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

北京鼓樓
  鐘鼓樓由鐘樓和鼓樓二樓組成,相互呼應,各司其職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后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司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筑,鐘和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以后才用于報時之用。中國古代鐘鼓樓起源于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唐朝都城長安是一個繁華的都城,其結構實行里坊制,即以里坊為單位,每個里坊圍以城墻,在四面或兩面設房門,定時開啟。而在宮城正門承天門上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承天門的鐘鼓聲開啟各坊門及宮門。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內,…[詳細]
鎮湘樓
  湘鄉市城大正街臨河岸處,原有一座高樓,名鎮湘樓。據康熙三十七年(1698)《湘鄉縣志·卷一·名勝》:“鎮湘樓,在治左二十步,因亂毀。順治十一年知縣南公起鳳修建。康熙十二年知縣劉公履泰重修。”說明鎮湘樓在清順治之前即已建樓,因戰亂而毀。查閱明天順五年(1461)修纂的《大明一統志·卷六十三·長沙府》,其中宮室、古跡等項均未載鎮湘樓,這說明其時鎮湘樓尚未修建。建設中的鎮湘樓建設中的鎮湘樓至萬歷十八年(1590),湘鄉縣城始設四門于街口,東曰望春,西瑞慶,南鐵門,北迎恩,門各有樓,置人守望。筆者認為,鎮湘樓或即建于此時。時縣人龍應河《碧洲芳渡》詩中云:“一城樓榭鏡孤懸”,此“樓榭”或即指正對孤洲的鎮…[詳細]
常州戲樓群
  古戲臺古戲樓,不僅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也記錄著戲曲數百年的興衰沉浮。歷盡滄桑的古戲臺,是一部沉甸甸的戲曲史,也是一座座戲曲博物館。常州現存7座古戲樓,分別是萬綏東岳廟戲樓、禮嘉戲樓、橫林順莊戲樓、西夏墅梅村戲樓、陽湖縣城隍廟戲樓、楊氏家庭戲樓和橫山橋白龍廟戲樓。萬綏東岳廟戲樓是東岳廟的附屬建筑,現存建筑為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2003年又原樣整體修繕,戲樓座東朝西為磚木殿宇式結構,平面呈凸形,外形是大屋頂,正臺屋面采用橫梁架設向外延伸屋檐,梁椽起翹,高出屋面,發八角臺頂。后臺三間通闊14.5米,進深五檁4.6米,高7米,兩側是化妝間,后臺柱礎為明代石礎。前臺面闊6米…[詳細]
天津鼓樓
  鼓樓是天津舊城標志性建筑。位于舊城中心,明永樂二年始筑天津衛城,在舊城中央修建鼓樓。鼓樓下四面開設券門通道,以溝通城內四條大街。以鐘代鼓,用以報時。1952年,鼓樓因有礙交通被拆除。如今所見為近年新建的,但玩點不大。鼓樓是舊時天津三宗寶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緊鄰聞名遐邇的廣東會館,周圍與國內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后宮、呂祖堂等景點相輝映,形成了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已完成主體修復工程的鼓樓時常舉辦各種展覽,如本市危改展覽,天津住宅發展史展覽。展出金、元、明、清、近代、解放前幾個歷史時期本市住宅的發展變遷史,除此還開辟了天津風貌和名人名居展覽。集中展示了70多處典型建筑和名人名居等。用時參考:一小…[詳細]
高樓子生態旅游區
  高樓子生態旅游區位于國家級生態鎮---沂水縣楊莊鎮西三公里處,北靠峨山林場,南至汞丹山林場,青蘭高速橫貫東西。旅游區是以植物為主體,以生態農業文化為特色內涵,以旅游觀光、生態休閑為主要功能的開放型生態空間,是楊莊鎮的綠色生態走廊。旅游區高標準打造以藍莓、黃桃、蘋果為主的優質特色現代農業觀光采摘園區,充分利用園區景致,以特色瓜果為媒介,全力提高楊莊鎮旅游知名度。地址:臨沂市沂水縣楊莊鎮高樓子村…[詳細]
北京鐘樓
  介紹  在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舊址為元代萬寧寺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后毀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筑于高大的磚石城臺上,灰筒瓦綠剪邊歇山頂,四面開券門,高約33米,全部磚石結構,精致堅固。樓內原懸有永樂年間(1403-1424年)鑄的大鐵鐘,后改懸有永樂年題款厚約27厘米的銅鐘。鐵鐘今存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鐘、鼓二樓位于北京中軸線的北端,與南面景山遙相呼應,互為借景,是研究北京城市規劃布局的重要實物。  交通  5、60、107、124、734、815、819可達。北京東城區…[詳細]
廣濟門城樓
  潮州古城現存的東城墻上的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城樓,宮殿式三層歇山頂。可登城樓頂觀韓江水、湘子橋。廣濟門城樓座落在湘子橋西端,是潮州城的主要標志。廣濟門城樓修繕按照宮殿式三層歇山頂設計,恢復明代石木結構,保留東門樓原有防守、防洪和觀景的功能。建筑總高度為24.43米,比原城樓約高出2.4米。二樓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復為石柱,三、四樓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結構;梁架、門窗、欄桿、瓦脊等均恢復明代形式,拆卸構件經甄別后盡量利用,以保存更多歷史痕跡;瓦面、墻體、地面、石質、臺階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修繕后的城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面環窗改為格扇門。廣濟門城樓座落在湘子橋西端,是潮州城的主要標志。廣…[詳細]
洎陽樓
  洎陽樓是樂平市樂安河兩岸景觀建設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承載著展示當地人文、歷史的功能,呈內6層外3層的結構,整體建筑高度超過41米,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這一新地標于春節期間正式亮燈,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登高觀景的又一好去處。洎陽樓共7層,地上6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41.32米,建筑面積約2893平方米,為樂安河景觀項目的最高建筑。…[詳細]
宜春鼓樓
  鼓樓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  鼓樓,又名袁州譙樓。據《袁州府志》,鼓樓系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劉仁瞻建造,有“立廳堂、齋閣、譙 宜春鼓樓樓…總六百間”的記載。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騰強恕“稍新譙樓”并制鈾壺、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針、更籌、鐵板等器具,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將其建成了集測時、守時、授時于一體的天文臺。  鼓樓被確認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事。1991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古天文史專家薄樹人先生來宜考察時,驚訝地發現,鼓樓歷史,竟然比我國古天文學界原來一直認定的國內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詳細]
西安鐘樓
  西安鐘樓,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的全-政重鎮,西安鐘樓無論從建筑西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鐘樓構建于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并分別與明城墻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鐘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五月天在线视频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亚洲黑白配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AV一级午夜在线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