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

伊凡大帝鐘樓
  伊凡大帝鐘樓高81米,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建筑群里最高的鐘樓,在古時候為信號臺和了望臺,絕對可以堪稱全世界最高的烽火樓。伊凡大帝鐘樓的整體顏色為白色,是圓頂建筑,通過它內部狹窄的旋轉式的小樓梯爬上鐘樓的頂層,會給人一種突然豁然開朗的感覺,站在鐘樓上俯瞰全莫斯科城,周邊30俄里以內盡收眼底。鐘樓內有二十二個大鐘、三十多個小鐘,高達八十米,非常壯觀,每當敲響古鐘時,很遠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據說在夜晚,站在伊凡大帝鐘樓腳下,會有彩色的光暈從里面發出來,非常美麗。伊凡大帝鐘樓是一個非常堅固、無人能通過墻爬進去的建筑,如果想進去的話除非變成一只體型較小的貓。伊凡大帝鐘樓的左側有重達40 噸的大炮,右側放置…[詳細]
大地土樓群(華安土樓)
  大地土樓群位于華安縣東部的仙都鎮大地村,距華安縣城26千米。2005年住有“戶,306人,均為蔣氏族人,以農耕和種茶為主業。大地村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面為農田。兩條小溪澗在村中穿流,于二宜樓前匯合注入河中。大地村至今仍保留著許多的土樓及其他土木結構的傳統建筑,列入申報的土樓有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均保存完好。大地土樓群的選址,是中國傳統“風水”建筑規劃理論的體現。土樓群背倚杯石山、娛蚣山;前瞻大龜山,遠眺九龍嶺,峰巒疊嶂,四季滴翠;左有獅仔山逶逸跳躍,以達摩巖作為山名;右邊金面山、虎行山相攜叩伏,玄天閣金碧輝煌。兩條小溪澗匯流于二宜樓前,曲折迂回,形如玉帶。其地理形勢正如二宜樓祖堂柱聯所云…[詳細]
華光樓
  華光樓,又名鎮江樓,位于上華街和下華街之間,緊靠嘉陵江岸,正對南岸南津關連峰樓,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傳,此樓建在唐滕王元嬰所建南樓的舊址上,故明以前仍稱南樓,清代以來稱華光樓,歷代迭遭火焚,現存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占地8畝,建筑面積150平方米。華光樓是一座過街門樓,樓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臺基上,通高36米,共四層,三重檐歇山式屋頂,全蓋以翠綠色琉璃瓦,脊飾繁復,重脊套人、獸、邸(古指鷂鷹)吻,正脊為珠寶形疊頂,高達3米。各層裝以花隔門交有回廓周匝,樓層內有“閬范十二樓”縮影和名人書畫。登覽古城風光,美不勝收。宋仁宗時知州李獻卿《南樓》詩云:“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詳細]
古譙樓
  古譙樓位于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文獻居委會步行街中間。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創建,原為子城城門樓,宋紹興六年(1136)焚于火,知軍劉登重建。明嘉靖年間(1522~1566)焚于倭亂,隆慶五年(1571)武師卿重建,并匾“壺蘭雄鎮”。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顏重修,三十一年(1692)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卞永嘉重建,并樓門洞上畫坎卦之象以制火。嘉慶年間(1796~1820)知府馬夔陛重修并書門額。現存建筑為三層臺樓,占地面積1250平方米,坐北向南,高16米。石構基臺長50米,寬25米。臺的東、西兩端原有向南凸出的“伸手”3~4米,今存1.5米。城臺門洞前后8.8米,上面…[詳細]
阜陽奎星樓
  奎星樓,位于阜陽市老城東南城墻交結處,又稱拐角樓。據傳晴日登樓可望霍山,故舊縣志又稱“望霍樓”,俗稱“三篷塔”。原為明萬歷二年(1574年)知州趙世相擴建南城所建敵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磚結構,三層六邊形,通高9.93米,疊澀出檐,起脊翹角,結頂飾鐵制舞鳳,六角制銅制響鈴(1981年重修時改鐵制鈴)。鳳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有瑞應,故頂飾具有傳統文化性質。奎星樓三層均室,但互不貫通。一層朝南開一半圓形券門,二層一門四圓形券窗,三層南門楣額為“奎壁聯輝”。“奎”、“壁”、“斗”均屬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孝經·援神契》有“…[詳細]
馬田鼓樓
  清代。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陽鄉馬田寨,侗族鼓樓在建筑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馬田鼓樓,建于清咸豐三年(1853),高18.72米,寬12.5米,南北19.2米,占地面積240平方米,純木結構,四角攢尖頂。其制作工藝全部以榫卯結構銜接而不用任何金屬構件。鼓樓系正方形,邊長8.4米,立面四角九層,頂部一層為八角攢尖葫蘆頂。1984年,在原主樓的南北兩側各增建了一間兩層樓房,使主樓兩層與新架空偏樓持平,平面構成長方形,南北對稱。偏樓為歇山頂,其頂部檐口與第二層平行,而下一層檐口與主樓第一層連接,造成底層空間。二層戲臺,使偏樓與主樓渾然一體,蔚為壯觀。馬田鼓樓為九重密檐式木樓,一至八層為四邊形,第…[詳細]
仁風樓
  仁風樓坐落在朝鮮慈江道道府江界市忠誠洞風景秀美的將子江河畔,始建于公元1472年,但在公元1680年時重修,原是“江界城”西北部的一個點將臺,風光如畫,自古享有朝鮮關西八景之一的美譽,每年也吸引著不少游客。仁風樓的正面共5棟,建筑面積約為171平方公呎,全長約18.75公呎;側面有3棟,闊度約8.9米公呎,采用雙檐及歇山式屋頂的設計。后側是有一根柱子的4間房舍,方便軍隊教頭上下樓。樓亭前為兩層,后座為單層,地板下由高24根、各高1.18公呎的柱子支撐著,地板上面外側還有15根圓柱。四角上的圓柱比其他圓柱稍高一點,同時向里較傾斜。棟梁和椽子上被雕刻有各種美麗的圖案。近年它的鄰近地段被劃為“游園地…[詳細]
登元炮樓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廣州、西江地區也相繼發生“四·一五”和“四·一六”--大屠殺。這時,各地農-動遭受-派的瘋狂鎮壓。同年在6月20日—26日,平鳳地主黃宴平、黃佐南,依仗-軍隊,組織還鄉團,并勾結駐江口的國民黨第四軍三十七團第二營和駐都城的廣東守備軍嚴博球部的一個營,共有六、七百兵力,向封川二區農會所在地平崗進犯。二區農會立即動員全區農軍和部分群眾武裝奮起抗擊。在平崗一帶激戰了一天,由于敵強我弱,決定主動撤退,二區農會遷往范村,農軍則于天黑之后轉移至登元村,農軍憑有利地形占據登元炮樓。此時大批敵軍跟蹤而至,瘋狂進犯登元村。農軍臨危不懼,沉著應戰。敵軍一天進攻六、七…[詳細]
天風樓
  天風樓 位于廣州市二沙頭,現為省體育訓練基地20棟。著名國畫家高奇峰故居。該樓建于珠江岸邊,飄出水面,為一座小巧玲瓏的兩層樓房。北門前以4米長小橋與樹木蔥蘢的土堤相通,門旁嵌有“天風樓”石匾。小樓為混合結構,平面近方形,下層邊長10米許,上層有收分,邊長6米許,綠琉璃瓦重檐四角攢尖頂。木樓板上鋪花階磚,四壁木板墻裙。下層以磚墻及彩色玻璃屏門間隔,東南為臥室,西南為客廳及內陽臺,角上以小曲橋通出碼頭。上層全為畫室。清風徐來,盛夏中亦覺遍體清涼,高遂以“天風”名樓。現樓尚保存完好。 高奇峰(1883—1933年),少隨兄高劍父學畫,曾東渡日本深造。他融合日本的繪畫技法,形成自己的畫風,并致力國畫革…[詳細]
鼓浪嶼時鐘樓
  位于鼓浪嶼的安海路,因外形頗像自鳴鐘,故稱為“時鐘樓”,又名“宜園”。時鐘樓為當代西洋建筑,門楣、窗楣和女墻均裝飾富麗的浮雕,十分豪華,是鼓浪嶼別墅建筑中式樣獨特又美觀實用的一幢。時鐘樓約建于20世紀20年代,它的確切建成日期和始建主人一時無可查考;只知道第一位業主為一陳姓巨富,有眾多妾小,而斯樓房間甚多,頗適合安置。時鐘 樓為當代西洋建筑,沒有歐陸建筑的落地門窗、百葉裝飾,而是在玻璃窗后裝上鐵柵。這種形式在美國領事館上可以看到,日后在許多建筑上均使用過。沒有隔潮 層,也沒有副樓,柱式也不是標準規范的希臘柱式,而是經過設計師、工匠異化了的柱式,在愛奧尼克式之上加上了裝飾雕塑,別具一格。立面裝飾…[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 | 日韩AV在线亚洲 | 在线天堂网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