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門篇

金龍門生態休閑園
  金龍門生態休閑園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廣陳鎮龍萌村,地處浙江省東北部邊緣,南頻杭州灣,北與上海市毗鄰,地屬長江三角洲的黃金地帶。是一座集種植養殖、特色餐飲、商務會議、住宿度假、休閑娛樂、科普教育、拓展培訓和道教文化弘揚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休閑莊園。農莊占地面積1500畝,其中陸地面積1200畝,水域面積300畝,是浙北地區最大的生態農業休閑園。金龍門以注重生態、崇尚自然為特色,將旅游業和現代觀光農業接軌,是都市人休閑度假的理想地。金龍門生態休閑園將旅游業與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相接軌,在發展現代化高效生態農業的同時,發揮高效生態農業的休閑觀光價值,先后被命名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長三角世博主題體驗之…[詳細]
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也稱為“新馬路”,一直是澳門的商業、交通和旅游業的中心,十分繁華,這里坐落著很多歐式建筑,也有保留著一些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筑物。這條馬路上以及其周邊也坐落著很多景點,比如著名的玫瑰堂、民政總署大樓,以及典當業展示館、仁慈堂博物館、留聲歲月音響博物館等,大三巴牌坊和澳門博物館也離這兒不遠。在澳門半島南部,東端接殷皇子大馬路,由南灣大馬路起,西端至火船頭街與巴素打爾古街之間。長620米。是20世紀20 ~30年代以來澳門最繁盛的街道和商業中心。但是80年前它并不是一條通衢大道,而是彎彎曲曲,斷斷續續,1918年才開始把西段的彎曲小巷拉直,把東段龍嵩街口與大堂街之間的小山崗挖平打通,…[詳細]
洧川南門
  尉氏縣西南五十里之洧川鎮,金稱宋樓鎮,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縣,建國后(1965年)并入尉氏。洧川鎮歷史悠久,古風猶存,古跡可尋。其南城門便是該鎮一大景觀。洧川城墻為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所筑,墻高二丈六尺,周長九里四十步,開五門。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知縣張恭復修,在五門各建門樓。明、清之際曾十二次復修擴建,女墻,樓垛、駛道全以磚砌,整齊堅固,高大宏偉,曾有“八保洧川,固若金湯”之稱。 建國前洧川城屢遭兵火,城毀門傾,僅有大南門幸存,該門東西寬7米,進深13.5米,高10米,內外壁均系大磚砌成,底部青石鋪基,頂部為半圓形拱券門,建筑古樸,雄渾壯觀,這座城門之所以得以保留,…[詳細]
三門源
  三門源是一個古老的小山村,坐落在石佛鄉,群山拱衛于村子的東、西、北三面,一條山溪自北而南穿村而過,山清水秀,風光明媚。村子折格局和建筑幾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江財民居牲,以村東的葉氏民居建筑群尢為精致,是浙江省晚清時期建筑精品之代表,清朝道光年二十六年(1846)村人葉鶴天中恩貢后興建,坐東朝西,依山而建。原有主體建筑五幢,現存三座,門額題字分別為“芝蘭入座、”“荊花永茂”、“環堵生春”,伴有庭院、花園、池塘等,占地4500平方米。葉氏建筑群布局嚴謹,造型精致,氣勢宏大,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風格。廳內的楹柱、棟梁粗壯,梁架結構獨特。藻井、梁柱、走馬樓及窗欞等無不精雕細刻描金彩。因…[詳細]
劍門十八瀑
  劍門十八瀑風景旅游區地處浙江省臨安市境內浙皖接壤處的馬嘯鄉是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疇之中的一個獨立景區。杭徽高速公路擦肩而過,是杭州黃山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劍門十八瀑有大小石門,十八龍潭兩處風格各異的景區組成。故為“唐昌十景”之首。群門向天的大小石門景區在天地接壤處的山巔上一道石墻平地隆起。石墻寬不足十米,兩側全是高達數十米的懸崖絕壁似如天然石長城,龍騰虎躍、氣勢恢宏,蔚為壯觀的天然石長城綿延數百公里,穿林走壁,橫貫浙皖。由于長期的水流切割,多處出現豁口,形成一座座渾然天成、絢麗多姿的石門,最具特色的被譽為“華夏第一天門”的劍門,兩石相距不足5米,高卻達百米,其石壁更為稱奇,宛如神…[詳細]
配天門
  配天門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為岱廟的第二道門。配天門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筑,殿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兩側原有配殿,東為“三靈候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為“三靈候”,后來建此殿專祀。西為“太尉殿”…[詳細]
沈陽撫近門
  撫近門俗稱“大東門”,是清代的沈陽城九門之一,建于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 - 1631年),后拆除。撫近門于1998年復建,位于盛京古文化街東部,與西部的懷遠門相對而望,撫近門高20米,占地面積556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是沈陽標志性建筑。 明代時期,盛京城有四座大門,皇太極入主盛京后,將四門改為八門。關于清代盛京都城的建筑布局,有個有趣的說法:當年是按周易八卦的學說規劃的,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應九宮”。這八卦指的是盛京的八座城門。東向,左為內治門(小東門),右為撫近門(大東門);南向,左為德勝門(大南門),右為天佑門(小南門);西向,左為懷遠門(大西…[詳細]
西華門
  西華門是紫禁城西門(故宮博物院),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漢白玉須彌座,城臺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門釘為縱九橫九。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桿。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門樓用于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西華門的位置不在紫禁城西側城垣正中而偏向午門一側,與宮城總體規劃有很大關系。紫禁城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武英殿、太和門、文華殿構成貫穿外朝的橫軸,東、西華門分處于軸線兩端。如此布局既便于外朝使用,也可減少人員出入對內廷生活…[詳細]
北天門
  自丈人峰順坡北下,至山坳處有石坊,原額“元武”,清末圮。1984年重立,雙柱單門石坊,額書“北天門”,是岱頂通往后石塢的必經之路。自坊前順坡東下至勺形谷底是“亂石溝”,過溝是獨足盤,再前行可至后石塢諸景點。原坊額稱“元武”,即北方之神玄武,清代廢。坊北是摩云嶺,丹嶂凌空。東側有八仙洞,危若鶻棲,傳呂洞賓曾在此學道術煉丹。清代在洞口筑呂祖廟,民國間坍毀。坊之南是后石塢索道站,由此沿山陰步游路西行0.8公里是桃花峪客運索道站上站。兩條索道于1992年4月動工,歷時500個日日夜夜,1993年8月28日剪彩通車:后石塢是雙人吊椅式索道,全長518米;桃花源是吊廂式索道,全長2196米,每個吊廂能乘座…[詳細]
慕尼黑凱旋門
  慕尼黑凱旋門位于德國慕尼黑馬克斯郊區與施瓦賓區的分界線上,鄰近慕尼黑大學,南面是路德維希大街,北面是利奧波德大街。這座凱旋門是巴伐利亞路德維格一世國王命令弗里德瑞奇•范•加特納(Friedrich von Gartner)設計,并于1843年之1852年間修建的。修建這座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巴伐利亞軍隊的勇敢,以及在拿破侖解放戰爭中獲得的勝利。雖然是凱旋門,但現在卻已經是慕尼黑一個代表和平的標志。盡管這是座凱旋門,它的建筑外貌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它與法國巴黎的凱旋門以及羅馬康斯坦丁門還是有所區別的。慕尼黑凱旋門由三個拱門組成,最大的一個拱門在中間,較小的兩個分列兩側,高2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小早川 |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