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耿樓烈士陵園
  耿樓烈士陵園位于莘縣王奉鎮后耿樓村。陵園坐北朝南,占地15畝,陵園主體建筑包括正門、兩座紀念堂、廣場、紀念碑和圓拱形的陵墓;廣場北面有25座烈士墓地組成,墓旁四周有松柏圍繞,莊嚴肅穆。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廣場中央,上 書“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金光閃耀。紀念碑周圍是一塊四方形的廣場,供人們瞻仰。紀念堂建造在陵園兩旁,陳列著戰斗遺物等,再現了當年耿樓阻擊戰戰斗場面。耿樓村是朝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村之一。1940年6月,八路軍一二九師新八旅二十二團政治委員史欽琛帶領二營300余人在耿樓一帶開展游擊戰。6月25日拂曉,與敵周旋了一夜的二營來到耿樓,正準備修筑工事時,從聊城、冠縣出動的800余日軍和…[詳細]
牛駝寨烈士陵園
  太原解放紀念館又名牛駝寨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太原市東山牛駝寨,這片土地當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戰場之一。牛駝寨地勢陡峭,溝壑縱橫,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太原門戶”之稱。六十年前,閻錫山曾把它作為四大軍事要塞之一,重兵設防。我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太原戰役中,經過浴血奮戰,終于占領了牛駝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閻錫山在山西長達三十八年的政治統治宣告結束,太原終于回到了人民的懷抱。為了緬懷革命先烈,教育和啟迪后人,一九五九年,太原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牛駝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建成之后先后五次進行較大規模的修葺,一九八九年,太原解放四十周年之際,在牛駝寨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太原解放紀念館,一九九四年,徐向…[詳細]
東鄉革命烈士陵園
  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俗稱火燒廟烈士墓,建于1939年清明節,這里原為大革命時期青東農民運動主要基地。1987年6月,經青浦縣人民政府批準為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確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10月,陵園被批準命名為“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成為緬懷和瞻仰革命先烈的基地。 陵園內有正、東、西3個墓地,墓地中央聳立著一座11米高的朱紅紀念塔,正面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紅色大字。東鄉革命烈士墓安葬著350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青浦籍和犧牲在青浦的外鄉籍烈士遺骨和骨灰。其中,抗日戰爭犧牲的258人,解放戰爭犧牲的57人,建國后在國防建設、…[詳細]
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
  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地處馬鞍山市鄭浦港新區白橋鎮境內,距和城約30公里,占地面積400畝,由大、小陀山組成。西梁山與蕪湖的東梁山合稱天門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詩仙李白《望天門山》這首詩而聲名遠揚,還留下了王羲之摩崖石刻“振衣濯足”四字而名噪千年。1949年渡江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九兵團三十軍九十師二六八、二六九、二七零團奉命攻打西梁山,以牽制敵人兵力,為渡江戰役創造條件,經過三晝夜激戰,千余名指戰員血灑西梁山,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建國后在此建造了烈士陵園,由人民英雄紀念碑,烈士塔、烈士墓、紀念亭、革命烈士紀念館以及一些附屬…[詳細]
皖東烈士陵園
  皖東烈士陵園原名半塔烈士陵園,隸屬于安徽省來安縣民政局。半塔烈士陵園2009年10月應安徽省民政廳提議,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皖東烈士陵園,歷史上著名的半塔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皖東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在半塔保衛戰中和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所建。陵園位于安徽省來安縣城東北30公里半塔鎮,地處安徽省和江蘇省的交界。陵園坐落在半塔鎮西北部,抗日戰爭的主戰場頭道光山上,全園占地面積260畝。皖東烈士陵園始建于1944年3月,后因新四軍北撤而中止,1958年續建后對外開放。陵園1999年被安徽省政府批準為“安徽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安徽省軍區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批…[詳細]
西鄉革命烈士陵園
  西鄉革命烈士陵園,俗稱小蒸烈士墓。1973年4月,小蒸鎮莊前港為安葬抗日戰爭時期在莊前港戰斗中犧牲的烈士建烈士墓,以后陸續遷入青西地區在大革命時期及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吳志喜等烈士。1985年,烈士墓遷建到小蒸鎮西1公里處的桃園新址。1987年6月被命名為青浦縣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1994年列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將分散在沈巷的謝石關烈士墓、蓮盛的尤家浜烈士墓及商榻等處的烈士墓遷入小蒸烈士墓集中安葬,并更名為“西鄉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內的五個墓區安葬了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的烈士48名。陵園北側有西鄉革命烈士陳列館,通過大量照片、史料、資料介紹了5…[詳細]
蕪湖市烈士陵園
  蕪湖市烈士陵園坐落在市區東麓,與風景秀麗的神山森林公園相毗鄰,占地66畝,共劃分為紀念碑陵墓憑吊區、烈士事跡紀念館、中心廣場、接待管理辦公等四個主要功能區。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1949年5月,剛剛成立的蕪湖市人民政府指定神山北麓的林地為“革命軍人公墓”。1953年4月,正式將公墓辟為革命烈士和病故軍人公墓,是安徽省較早的革命紀念建筑物之一。1992年8月,正式成立“蕪湖市烈士陵園管理處”。1994年4月,烈士陵園一期工程竣工,工程項目建有20.25米高的“人”字形紀念碑以及烈士墓槨。墓內安放著39位不同革命時期英勇犧牲的烈士骨灰。2005年3月,規劃修建二期工程,包括占地1600平方米的烈士紀…[詳細]
南溪區烈士陵園
  南溪區烈士陵園位于宜賓市南溪區城區東黃泥村四組境內龍騰山頂,占地27畝,距南溪區城區1.5公里。南溪區烈士陵園1971年4月5日落成。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高約15米,全碑呈六棱柱體(上略小),碑上刻有《南溪縣革命烈士英名錄前言》、《革命烈士英名錄》、《外籍革命烈士英名錄》。陵園安葬烈士共74名,其中解放前犧牲的胡明鑫、曾文昭、張云龍等烈士9名。胡明鑫烈士,原南溪縣牟坪人,中共黨員,曾任南溪縣農民協會主任,1928年在南溪農民暴-動-中犧牲。宜賓解放后,遷葬南溪縣烈士陵園。曾文昭烈士,原南溪縣牟坪人,中共黨員,曾任南溪縣農民協會宣傳委員,1928年在南溪農民暴-動-中犧牲。宜賓解放后,遷葬南溪…[詳細]
臨澤紅西路軍烈士陵園
  西路軍烈士陵園坐落在臨澤縣東郊大少河南岸,總占地面積600畝。園內綠數成蔭,花香彌漫,主要建筑物有紀念碑,烈士陵墓、將軍亭、博物館、雙擁館、烈士紀念館等。園名由-題寫。其中最主要的建筑烈士紀念碑,正面是-元帥書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的題字,碑背面的碑文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部及所屬五軍、九軍、三十軍萬余人進入臨澤縣境內遭-馬步芳部隊圍截,在蓼泉、倪家營、西柳溝、梨園口等地浴血奮戰七十余天,數千烈士壯烈犧牲。為緬懷英烈、慰籍忠魂,激勵在世、啟迪后代,特樹此碑。”烈士紀念館內陳烈西路軍在臨澤的戰斗史跡簡介及烈士的遺物--槍管、大刀、馬尾手、飯桶、飯罐、照片,一幅幅大…[詳細]
滕州烈士陵園
  滕州烈士陵園位于滕州市大塢鎮仁山。抗日戰爭時期,滕州(原名滕縣)是對日軍作戰的主戰場,這里曾發生過著名的滕縣保衛戰和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1938年3月15日,日軍3萬余人,在大炮、飛機掩護下,沿津浦路南下,進犯滕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22師師長王銘章率4000余名川軍將士在滕縣阻擊日軍,經過3晝夜激戰,全部壯烈殉國。李宗仁曾高度贊譽“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1938年5月21日,中共滕縣特支在滕縣南塘舉行了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魯南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后編入八路軍第115師。為紀念滕縣保衛戰和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犧牲的烈士,滕縣烈士陵園于1962年始建,1985年更名為滕州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 天天视频2021国产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