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西寺烈士陵園
  西寺烈士陵園位于莘縣王奉鎮西寺村。陵園坐北朝南,占地18畝,陵園主體建筑包括正門、兩座紀念堂、廣場、紀念碑和圓拱形的陵墓;園內通道兩側由烈士墓組成,其中日本投誠士兵原廣見的墓碑,上 書“國際友人原廣”七個大字。墓旁四周有松柏圍繞,莊嚴肅穆。紀念堂建造在正門兩旁,形成遙相呼應之勢,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為廳堂式混合建筑,門口上懸“西寺抗日烈士紀念館”牌匾。里面陳列著烈士的事跡、遺物等。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陵園的中央,上刻“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金光閃耀。王奉處于冀魯兩省交界處,抗日戰爭時期是朝北抗日根據地的縱深地區,地形復雜,葦多林密。加之黨的工作基礎雄厚,成為魯西北和冀南的抗日指揮中心。這…[詳細]
珍寶島烈士陵園
  寶清縣珍寶島烈士陵園位于縣城東3公里,撓力河東岸,萬金山南山頭西北坡,始建于1969年,1984年進一步擴建,占地面積36,315平方米。園內安葬著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五位戰斗英雄和六十三位烈士,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在寶清犧牲的部分烈士,聳立著為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珍寶島戰役而建的三座紀念碑和一座紀念館及辦公室、涼亭等。珍寶島革命烈士陵園依山傍水,地理條件優越,有福饒公路經過陵園南端,為游人提供便捷的交通條件。陵園內環境優雅,綠化植物繁多,墓區建筑莊嚴肅穆。陵園雖建在寶清,但卻記載著具有國際影響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死難烈士的光輝事跡,展館內詳盡展示著珍寶島事件的歷史資料,弘揚了…[詳細]
東山戰斗烈士陵園
  東山戰斗烈士陵園位于東山縣西埔鎮石壇村后的石壇埔,距縣城西埔2里多,建于1953年,是省政府公布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山保衛戰是國共兩黨在大陸的最后一次戰役。1953年7月16日,--民黨當局為了策應美國的侵朝戰爭,為實現“--大陸”的美夢,拼湊四個主力團,兩個海上突擊隊和兩個傘兵中隊,約13000人,在軍艦、飛機和水陸兩棲坦克的配合下,悍然竄犯東山島。面對十倍于我的敵人,東山島軍民英勇奮戰,最后在我援軍的強大攻勢下,共殲滅國民黨軍3000多人,敵軍倉皇從海上逃走。歷時36小時的東山保衛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斗結束后,為了紀念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烈士,就在我軍民曾與國民黨軍隊浴…[詳細]
康禾地區革命烈士陵園
  康禾地區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東源縣康禾鎮若壩村,鎮政府旁的丘陵小山包。陵園建于1959年,坐東南向西北,占地面積3036平方米,2006年重修。山下正面有排坊式門樓,門樓三間,高一層,黃色琉璃瓦面,明間橫額書有“康禾地區革命烈士陵園”園名;門柱兩側有對聯:上聯“濂水涌驚濤春雷掃靄捐軀報國丹心獻”,下聯“康山燃烽火烈骨流芳勒石留名浩氣存”。兩側次間橫額分別有“浩氣”“長存”字樣。門樓后面是280多級通往山頂的階梯。山頂有約1000平方米的平臺,地面鋪設水泥,正面為革命烈士紀念碑。碑由碑座和碑身組成,碑座高2.5米,碑身高7米。碑座中間鑲有黑色石碑,碑身鑲嵌有瓷刻金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題詞,梁威林題…[詳細]
竹園烈士陵園
  樂山竹園烈士紀念園位于樂山市井研縣竹園鎮樂(山)自(貢)路旁。1949年12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第10軍28師奉命進軍四川,在竹園鋪遭到胡宗南嫡系27軍91團頑強抵抗。經過長達18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斃俘敵團長以下3000余人,繳獲全部武器裝備,號稱“常勝軍”的敵91團被全殲。在這次戰斗中,我軍83團3營營長張德銀、7連指導員王善修、偵察員李興輝、警衛員崔同順等81名指戰員光榮犧牲。為紀念在竹園鋪戰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1954年8月,中共井研縣委、井研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掩埋在竹園附近幾個山頭上的烈士集中起來,在竹園鋪東面祖墳山修建“烈士紀念園”。并于1967年、1984年、1988年…[詳細]
清徐縣烈士陵園
  清徐縣烈士陵園位于清徐縣清源鎮平泉村、北營村之間。1948年6月17日至7月21日,為了保衛晉中麥收、解放晉中人民,徐向前率華北軍區第1兵團發起晉中戰役,共殲敵正規軍七萬余人、非正規軍三萬余人,俘閻錫山野戰軍趙承綬以下將官16人,斃敵師長以上軍官9人,殲敵主力第7集團軍總部及5個軍部、9個師部、2個總隊部,解放了孝義、汾陽、文水、交城、清源、晉源、徐溝、忻縣、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等14座縣城,為解放太原做好了充分準備。1958年,為將分散在全縣各鄉鎮的烈士遺骸集中埋葬、供后人憑吊,始建清徐縣烈士陵園,主要安葬在晉中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陵園共安葬烈士476人,其中前面主墓區安葬的…[詳細]
川沙烈士陵園
  川沙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安葬著各個歷史時期英勇犧牲的375名烈士。陵園的主題雕塑“浩氣長存”,頂部聳立三柱火焰,形如“川”字,寓意浦東川沙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川沙烈士紀念館陳展面積為200平方米,采用影景合成、幻燈投影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現各個歷史時期的英烈事跡。西區烈士英名錄墻鐫刻著浦東地區500多名革命烈士的英名。整座陵園青松翠柏,綠樹成蔭,亭臺池榭,點綴其間,環境幽雅,小巧玲瓏。這里已成為浦東新區一處開放式、公園式的烈士陵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址:華夏東路2629號郵編:201200電話:58926928 傳真:58926928 網址:http://www.shpdmc.com開放…[詳細]
朝鮮王陵
  朝鮮王陵收集了分散在18個地方的40座古墓,絕大多數分布于今大韓民國京畿道、首爾市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開城市境內。朝鮮王陵指的是從朝鮮建國至滅亡期間的27名國王和王后及去世后追尊為王和王后的陵墓,在韓國歷代王陵中保存狀態最為良好。朝鮮王陵一般都坐落于依山傍水、非山非野的風水寶地。因陵域屬于神圣領域,借用山或其他地形與周邊其他設施隔離。占據于首爾近郊的風水綠寶地,成為現代都市人享受大自然閑暇和自由的寶貴空間。除王陵之外,構成該墓地的其他建筑還包括一個T型木制神灶、石碑護罩、皇家廚房和警衛室、紅油漆大門和守墓者的房間。The Royal Tombs of the Joseon Dynasty …[詳細]
武烈王陵
  武烈王陵坐落在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西岳洞842號,是新羅第29代太宗武烈王(654∼661年在位,金春秋)的陵墓。據說太宗武烈王是新羅中代第一位真骨出身的王,與唐朝聯合統一了百濟,為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但統一大業沒有完成就去世了。武烈王陵的陵墓底部周長114米,高8.7米,屬于相對較大的陵墓。陵墓下方用天然石塊堆砌而成,再用少量的大石塊支撐起來,但現在都埋在了土里,東部僅存樹立石碑的石龜碑座和奠基石,武烈王的第二個兒子金仁問書寫的“太宗武烈大王之碑”的文字還浮刻在石碑上。陵園內草木修建整齊,環境優美,亦不失為一處散步的好地方。Royal Tomb of Taejong Muyeol …[詳細]
明蜀太監墓群
  明蜀太監墓群位于龍泉驛區十陵街道大梁村8組。墓區占地面積十畝,墓葬方向相同,坐東朝西。墓園大門面闊8.66米,高5.67米,大門至墓室70米,墓葬為2002年搬遷于此,共九座,按南北向一字排開,北側五座規模較大,總長23米,墓前以石板或青磚砌有八字墻,八字墻上雕刻有龍紋或麒麟圖案。均以青磚起拱,內置仿木建筑石刻構件,室內以石板蓋頂,石門、供案、棺床等均存放于各個墓室,從左至右在門楣上方分別題有:“山含晚露”(1號墓)、“光風齊景”(2號墓)、“攸寧”(4號墓)、“永靜”(5號墓),門方上多有楹對。2號墓有一墓碑,上半段殘損,僅余“。。。。。。魚品服承奉司掌印承奉正藩溪谷公之墓”等字。南側四座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综合一区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桃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