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朱壩“八一”革命烈士陵園
  朱壩“八一”革命烈士陵園 為落實上級黨和政府“慰烈工程”精神,原朱壩鎮黨委、政府從2009年起,對轄區范圍內的零散烈士墓進行了調查摸底,與烈士親屬簽訂《烈士墓集中安葬協議書》,開啟了烈士墓遷葬和鎮“八一革命烈士陵園”的建設工程,陵園于2011年4月5日清明節建成。 朱壩八一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朱壩街道大魏村、三圩村公墓南端,南北寬34.2米,東西長23米。陵園中間聳立一座烈士紀念碑,面南背北,碑腳3米正方,碑身底面1.2米正方,頂面0.6米正方,紀念碑高8.1米,碑身凈高6.5米,底座高1.6米,白色大理石貼面,象征著烈士們的靈魂高潔,紀念碑正南面刻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詳細]
廈門烈士陵園
  廈門烈士陵園座落于廈門市中心風景秀麗的植物園山腳下,始建于1954年,總占地面積約二萬零三百平方米,建有烈士紀念碑和烈士陵墓,烈士紀念碑碑高24米,由陳毅元帥題詞“先烈雄風永鎮海疆”,烈士陵墓內安葬1054位烈士遺骸,其中有解放廈門戰役犧牲的七百多位解放軍指戰員、九名支前船工,還有解放廈門前夕被敵人殺害的劉惜芬烈士等地下黨員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烈士。此后先后建立安業民烈士墓、廈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葉飛將軍紀念園、廈門革命烈士事跡浮雕長廊《光輝永駐》、紀念解放廈門戰役勝利大型群雕《永志銘心》。每逢清明節和重大紀念日,我市各界干部群眾、青少年、部隊官兵等在烈士陵園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詳細]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
  淄博革命烈士陵園,其前身是周村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3月,原址座落于周村城區中心(即現在的周村人民廣場)。1999年經省、市政府批準,新建于周村城區東南大埠山,占地100余畝,可同時容納5萬余人開展活動。2000年3月被市政府正式批準更名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園內建有烈士墓區、浩氣常存碑亭和南疆烈士碑亭(碑后面刻有329位烈士的姓名)、革命烈士事跡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解放祖國、建設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事跡和遺物。園內安葬著聞名魯中地區的抗日英雄馬耀南、馬曉云、馬天民三兄弟和686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2009…[詳細]
明蜀王陵
  明蜀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564年,發掘于1979年。?明蜀王陵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為中心,圍繞其四周及鄰近區域已形成最為集中的僖王趙妃墓、僖王繼妃墓、黔江悼懷王墓、懷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邊墳郡王墓等十個陵墓,而其所在地龍泉驛區十陵街道就因此而得名。明蜀王陵中現已發掘了僖王陵、昭王陵兩墓。僖王陵于1979年經考古發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珍貴文物。地宮全長28米、寬8.96米、高6.59米,僅恢復后的階梯就達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鑲嵌的圓形鏤空描金彩釉雙龍盤堪稱明代藝術珍品,昭王陵中一對仿朱元璋之人頭龍為全國之絕。而西陵較王建墓…[詳細]
將樂縣革命烈士陵園
  將樂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將樂縣古鏞鎮玉華村附近的天閣陵園。將樂縣在1931年6月成立縣蘇維埃政府,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30年至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程中,在將樂境內犧牲的有名烈士及在外犧牲的將樂籍有名烈士共116名,其中紅軍烈士29名,蘇維埃、農會干部、游擊隊及赤衛隊烈士30名,在解放戰爭、剿匪及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解放軍烈士23名,在國防施工和保護國家、集體、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而犧牲的烈士34名。安息在烈士陵園的烈士有郭合成、肖深謀、丁世恩、秦福河、劉俊延等。將樂縣革命烈士陵園坐南朝北,安排在天閣陵園天寶區第一排,共有12個墓位,墓前建有數百平方米…[詳細]
鎮江市烈士陵園
  鎮江市烈士陵園坐落于風景如畫的北固山前峰,建于1966年,現占地面積近百畝。鴉片戰爭時期,這里是當年鎮江保衛戰十三門古戰場的遺址所在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江蘇省省會和國民黨軍法會審處所在地。北固山下作為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共產黨人的刑場,灑滿了數百名革命志士的鮮血,故素有“小雨花臺”之稱。同時,這里也是1937年鎮江淪陷的見證地。作為鎮江市重要歷史革命紀念地,建園46年來,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陵園先后建成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墓、烈士紀念館、鎮江革命斗爭史浮雕墻、警示碑、“北固英烈”群雕、忠烈祠碑亭、北固英烈殉難地、“北固英烈”烈士詩文碑墻等多處革命紀念景點,值得一提…[詳細]
王季陵
  王季陵位于西安市鄠邑區玉蟬鄉陂頭村西南,東距渼陂湖約500米,傳說為周文王之父季歷之墓。季歷系后稷13世孫,太王古公亶父第三子,時周族漸興,向東發展,季歷之兄太伯、虞仲逃躲至荊蠻,文身斷發,讓出首領地位。季歷繼位后,修古公遺道,篤于行義,諸侯歸順,周族強盛,號稱“西伯”。后季歷為殷王文丁所殺。武王滅殷建周后,追封季歷為“王季”。現王季陵封土呈覆斗形,東西長41.4米,南北寬31.8米,高12 .21米,陵園總面積為7000平方米。其地上建筑早年已毀,惟于封土南約200米處尚存土闕兩座,高約5米,間距75米左右。陵前西側曾出土大量秦漢瓦當等建筑材料,說明曾有過一定規模的殿堂建筑。封土前有清初陜西…[詳細]
北陵
  北陵座落在吉山村頭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北陵出名不僅有八仙到這里游覽,還因為曾有林氏真仙和馬氏真仙在此-過。因此,北陵古今有名,遠近聞名。北陵的景色絕佳,景點頗多,遺跡不少,流泉飛瀑、老藤古洞、十景等,僅摩崖石刻就有二十二處,不似有些新開發的風景區,胸無點墨。北陵第一處所見是永安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7月立的石碑,碑文刻著“市級文保單位,北陵摩崖石刻”字樣。進入“北陵風景區”石柱山門,沿著游步道上行,不遠可見一座橫跨山溝的石橋,在石橋邊聳立的石壁上刻有“飛鴻橋”三個大字,為吉山秀才劉振德所書。橋這頭有一尊巨巖裂作兩半,一半仍立著,一半倒下。傳說因巨巖擋道,是八仙的呂洞賓一劍劈開的。從劈開…[詳細]
靜海烈士陵園
  靜海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81年,1999年重建,位于靜海縣靜海鎮南靜豐路5號。每年接待社會各界祭掃群眾萬余人。陵園總占地面積為16023平方米,包括牌樓、烈士紀念碑、廣場、烈士紀念館、烈士墓群等。紀念館建筑面積728平方米,展覽內容包括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革命先烈事跡和相關實物、資料。陵園至今共安葬烈士1050名,其中本縣烈士708名,外地烈士342名,有名烈士717名,無名烈士333名。烈士陵園共有有名烈士墳墓14座,老紅軍墓1座,無名烈士墓1座。現存306名烈士骨灰,包括126名有名烈士骨灰,180名無名烈士骨灰。陵園是天津市精神文明服務窗口單位、天津市國防教育基地。20…[詳細]
桐城烈士陵園
  桐城烈士陵園,在市城區西門外求雨嶺南麓。烈士塔前身為“桐城烈士墓”,原建于北門釣魚臺山頂。1962年,桐城縣人民政府改“烈士墓”為“烈士塔”,并移建于今址。烈士陵園的整體布局,依山面城,坐北朝南,總面積為30000平方米,四周筑亂石圍墻,其中一條4米寬林蔭道,通向35級寬闊臺階,直登塔臺。塔臺呈長方形,面積1700平方米,周環水泥鋼筋欄桿,邊沿 植以翠柏。基臺為正方形,面積130平方米,四周亦環以水泥鋼筋欄桿。烈士塔高10米,方體梯形。正面鐫刻“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東側鐫“光榮歸于為國家為人民為革命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西側鐫“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永遠為人民所景仰”,系書法家愿安徽省委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色77久久综合网 | 亚洲全国免费性爱网站 | 亚洲最新网站在线 | 日韩情欲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