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

玉海樓
  是浙江四大著名藏書樓之一,位于瑞安城關道院前街。1888年由孫衣言和孫詒讓父子建造,現包括百晉齋和孫詒讓故居。其建筑最大特點是集藏書樓功能、浙南優秀民居特點和私家園林風范于一體。玉海樓坐北朝南,三面環河,前后兩進,左右回廊,庭院清幽,花木扶疏。因孫氏父子敬慕南宋學者王應麟著作宏富,故以其巨著《玉海》作為樓名。初建時,藏書八、九萬卷,大部分是同治七年后十余年間所購,多為蘇、浙、皖故家世族散出的元、明、清珍善本。藏書多以名家批校本、多甌郡鄉幫文獻和孫氏父子手批校本的特點聞名于世。現藏書逾30000冊,其中珍善本約四千冊。1963年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郭沫若到此題寫了“玉海樓”匾額等多…[詳細]
樓上古寨
  樓上古寨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當地人稱之為“佛頂山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莊”。這座古老的村寨隱藏于郁郁蔥蔥的深山老林之中,周圍盡是千年翠柏,環境清幽,鮮為人知,宛若世外桃源,因此這里古村落的風貌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村中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古樹,特別是村里一棵近10米高的桂花樹,據說開花的時候左邊為黃花右邊為白花;還有一摸就搖曳不停的紫薇樹,以及按北斗七星狀種植的古楓樹,都十分神奇。村里的村寨以這“北斗七星”樹為中心修建,布局十分嚴謹,西南方是居住區、東南方是生產區、西北方為娛樂區、東北方為墓葬區,這樣的奇思妙想不得不讓人為之驚嘆。行走在村寨之中,你可以盡情感受樓上古寨…[詳細]
許昌春秋樓
  許昌春秋樓景區位于許昌中心,文廟前街中段,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是一處明清風格的古建筑群,屬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旅游景區。東漢建安五年,曹操東征,下邳之戰俘獲關羽及劉備甘、糜二位夫人,為保護皇嫂安全,關羽“土山三約”之后暫且歸附曹操,來到許昌。曹操寵才愛將,遂拜關羽為偏將軍,并賜府宅一處,讓關羽和二位皇嫂同住,關羽為避嫌,將一宅分為兩院,讓二位皇嫂住內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樓,關羽在此秉燭達旦,夜讀《春秋》,春秋樓由此而得名。現存春秋樓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間,歷經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宅分兩院”的基本格局,外院中軸線上依次有雉門、鐘鼓樓、春秋樓、刀印樓、…[詳細]
晴川閣
  晴川閣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武漢城內漢陽龜山東麓長江邊的禹功磯上。晴川閣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晴川閣qíngchuāngé,又名晴川樓,位于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為襯托,蔚為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名冠四方的樓閣隔岸相對,在萬里長江上唯此一處。晴川閣最早為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晴川閣的歷史雖然…[詳細]
四照樓
  博平鎮四照樓景區距聊城城區11公里,東臨茌平金牛湖公園,以博平古城中心向周邊輻射延伸,覆蓋博平鎮部分轄區。2007年,鎮黨委開始“水韻古風,魅力博平”文化建設規劃,幾年來人文景觀工程有序推進。目前,四照樓、袁樓黨史紀念館、棗園廣場、孔子回轅處、仰山書院、泰山圣母行宮、石牌坊、運河灣生態園、博陵大棗觀光園等已建成使用,濱河公園、南蓮池、西新河休閑區、徒駭河五彩橋風景區正在規劃建設中。 四照樓景區分為歷史、民俗文化、生態等三大主題園區,塑造歷史與現代兩張形象名片。老城區四照樓、仰山書院、泰山圣母行宮、孔子回轅處和石牌坊等景點展現博平歷史底蘊、人文風貌。袁樓黨史紀念館展現博平紅色文化,濱河公園展現濱…[詳細]
濟寧人民公園·太白樓景區
  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其居在酒樓前”,每天至此飲酒,揮灑文字,寫下了許多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自唐咸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賀蘭氏酒樓觀光,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并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而聞名于世。宋、金、元時期對酒樓均依貌整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樓”時,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于南城墻上,并將“酒”字去掉,名為“太白樓”,后于明…[詳細]
白鶴樓
  白鶴樓,始建于公元992年(遼圣宗統和十年),蕭綽皇太后命宰相韓德讓在蕭氏居住地昌平堡(今法庫)建白鶴樓,后因連年戰亂未能竣工,此后千年未曾重修。2012年4月23日重建白鶴樓,座落在長白山山脈與陰山山脈交匯處法庫境內的奚王嶺上,海拔高度151.5米,面向遼河,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面積4916平方米,高度為51.9米,超出黃鶴樓0.5米,氣勢雄偉。主匾額“白鶴樓”三字,是經專家、學者論證,精選遼代重臣的碑刻、墓志等資料集遼代楷體原字而成,彰顯了遼文化的獨特魅力。白鶴樓主體建筑采用遼代時期風格,四面八角謂之“四面八方”,寓意遼代契丹族八部落;中部大廳設有主題藝術浮雕,表現白鶴樓的神…[詳細]
芙蓉樓
  芙蓉樓座落在沅、舞水匯流之處的黔城鎮,為古典園林建筑,筑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據傳,唐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即今黔陽縣)尉后,曾建芙蓉樓,為飲酒賦詩、宴賓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舊址荒蕪。清嘉慶二十年(1815),當地為紀念這位著名詩人,在城西香爐巖辟地作園,依名修建芙蓉樓。現建筑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芙蓉樓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之譽。主樓背廊臨江,純木結構,正面三間,重檐歇山頂,二層有明軒可供遠眺。周圍有冰心玉壺亭、聳翠樓、半月亭等古跡,與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構成了“登眺則群山拱翠,俯視則萬木交陰,沅水自北來環其下”的壯麗景象。芙…[詳細]
成都望江樓公園
  望江樓位于成都九眼橋錦江岸邊,相傳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簽,留下了許多幽怨動人的詩句。明清兩代先后在這里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云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民國時辟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一進望江樓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濤一生愛竹,后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其中有不少為名品,如人面竹、彌勒竹、方竹、觀音竹、雞爪竹等,品種多達100余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是成都觀竹最佳處。園內崇麗閣俗稱“望江樓”,高達30余米,一度成為成都的象征。薛濤愛竹,公園也以竹為特色,品種多達100余種。其中不…[詳細]
土家族吊腳樓
  土家族在歷史長河中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最年輕的少數民族。其居住形式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古代,土家祖先使用粗笨的石器,過著十分簡單的采集經濟和漁獵生活時,生活方式也是“男女雜游,不媒不聘”。吃的是“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嬴龍之肉”。穿的是“未有絲麻,衣其(禽獸)羽皮”。住“上古穴居而野處,冬則居營窟,夏則居甑巢”。他們長期生活在窮山惡水之中,居住環境十分惡劣。其典型民居——吊腳樓,既是土家先民長期同自然斗爭的結晶,又是對他們坎坷命運的真實寫照。一.土家吊腳樓的演變據考證,土家吊腳樓的起源和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唐宋以前;唐宋至清末;民國時期;建國以后。1.唐宋以前。在這一時期,封建王朝對土家地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日本一本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 色97久久久首页 | 久久三级中文欧大战字幕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