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樓篇

文縣文昌樓
  文縣文昌樓文縣文物古跡隨處可見,最為耀眼的是文昌樓,又稱“魁星樓”,成為千秋陰平標志性象征,小城春秋的見證,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樓位于文縣城東南角,雄踞10多米高的古城墻系明代初年所建,其造型雄偉、工藝精巧,蔚為壯觀,為古建筑之精華,被譽為“白水江上第一樓”。文昌樓,坐北朝南,面臨浩瀚大江,昂首萬里云天,為木石結構的塔式樓閣,共三層,一二層為四角,有閣有廊;第三層為六角,有穹窿式閣廳。門雕窗花,精細玲瓏,絢麗奪目,斗拱飛檐,雕梁畫棟,樓的四壁鑲嵌有古史題材的繪畫,樓頂用彩陶琉璃瓦覆蓋,樓角上懸著風鈴,風吹穗擺,鈴聲悠揚,悅耳動聽。文昌樓上有許多文聯、匾額。王紫瞻先生撰寫、書法家侯正…[詳細]
披云樓
  披云樓位于端州區人民中路以西的端州古城墻上,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8年),樓高三層,當時是作為瞭望臺而建造的,它由披云樓和炮臺兩部分組成,因樓矗立在城墻西段最高處常有云霧繚繞,因此得名。現在的披云樓是1989年重建的,樓高19.3米,其外形是仿照江西的滕王閣、湖北黃鶴樓和山西飛云樓而設計的,內部結構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穿門式門拱三層建筑,樓頂為歇山式十字脊結構,占地面積為300平方米。登斯樓,望城內外,景致盡收眼底。現樓內設有兩組蠟像。樓下一組系“包公出巡”;二樓塑有“南明永歷帝在肇慶”,人物造形逼真,呼之欲出。頂樓展覽有該樓樓史的圖片和書畫。肇慶古城墻長2800米,始為土城墻,宋政…[詳細]
高古樓
  在玉溪有一座名聞遐邇的雄樓杰閣,原名扶元閣,始建于元代或更早,“明朝重營,清代續修”(見《邑乘》、《玉溪文征》),后毀于兵燹。清光緒十九年(1893),經紳士劉亮卿等倡議重建,為重檐二樓一底尖屋頂木結構建筑,頂樓供“魁星”神像。清朝末至民國初,扶元閣亦稱高古樓。據說,建該門閣后,北城鎮就出了進士。玉溪人因此對高古樓產生了特殊的感情,都以有高古樓而自豪。一首在云南流傳極廣的民謠,正反映了這種情況。民謠是這樣的:“哇家玉溪高古樓,半截矗在天里頭。初一去燒香,十五才下樓,抬頭望望高古樓,帽子掉進溝溝頭。”一說高古樓,就知道在玉溪;一說玉溪,就知道有高古樓。高古樓成了玉溪的標志性建筑。百年來,由于失修…[詳細]
岢嵐鐘鼓樓
  岢嵐的鐘鼓樓于岢嵐人來說,好比天安門與北京。份量之重,可見一斑。“響凌霄漢”的晨鐘暮鼓聲環繞嵐山,使很多岢嵐人為之振奮!關于鐘鼓樓,在岢嵐有一段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說的是乾隆年間應縣、渾源、岢嵐的三位商人在并州(今太原)一客棧相遇,適逢重陽佳節,同為異鄉人,俱覺思鄉,便一桌閑談,席間說起各自家鄉名勝,俱自夸贊,不以為然,爭了個面紅耳赤。店家上前相勸,聽罷情由,提議三人各夸家鄉名勝,一比高下,三人允諾,并以房錢飯金為注。應縣人首先發難:“應縣有木塔,離天只有丈七八”;渾源人應道:“渾源有個懸空寺,磨得天都吱吱吱”,輪到岢嵐人了,他豪飲一碗,道:“岢嵐有個鐘鼓樓,半截插在天里頭”,眾皆誠服,推為上…[詳細]
鳳凰奪翠樓
  •奪翠樓位于古城城東回龍閣,是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的畫室。景點介紹奪翠樓位于古城城東回龍閣,是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的畫室。它臨沱江左岸之上,背依天馬山,面對虹橋、萬壽宮,是鳳凰城最氣派、最考究、最別致的“豪宅”。奪翠樓是一座當代仿古牌坊式建筑,歇山式屋頂,長腳臨水、臺樓懸空、翼角高翹,有傳統的方形、長方形套方式格子花窗,以桐油飾成銅色,造型獨特,古樸典雅,與周邊的吊腳樓渾然一體,頗有藝術特色。黃永玉,湘西鳳凰縣的土家族人,是沈從文先生的表侄,自學美術、文學,被稱為“鬼才畫家”,他設計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裝家喻戶曉,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是出了名的“老頑童”。幾年前當地村民想拆毀吊腳樓重建新…[詳細]
鐘鼓樓甘棠苑
  位于三門峽市區西部陜州風景區內的原陜州古城北大街,占地12000余平方米,是一處在原遺址中重建的、集人文景觀與園林藝術為一體的旅游景點。甘棠苑,也稱召公祠。西周初期,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成王的兩個叔叔周公、召公分陜而治,輔佐朝政,“周公營洛,召公主陜”。召公姓姬名奭,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三公之一。據《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召公下鄉視察時,就在田間地頭處理民間事務,地方官吏要群眾騰出房屋讓他休息,燒茶備飯招待他,他說:“不勞(我)一身,而勞百姓,不是仁政。”召公就近坐在山野的棠梨樹下休息,摘吃棠梨果子解渴,高興地夸贊說:“這甘棠樹真好,濃蔭郁蔥,果實甜酸適口,百姓勞作累了,正可休息…[詳細]
天安門城樓
  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中心的天安門廣場北端,面臨長安街。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以杰出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并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天安門在中國的明朝、清朝兩代是兩代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當時天安門是一座黃瓦飛檐、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詳細]
蘭陵酒都之太白樓
  走進山東蘭陵美酒仿古式大門,迎面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巍峨壯觀、高閣凌立的太白樓。樓正面墻上鑲嵌著當代著名書畫家范曾題寫的“蘭陵美酒,中華獨秀”的楹聯,步入太白樓,就進入了酒文化博物館,看到這個釀酒圣地的歷史、現在和未來。二樓是企業展室,匯集了天下名酒,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正面展柜展示了蘭陵美酒廠的四大系列幾十種產品的樣品和獲獎證書。特別是,蘭陵美酒曾于1915年榮獲太平洋萬國賽會巴拿馬金牌的獎章、證書,擺放在展廳的中央,格外引人注目。步入三樓大廳,正面矗立著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銅像,把酒臨風,氣勢磅礴,背后高懸著著名書法家舒同寫的李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詳細]
仲宣樓
  襄陽的仲宣樓在東南角城墻之上。為紀念東漢末年詩人王粲在襄陽作《登樓賦》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王粲為“建安七子”之一,在襄陽15年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一腔憤懣化為《登樓賦》這一千古絕唱。襄陽仲宣樓原建筑已毀,1993年于原址上恢復,雙層重檐歇山頂,分城墻、城臺和主體樓幾部分。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懸掛沈鵬等名家題寫的“仲宣樓”等8幅匾聯。樓內有壁畫石刻建安七子圖。仲宣樓是為紀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據《襄陽府志》記載,此樓毀于民國初年,其模樣無人知曉,更無圖可查。在重建時,只好參考毀于抗日時期的鄰近該樓的魁星樓建筑結構。現在的仲宣樓,就是1993年襄陽市政府依據魁星樓修建的…[詳細]
孟氏古樓
  孟氏古樓位于章丘區刁鎮舊西村,為清代晚期著名大商人孟洛川孟氏家族所建。文物構成為南、北兩座二層建筑。保護范圍:北至北樓后墻基向北1米處,南至南樓南墻基向南1米處,東至南樓東1米處,西至南、北樓西墻連線向西1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孟氏古樓存留至今的是兩棟二層文物建筑和一棟單層建筑,稱南樓和北樓。南樓為尖山式硬山頂二層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四椽,通面闊13.75米,通進深4.96米,建筑檐高6.72米,建筑面積136.40平方米。仰瓦合瓦屋面,正脊為花瓦脊,正脊兩端以青磚壘砌收尾,略升起,披水排山。前后檐出飛椽,檐頭釘連檐瓦口,之后鋪設望磚。木構架為五檁抬梁式,墻內砌筑磚柱支撐,室內凈跨3.…[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综合久久综合影院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