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樓城梧州素為廣西水上門戶,上個世紀20年代后,原來的坊式房已不能滿足日益繁榮的商業發展的需要,騎樓逐漸取而代之。梧州地處嶺南,北回歸線經過其間,舊時為了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梧州建筑多采用騎樓形式,臨街樓層可作商鋪,樓上可住人。騎樓多為三四層,臨街店鋪二樓以上部分凸出來,二樓罩著的空間成為人行道,遠遠看去,像“騎”在人行道上一樣,故名“騎樓”。騎樓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時遮陽擋雨,又可擴大樓房面積。騎樓的背后是內街,民宅大門一般開向內街內巷,內街成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廳”,充滿濃郁的人情味。這種有層次的沿街檐廊復合空間,大大適應了市民日常生活的豐富性和空間使用功能的多樣性。在騎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