,奠定了現在的布局和規模。清順治、康熙、乾隆、光緒等年間多次進行修…[詳細]
武宣文廟
  武宣文廟即孔廟文廟,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又名“黌宮”、“孔廟”。位于武宣縣城南街一巷,是廣西僅存兩座專門祭孔的廟宇之一,武宣縣最早興學立教之地(不久也將成為華南著名的旅游勝地)。始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距今已有560多年歷史。199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由政府主導、社會各界人士捐資,共投資2500萬元修復和完善,已經完全恢復原貌。文廟座北朝南,磚木結構,朱--墻,占地5000平方米。布局講究,中軸線由欞星門、狀元橋、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尊經閣組成,還有禮門、義路、戟門、左右廂房、名宦祠、鄉賢祠、明倫堂、東西兩廡、東西齋和武皇殿等附設建筑,富麗…[詳細]
正陽關玄帝廟公園
  正陽關,古稱潁尾、潁口,又名羊石,系蜚聲海內外的中華名關。正陽鎮早在東周中期已具雛形,據《左傳》載,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子狩于州來,次于潁尾”,以此計算,正陽鎮已有2530多年的歷史了。  正陽關位于淮河、潁河、淠河交匯處,是淮河中游重要水運樞紐,古有“七十二水通正陽之說”,地理位置優越。正陽鎮得水運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貿自古繁榮,是淮河中游重要的貨物集散地。近年來正陽鎮加大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力度,做到保護與開發并重,重新修建了玄帝廟公園、清真寺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肘閣、龍燈、獅子燈、花鼓燈等傳統民間藝術得以重新挖掘整理,2003年,文化部正式命名正陽關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詳細]
顏廟(復圣廟)
  顏廟,又稱復圣廟,為祭祀顏回的祠廟。現存為元代始建,明代重建。五進院落。現存元、明、清建筑25座。顏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與孔府后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貧,卻潛心好學,一直受到孔子稱贊,說他好學“不遷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顏回亦以德行而著稱于孔門弟子中。唐太宗貞觀二年尊顏回為“先師”,唐玄宗時追封為“充國公”,元代時又加封為“充國復圣公”,至此顏回便被尊稱為“復圣”,顏廟亦被稱為“復圣廟”了。顏廟分五進院落,占地85畝。殿、堂、亭、庫、門坊等有159間。廟內主要有復圣門、歸仁門、仰圣門、陋巷井…[詳細]
霍山文廟
  霍山文廟,前稱圣廟,亦稱圣宮、孔廟、夫子廟,位于霍山縣城關鎮文盛街中段,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占地面積約4027平方米,現有建筑面積2052平方米。文廟現存主體建筑大成殿(又稱圣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大殿后為崇圣祠、明倫堂,左后為藏經閣;殿左為東廡,右為西廡;殿前為戟門,戟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共45間均為小瓦、磚、石、木結構,現保存基本完整,整個建筑群古樸典雅,端莊宏偉,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霍山文廟為本縣明、清以來,尊孔祭孔的場所。也是其時“法先圣先師”“重道隆儒”“興化起教”供生員肄業的教育場地,故又名“學宮”。戟門前原有泮池,泮橋和宮墻,1967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永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日本午夜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