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

金鴨浮舟城隍廟
  城隍廟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廟宇,位于210國道183公里處,縣城北5公里,長安河中的沙洲上,四面環水,遠遠望去就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帆船。它始建于乾隆50年,即1786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陜南唯一一座保存完好、設計獨特的廟宇,在陜西乃至全國來說都是堪稱一絕。潺潺南流的長安河至此分為東西兩條水道,使城隍廟四周環水,妙趣橫生。每當明月當空,左右兩河,銀波蕩漾,相映生輝。故此,有“月鏡雙輝”的美名。數百年來,多少次洪水襲擊,城隍廟仍完好無損,這就引出了“金鴨浮舟”的美好傳說。相傳城隍廟底有一對金鴨棲身地下,水漲浮起,水落臥下,一直護佑著這塊河心孤舟安然無恙,還有名家在此做詩云:“金鴨浮舟馬蹄聲…[詳細]
巴丹吉林廟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該廟是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廟。它始建于乾隆年間(公元1755年),由于深處大漠、人跡罕至,一直保持著原貌。其規模不大,占地僅273.7公頃,是一座上下兩層的中式樓閣建筑。因為有廟,所以當地的蒙古族牧民把這個沙漠綠洲稱為“蘇敏吉林”,意為“有廟的海子”,簡稱“廟海子”。這里雖然僅有3家住戶,卻是巴丹吉林沙漠牧民的活動中心。巴丹吉林廟的建筑結構與其它藏傳佛教寺院大同小異。寺廟坐北朝南,外有半人高的圍墻,墻外西側矗立著一座白塔,與廟遙相呼應。寺廟總建筑面積近300平方米。廟室分上下兩層,呈樓閣式。四角形的角樓,重檐山頂,正面有兩小窗,兩側各有4扇小窗。…[詳細]
鹿港城隍廟
  鹿港城隍廟位于臺灣彰化縣鹿港鎮,是一間民祀城隍廟,舊稱鰲亭宮,是“不見天街”上唯一的合港大廟,于1985年11月25日公告為縣定古跡。據說此廟所供奉的神像是康熙初年一位在鹿港開設“日興行”的福建永寧高姓商人因貨物失竊,而自故鄉請城隍來捉拿竊賊。后來竊賊不久后便人贓俱獲,而城隍也自此留在了鹿港。鹿港城隍廟在道光廿八年(1848年)時因大地震而嚴重受損,但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援而迅速重建完成。在此之后,城隍廟約每三、四十年重修一次。進入日治時期后,城隍廟在昭和九年(1934年)因市街改正而拆除了前面部分,并改建成石棉屋頂的圓山墻街屋立面。直到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六年間(1993年-1997年)的整建工程…[詳細]
臺北霞海城隍廟
  臺北霞海城隍廟位于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老街上,是臺灣地區的三級古跡。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圣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也是大臺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臺北霞海城隍廟是由福建泉州同安人到達臺灣后于1856年籌建的,1859年落成,因為主祀的霞海城隍神像,來自福建省泉州同安縣霞城(下店鄉)海邊的臨海門廟,因此廟名定為“霞海”。在祭祀神祇方面,該城隍廟除了供奉從同安縣霞城過來的城隍神像外,也如其他城隍廟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等等。另外,該小廟現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是該廟的頗為特殊的地方…[詳細]
蔚縣關帝廟
  蔚縣關帝廟位于河北省蔚縣城南關外,為蔚縣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關帝廟。占地一千六百二十平方米,現存建筑均為明代風格。該廟座北朝南,現存前、中、后三座大殿,正南面為一倒座戲樓,原有的山門、鐘鼓樓、諸葛樓、廂房等建筑均已記毀,現存四座建筑分布在南北一條縱軸線上。戲樓為一殿一卷式建筑,后臺為硬山頂,前后三口,四檁卷棚頂,總面寬三間,進深二間,高四點五米,前檐額枋上浮雕花卉、三面臺基為石材,鼓形石柱磚,三面檐柱6根,前臺內頂部四角置抹角梁、壺花柱。前殿為懸山卷棚廡殿勾連搭式,面闊三間(十一米),進深四間(十0三米),高六米,懸山卷棚殿王檁中柱式,廡殿為五檁前出廊式,檐下置三踩斗栱。中殿面闊、進深均三間(十…[詳細]
泰興文廟
  泰興孔廟(學宮)位于泰興古城中心偏東北位置,這一地塊人文集中,是泰興千年文脈所在,也是泰興古城最富精氣的地塊。小南海東側,地形南北狹長,北至內城河,南至仙鶴灣,東西兩側各有一條水系,孔廟環水而居,似乎立于水上。小南海東岸,孔廟北端地塊三面環水,如一水中半島,且位于泰興城池龍首位置,又形似龍頭,巧奪天工,這一半島被譽為“龍首島”。孔廟是古代供士紳祭祀孔子的儒家文化圣地。孔廟緊鄰權力中心縣衙,反應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占有統治地位。孔廟也稱學宮,因為它在古代作為生員讀書深造的學府。古代泰興孔廟規模宏大,形制全備,主要建筑有鯤化池、奎文閣、牌樓、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尊經閣等,這些建筑從空中俯看如文…[詳細]
青島玉皇大帝廟
  玉皇廟位于膠州市膠北鎮玉皇廟村東,因殿內供奉玉皇大帝而得名。 該廟始建于唐朝初年。廟宇自修建以后,香火旺盛。《膠州史志》上有“自廟宇建成,香火殊盛,求簽上香者絡繹不絕”的記載。后由于戰亂等原因,大廟幾經風雨,常年失修,廟堂里的神像遭到破壞。 玉皇廟于2009年4月重建。新建廟宇的規模較前有較大擴展,占地26667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元。廟之正面建有山門,山門內之主殿依次為玉皇殿、三教堂和法堂,東廂依次為財神殿、念佛堂和藥師殿,西廂依次為送子殿、觀音殿、娘娘殿和居士房。地址:膠州市膠北鎮玉皇村營業時間:9:00-17:00交通指南公交車:乘坐膠州212到玉皇廟下車即…[詳細]
風神廟
  風神廟是一座位于臺南市中西區的三級古跡,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位列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中。它是由臺灣道巡道鄂善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立的,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風神廟最初是一棟四進的建筑,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第三進便是風神殿,而第四進是大士殿,其中第四進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后而興建的,用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日治時期的大正七年(1918年)進行市區改正計劃,風神廟原有的殿社都遭到拆毀;大正十三年(1924年)時,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第一進的官廳地點上對風神廟重建,將原本供奉在風神殿的神像移到其中供奉,后來又歷經了幾…[詳細]
新加坡觀音堂佛祖廟
  觀音堂佛祖廟位于新加坡四馬路,因而也被人們稱之為“四馬路觀音堂”,是一個傳統的中式寺廟,對于新加坡華人來說意義重大,很多人相信來此參拜觀音,就可以得到好運并且受到觀音的保佑。觀音堂佛祖廟自1884年建成以來一直坐落于此,于1895年重修擴建。這個寺廟之所以香客不斷,還有一段神奇的經歷,為其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在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飛機空襲新加坡,四馬路也挨了日軍的炸彈,當時觀音堂佛祖廟臨近的幾間房屋都被炸毀,整條四馬路幾乎被炸為平地,唯獨觀音堂有如神助,逃過大劫,只被強烈的0聲波震動了一陣子,卻沒有中彈,廟堂的建筑物也沒有被破壞,人們相信寺廟得到了觀音的庇護,從此絡繹不絕的參拜觀音。觀…[詳細]
固始人祖廟
  人祖廟占地15畝,分前殿,中殿和大殿。前殿7間,上面有一戲樓,中間門樓上懸掛人祖廟大匾。中殿待建。大殿為明三暗五二層,飛沿翹角,上覆硫璃瓦,大殿正中有人文始祖匾額。人祖廟建筑面積680平方米。太昊伏羲氏,風姓,傳說生于成紀(今天水),葬于宛丘(今淮陽),與炎帝、黃帝統稱“三皇”、“百王之先”。他自號龍師,“龍”作為中華民族之魂和凝結民族的符號,自他開始,后人稱為“人祖爺”。如今在甘肅天水,河南淮陽,固始分別有他的廟宇和陵園。固始人祖廟無從找到始建之年。相傳女媧到南海煉石補天,久久不歸,伏羲思念之,隨即從陳都(淮陽)南下尋找,由于路途遙遠,行至今張老埠人祖廟地點時,得了重病,無法南行,即筑臺南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先锋在线中文字幕资源 | 青青国产揄拍视频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最新国内久久免费视频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国产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