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

衛輝望京樓
  望京樓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古城東北隅,為明潞簡王(朱翊镠)思母所建。萬歷十九年(1591年)冬動工,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秋竣工。“望京樓”歷代都有修建,尤其繁盛于宋代。它的修建是古人表達忠節的一種方式,體現出他們對君臣關系的重視。“望京”還與國運興衰、民族存亡緊相關連,“望京”現象也反映了古人對貶謫的懼怕,對京職的留戀,對中原文化的眷戀和對落后地區的畏懼與鄙視。望京樓高達33米,寬30米,進深19米,平面呈長方形,坐北向南,磚石結構。共分兩層,外壁用青石砌筑,內壁用白石鑲筑,外壁中間有白石腰檐。第一層東、西、北三面共有四窗,為券頂,青石窗欞殘跡尚存。在東、西南角各辟一石券門,青石門框,由…[詳細]
環繡樓
  原名望江樓,原為耒陽古城之通津門城樓,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清康熙五十八年復修。之后,屢經修葺。該樓為磚木結構,四層八面,建于青石基座上,座高2.9 米。墻厚0.8 米,通高約27 米,一至三層為青磚砌筑,各面開窗,一層北向有拱門,門上豎額“環秀樓”,為明學者解縉題寫。四層為磚木結構,每面開窗。上三層外環以磚護欄,欄下施彩繪。樓內有木梯可達各層,各層施藻井,屋面均按八卦圖形構筑,此中含有“天人合一”之意,在古代建筑中尚不多見。翹檐上飾石雕獅、鹿、豹、麒麟等瑞獸,檐柱上端飾木雕彩獅戲球,形態生動。花窗上所飾人物花卉浮雕,制作十分精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02 年5 月19 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詳細]
代縣邊靖樓
  邊靖樓又稱鼓樓、譙樓,位于代縣上館鎮西北街村東南。創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成化十二年(1476)重建,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光緒歷朝皆有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402平方米。由磚砌城臺、木構樓閣和登臺步道三部分組成。通高40米,城臺基寬49.9米、深40米、高13.3米,中設南北向券洞,洞高約9米。樓身面寬七間,進深五間,三層四檐歇山頂。四周圍廊,二層設有勾欄,三層于勾欄下設平座,各層檐下均設斗拱,二層柱頭科五踩雙翹,三層、四層斗拱均五踩雙昂。一層前后檐置板門,二、三層前后檐辟門,四周六抹格扇窗。檐下懸“聲聞四達”和“威鎮三關”巨匾2方。廊下存明碑2通,清維修碑3通。2001年,國…[詳細]
澧浦樓(八方樓)
  澧浦樓又名遇仙樓、八方樓,位于湖南澧縣縣城東南隅城垣上(今澧縣城關中學北校區內),建于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系三層木架結構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全高20米,底徑14.17米,由24根圓柱支撐。粱枋雕龍、鳳、花草圖案。樓頂為三重檐攢頂式,布綠色琉璃瓦,頂端置葫蘆瓶寶頂,每層檐轉折處翼角高翹。內置旋狀木梯,游人拾級而上,可攬澧城風光。據《直隸澧州志》記載:相傳南宋乾道年間,太守喬遜在此遇見呂洞賓,便建八方樓,在樓西滄堰之上相應建有遇仙橋。八方樓平面呈八角形,系三層木架結構建筑,內置旋狀木梯,樓頂為三重檐攢頂式,布綠色琉璃瓦,頂端置葫蘆瓶寶頂。景區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澧州路乘車線路:…[詳細]
柳州東門城樓
  東門城樓是柳州市保存較好的古跡,位于城中區曙光東路的文惠大橋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年間,樓高17米,基座為方塊料石,城是青磚砌制。城門上有兩層譙樓,樓閣內的圓柱斗拱古樸大方;銜架屏板均有美麗的花飾雕刻。東門城樓常年對游客開放。登上城樓,可以看到柳江如帶,群山倒立,令人心曠神怡。門票/開放時間10元地址:柳州市城中區曙光東路的文惠大橋北端類型:古跡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僅限外觀)門票信息:門市價:5.0元…[詳細]
武漢江漢關大樓(江漢關博物館)
  江漢關大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與江漢路交匯處。漢口開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漢口設立海關,名江漢關。現存江漢關大樓落成于1924年。大樓總高40米,占地面積1,499平方米,建筑面積4,009平方米。大樓由主樓和鐘樓兩部分組成,塔式鐘樓位于樓頂。主樓、鐘樓均為四層。樓的外觀造型仿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結合英國鐘樓式樣,四周立柱,外墻、柱全部用大件花崗巖構造,石作精細。樓頂鐘樓四面裝有直徑4米的時鐘,按時奏樂,聲傳三鎮。為漢口的標志建筑。江漢關大樓既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又是武漢近代建筑的一大標志,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江漢關:位于漢口沿江大道江漢路口,192…[詳細]
萱德樓
  萱德樓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矮嶺村。由鐘孟鴻續重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坐西北向東南。為三橫兩層走馬樓杠式布局,總面闊27.3米,總進深31.6米,共計房屋41間,占地面積約862.8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105.97平方米。懸山頂,灰瓦面,沙灰夾石壘墻。正立面大門上方題“萱德樓”,落款:清咸豐六年進士賀壽慈書;東大門上方題“耒經巢”,落款:清臺灣巡撫丁日昌敬題;外罩飄檐式大門、窗,麻石條大門框,麻石金錢萬字窗。通屋為拱劵式通廊住房結構,分上、中、下廊。下廊為門廊;中廊為過廊,琉璃花窗三合土隔扇;上廊為敝廊廳,后有上鋪三合土下砌麻石條的樓梯通往二層。左右次間為敝廳對稱。二層形同一層,…[詳細]
企鶴樓
  企鶴樓,民國,云南省石屏縣滇南名勝。既是一處景點,也是一棟建筑。景點位于石屏縣異龍鎮珠泉街66號石屏一中內,始建于1923年,坐北朝南,由準堤閣、三佛殿、石拱橋、噴珠池、企鶴樓、二門、大門、廂房、碑亭組成。企鶴樓為石屏人民感戴學校名士陳鶴亭先生對當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貢獻而興建。樓為四重檐歇山頂建筑,高21米。檐柱從第一層直通第二層檐檁,柱礎為青石,方形素面。第二層有走廊。第三層八面開窗,窗為圓欞窗,屋頂八角飛翹,青瓦鋪頂,頂部有三臺寶瓶。其建筑規模獨特,雄偉壯觀,結構嚴謹,工藝精湛。它同時具有中國傳統古典建筑藝術和西式建筑藝術的風格。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歷史文化特色風貌,在滇南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優秀…[詳細]
土家吊腳樓
  吊腳樓為湘西各族人民一種傳統建筑形式,又稱“吊樓子”。吊腳樓為山野式“樓陽臺”,單據懸挑,屋面反翹,名“飛檐”,通風向陽,干爽清新。有與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90度直角形。吊腳樓外設走廊,二面稱“轉角樓”,三面稱“走馬樓”。欄桿多花格,懸柱稱“吊瓜”,或為六棱、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柱、訪還雕有龍鳳、喜鵲、花卉等。民間吊腳樓上多為-、臥室或織錦、打花之處,底層為谷倉、柴房。也有底層下臨溪流,泉水叮咚,別有情趣。山寨吊腳樓掩映在綠樹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風光美。張家界永定區王家坪鎮的吊腳樓久負盛名。湘西州部分城鎮臨河民居也建有吊腳樓,如吉首炯河街、鳳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鎮、茶洞邊城及龍山洗車河等,歷…[詳細]
文德樓
  文德樓 位于廣州市文德東路文德里。由五間三層同一風格的樓房連成一幢,稱文德樓。1925年秋,周恩來、鄧穎超曾住文德樓3號2樓,李富春、蔡暢住1號2樓,中山艦艦長李之龍等住4號2樓。 3號2樓有一廳三房,寬4米、深10米,面積40平方米。當年客廳陳設簡單,兩張普通沙發、一張茶幾和茶臺,還有一張方形飯桌;居室用屏風間隔而成,周、鄧住前室,除床和幾把椅子、辦公桌子外,還有兩箱衣服和兩箱書籍。鄧穎超的母親楊老太太住中間的居室,保姆住后室。 1926年初,周恩來、鄧穎超隨中共廣東區委軍委遷往萬福路南華銀行樓上。現文德樓除巷口鐵欄柵、匾額、更新被拆除外,其他建筑尚保存完好。 1999年 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在线观看 | 五月天综合中文网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国产 | 午夜影视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在线a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 思思久久99热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