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

涿鹿鼓樓
  涿鹿鼓樓位于涿鹿縣舊城中心,又稱“文昌閣”,建于明萬歷十至十七年(公元1582—1589),系重檐歇山頂式磚木結構0建筑,其下部為高大十字券洞臺基。底部為方形,邊長15米,高8.5米,四面通衢,各面門洞皆有匾額,南曰“文明”北曰“拱干”東曰“捧日”,西曰步蟾。東門洞北側有券洞可登樓上。臺基之上建二層0。0重檐回廊,檐角微翹。風嶺叮咚。下層為“文昌閣”南面出廊,俗稱“小南天門”有匾額:“古涿鹿郡”。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鼓樓雄偉壯觀,具有鮮明的明清時期建筑風格。 鼓樓是古保安城重要建筑的唯一幸存者。現已成為涿鹿古城的象征,縣城悠久歷史的見證。對其保護好壞關系…[詳細]
陳調元小樓
  陳調元小樓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墟溝街道北固山上。陳調元(1886-1943)字雪軒,民國時期曾任軍長及安徽、山東兩省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中將院長。該樓系-于1926年出資興建,后贈予陳調元,故名。又因于此可憑窗觀海,又名“望海樓”。德籍工程師設計,為中歐式古典別墅建筑。占地面積約363平方米(含地下室),全石結構,前有停車場,行車石路及石門等附屬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現為駐軍部隊招待所使用。此對研究民國人物和近現代建筑藝術有一定參考價值。2001年被公布為連云港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門前廣場,西至二層坡頂樓房,南至道路圍墻邊,北至5米壩…[詳細]
余相書樓
  在東錢湖北面的月波山麓,東錢湖環湖十景之一。山竹岸柳,掩映成趣,臨澗聽空山鳥語,登高眺湖光煙波。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越王史浩始創“月波樓”,并疊石為巖,筑成“寶陀洞天”,有飲賜“慈悲普濟”匾額。后在其旁筑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名喔“月波寺”。萬歷年間(1573-1620),相拉薬余餓丁用月波寺廢址構筑莊園一所,面湖枕山,大可百畝,明神宗曾御書“名山洞府”四字以贈。余晚年就在此讀書自誤,因感《歸去來辭》之意,名之為“五柳莊”。內有“日涉園”,“歸來堂”,“覺是齋”、“晨曦亭”、“矯首臺”,總稱“舒園”。林園之勝,極一時之盛。后人稱之為“余相書樓”。后毀于兵火,寺亦無存,而勝地聲名…[詳細]
福國寺五鳳樓
  福國寺五鳳樓原在麗江城西北十來公里白沙村后的藝山上,舊名法云閣,是明代土司木氏的別墅“解脫林”中的重要建筑。福國寺五鳳樓初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1977年,由政府撥款搬遷復原于黑龍潭畔,經過精心彩飾油漆,現已煥然一新。步入山門,沿西側石階而上,有平臺丹墀,上植花木,青枝綠葉,姹紫嫣紅,整潔雅致,前護大理石欄桿。依欄仰視,五鳳樓巍然屹立,樓為3層木構建筑,飛檐高挑,高約20米,加之樓建于石階之上,愈顯得氣度軒昂。樓基正方,32柱,飛檐8角,3疊共24角,遠近互相映襯交錯.從四面看,都像5只展翅欲飛的鳳凰,凝重而又飄灑,“五鳳樓”亦因此得名。交通:到了麗江古城后,可乘的士前往。云南麗江…[詳細]
秋風樓
  在山西萬榮縣城西古后土祠東隅。因樓上存放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形制結構為明代所筑。樓高30米,下部筑以高大的臺基,南北穿通,周圍磚砌花欄,東西兩向各雕橫匾,東曰:“瞻魯”,西名“望秦”。樓身三層,面闊五間,四周圍廊,十字歇山頂,一二兩層四面各凸出龜須座一間,上筑瓦頂,山花向前;二三層廊下置斗拱或平座,憑欄遠眺,黃河激流盡收眼底。樓身比例適度,檐下斗拱簡潔,結構精美古樸,形制壯麗勁秀。樓上三層存有元大德年間漢武帝《秋風辭》刻石:“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詳細]
祆神樓
  祆神樓(第四批國保)時代:清地址:介休市順城關正街東隅是原祆神廟的組成部分,樓因廟而得名,是一座門樓、樂樓與過街樓相接合的樓閣式建筑。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廟毀,萬歷年間改建為三結義廟,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又對結義廟進行重建。乾隆五十年(1786年)建祆神樓。祆神樓位居廟前,既是山門,又是點綴街心的過街樓。平面呈“凸”字形,凸出的部分為過街樓,面寬進深各三間,東、西、南三面通道,高二層,中設平座,上施重檐。樓較寬的部分下層為山門,上層為樂樓。下層山門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周設圍廊,空間敞朗,山門腰間平座與過街樓平座銜接,上鋪樓板,形成向廟內獻神演戲的樂樓。樂樓居…[詳細]
曜德樓
  曜德樓位于廣東省陸河縣河田鎮圳口村委下園子村,座西南向東北,總面闊65.6米,總進深37.6米,建筑占地面積約2466平方米,連門前禾坪和池塘共占地3385平方米。據其族譜載,約建于清代道光至咸豐年間,是當地貢生陳亢宗等興建的客家圍屋。該樓有內外兩圍,內圍門樓內為雙廳雙橫屋。兩座廳屋均面闊三間,當地人稱為“上三下三”。-門廳內也有雙橫屋。灰沙土夯墻,木石梁架,灰瓦硬山頂。里面大院帶小院,大屋套小屋,內外橫屋均有多組小四合院,共約60多間房子。曜德堂是陸河目前發現的規模較大、布局獨特、建筑與環境協調、保存比較完好的古民居,梁架木雕、彩繪和墻頂壁畫精美,對研究當地古民居建筑及地方歷史具有較重要的參…[詳細]
天津勸業場大樓
   介紹天津勸業場大樓位于天津市和平區和平路290號。1926年籌建,1928年建成開業,1931年加建第六、七層作為戲院等娛樂設施。是天津著名的老字號商場。   天津勸業場是法商永和工程公司建筑師慕樂設計的,建筑形式為古典折衷式,建筑面積21000平方米。“天津勸業場“匾為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所書,被國家定為中華歷代名匾。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1958年與毗鄰的天祥商場合并,1992年成立天津勸業場股份有限公司,為天津商界首家股份制企業。 天津和平區…[詳細]
法式樓
  法式樓“法式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被列為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之一。該樓建于1914年,是當年清政府設在憑祥“鎮南關”對訊分署的辦公地點,樓房占地面積為200多平方米,高兩層,由當時法國工程師所設計。樓體結構復雜,樓邊鑲嵌的花草圖案精美,壁面塑畫高雅,不愧是一尊精美的藝術珍品。但由于該樓建設年代久遠,樓房地基逐漸下沉,樓房已出現多處裂縫。特別是樓房久經風吹雨打,表面已變得灰暗,污跡斑斑,不少的地方長出青苔。為了拯救這尊藝術精品,還其昔日風采,國家文物局決定投資35萬元,對其進行全面維修,維修工作由自治區文物維修專業隊負責承擔。目前,維修正在緊張地進行之中。不久,一道亮麗的風景又將重新展示在游…[詳細]
匯文書院鐘樓
  匯文書院鐘樓是南京市19世紀末的最高層建筑,也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現存最早的學校建筑,占地約330平方米。匯文書院鐘樓是金陵中學的標志性建筑。鐘樓的圖案被金陵中學校徽所使用。匯文書院鐘樓原為五層,重建時改為四層并保留至今。主體改為二層,原第三層改為0-。大鐘在最高層,通高1.3米,寬1.4米,是由美國貝爾鑄造公司鑄造的博爾登教堂大鐘。鐘樓屬于美國殖民期的建筑風格。平面圖是申字形,整體對稱。墻面為青磚,勒腳、檐口等處有精細的裝飾線腳。每層樓的窗戶上沿及水平繞墻體一周還有外凸的橘紅色裝飾線。門窗為半拱形木質結構,樓梯為木質結果,室內鋪有木質地板。屋頂為四坡形,由水泥方瓦鋪設,東西兩間房設有壁爐和煙…[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电影 | 日本免费精东视频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