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

南寧孔廟
  南寧孔廟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環路,占地面積約46畝,建筑面積超過3500平方米。其位于南寧著名風景區青秀山麓,坐北朝南,左攬鳳凰塔,右擎龍象塔,遙對筆架山。南寧孔廟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4),原來在市內倉西門外沙市(今新華街水塔腳附近),南宋寶慶三年(1227)遷至南寧飯店處。南寧孔廟從始建到民國初期,歷經3次遷建。清末以來逐漸傾圮,只剩大成殿。1982年,因擴建南寧飯店,終將舊孔廟拆除。拆下來的建筑材料保存于廣西展覽館。2007年5月南寧孔廟遷建主體工程開始建設,至2011年1月30日遷建落成,歷時3年多。新落成的孔廟,是現今廣西乃至嶺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孔廟之一。新孔廟主體…[詳細]
盤古古廟
  滄州民謠:“一文一武,一國寶,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紀曉嵐,武者,是滄州乃馳名中外的武術之鄉,國寶指滄州鐵獅,人祖即盤古,盤古遺址就在今滄州市所屬的青縣境內。青縣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盤古”,村西有座盤古廟。大盤古位于黑龍港河(古黃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盤古村,皆因相傳盤古在此定居而得名。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在這里發現了盤古墓。大禹對開天辟地的盤古氏特別崇敬,于是把盤古廟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戶人家,100戶守墓,100戶看殿。人們把看殿的這100戶人家叫大盤古村,那100戶守墓的人家叫小盤古村。據說這兩個村名就是從那時留下來的,至今已5000年了。那么,盤古為什么選擇此處定…[詳細]
鹽神廟
  在人類鹽業發展史上,鹽業生產經營者紛紛就地營造各種廟宇或會館,以炫耀郡邑,顯示財富。世界因鹽業而建的廟宇和會館一萬余處,但其名均以地名、歷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鹽業會館首推原自貢西秦會館,它主要由當時陜西商賈集資所建。內供關羽神位,故稱陜西廟或關帝廟。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的廟宇之林,唯有羅泉鎮建有鹽神廟,她座落在子來橋東頭的河東街,被譽為世界奇廟。早在秦朝時期,羅泉鎮山澗嶺底就井架林立,鹽灶羅列,成為天府之國生產食鹽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產鹽歷史,較鹽都自貢尚早五百多年。羅泉井的鹽業開發,歷漢、三國、南北朝、經唐、宋、元、明、清,在歲月更替中不斷發展,至清朝時,羅泉鎮的鹽業開發發展…[詳細]
岱廟坊
  遙參亭與岱廟之間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為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坊頂是歇山式仿木結構,螭吻凌空,斗拱層疊,檐角飛翹,脊獸欲馳。正脊之中豎立著寶瓶,兩側有四大金剛拽引加固。中柱小額枋上透雕著二龍戲珠,龍門枋上浮雕著丹鳳朝陽。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豎立雙柱,柱下側是滾墩石,石上前后有立雕蹲獅兩對:雄者戲耍繡球,雌者嬉鬧幼獅,姿態各異,生動可愛。坊的梁、柱、額板及滾墩石上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及群鶴鬧蓮、天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寶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獸瑞禽圖。圖案設計采用對稱手法,構圖和…[詳細]
東岳天齊廟
  東岳天齊廟位于邢臺市平鄉縣東南部的河古廟村內,據傳說,始建于東周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泰山有一名道人西去華山布道,路經此地,目睹此處有九條大路匯入此地,外觀上像有九條龍口相匯,稱謂“九龍口”,觀其地貌,確是一塊建廟修身的風水寶地。老道經過深思熟慮,確定在此建一規模雄偉的廟宇,弘揚道教。當時,因人煙稀少,靠四方善男信女舍施已無能為力,老道從其本觀內調來資金,親自設計,親自督工,在此建造而成。因建此廟于泰山有關,故命名為東岳天齊廟。東岳天齊廟。始建于戰國(前475——前221)時期,占地28畝,其中:備用地14畝,廟觀房屋93間,其他用房42間,計135間。有福祿壽宮,慈航殿、財…[詳細]
宜良文廟
  宜良文廟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四年后(1513)遷建于城內守御所之右。清乾隆五十年(1785)知縣李淳以“歷來建樹取向陽,學宮面北笑宜良”為由,遷建于縣城西北角,是為現宜良文廟。宜良文廟座北朝南,沿南北中軸線建有大同門、狀元橋、泮池、文明坊、欞星門、大成門、月臺、大成殿、崇圣祠、尊經閣。文廟占地26000余平方米,東西對稱,布局嚴謹,形成了三路四進的建筑格局。集殿、閣、堂、祠、照壁、石牌坊、小橋流水、石雕、木雕為一體,把儒家思想與建筑形式相融合,體現了儒家“天下大同”和“集大成于一體”的思想理念。宜良文廟是中國傳統文廟建筑的優秀代表之一,是云南省規模第二大文廟,也是昆明市保護最好、規模…[詳細]
恭城文廟(孔廟)
  恭城文廟,又稱孔廟、學宮,是紀念我國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文廟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是廣西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氣勢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廟宇,有“華南小曲埠”之稱。它始建于明朝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論年齡,它比北京故宮小四歲,比天安門大七歲。坐北朝南,依西山之勢,筑六級平臺,遞進而建,層層疊起,氣勢宏偉,蔚為壯觀。建筑布局依次為照壁官墻,禮門、義路門、欞星門、泮池和狀元橋、左右碑亭和東、西廂房、大成門、名祠、鄉賢祠、東西廡殿、露臺、大成殿,最后是崇圣祠。門、院、殿寧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層次分明,布局嚴謹。廟內的欞星門…[詳細]
常爺廟
  當地百姓稱天池冶海為“常爺池”,“常爺”就是常遇春。據明史記載,常遇春(公元1330-1369年),回族。字伯仁,今安徽懷遠人。自幼習武,體貌奇偉,稟性剛毅,臂力過人。當時正值元末天下大亂,各地豪杰稱雄割據,江淮一帶為之鼎沸,年僅二十三歲的常遇春被盜寇頭目劉聚收留。常遇春見劉聚經常打家劫舍,并沒有什么宏謀遠略,遂于至正十五年春前往和州投奔朱元璋。該年六月,他在采石磯(今馬鞍山南,長江東岸)一戰中初露頭角,從此受到朱元璋器重。常遇春追隨朱元璋戎馬生涯十四年,雖然身為名將,戰功顯赫,而未有過之。當朝翰林學士朱升曾這樣評價常遇春的一生,說他“知周而量弘,才沉而氣銳”,“櫛風沐雪,擐甲揮戈,身經百戰之…[詳細]
蘇州城隍廟
  位于景德路94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包括《三橫四直圖》碑)。蘇州城隍廟宋元時在子城西南隅,元末毀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古雍熙寺基(傳為三國東吳周瑜宅址)新建蘇州府城隍廟,即景德路今址。歷經明弘治、嘉靖、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多次重修。咸豐十年(1860年)儀門毀,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俯城隍廟之東西兩翼于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分別創建長洲縣城隍廟、吳縣城隍廟,左右對稱,合成一大建筑群。兩縣廟亦多此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同治六年。1958年以后,城隍廟被用作工廠,府廟若干配殿、附房以及西側吳縣廟,漸被拆除改建,后部寢宮于1983年5月失火燒毀。現僅存府…[詳細]
長治潞城文廟
  長治潞城文廟潞城文廟就位落在潞城市政府前廣場上,在政府門前稍偏東,與潞城市禮堂形成廣場內獨有的兩個建筑,一個是唐代風格,一個是歐洲風格,顯得格外注目。它占地約2000平方米,始建于金天會年間,屢遭地震兵亂,幾經重修增建。解放后被改為工會的辦公處所和政府機關的小車庫。“十年浩劫”,雪上加霜,所謂文廟,面目全非。改革開放后,各級政府多次重修,累計耗資200余萬元,才使它重現昔日的風采,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今的潞城文廟,古樸典雅,富麗堂皇,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戟門進去后,左右各有陪房一座。廟內主建筑有大成殿5間,東西廂房各10間。大成殿坐落在東、西、南三面均有漢白玉欄桿的月臺上,椽頭斗拱均加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 |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日韩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日本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