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坡州三陵
  坡州三陵坐落在韓國京畿道坡州市條里邑奉日川1里山4-1號,由恭陵、順陵、永陵三個陵墓組成。它是世界文化遺產——朝鮮王陵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本區知名的旅游景點,對研究朝鮮王陵特點、構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坡州三陵中的恭陵是朝鮮第8代王睿宗的世子妃章順王后(1445-1461年)韓氏的陵墓。因為她是以世子妃的身份去世的,所以陵墓修繕的比較簡單,連陵墓前的望柱石都被省略了;順陵是朝鮮第9代王成宗的王妃恭惠王后(1456-1474年)韓氏的陵墓,整體構造與恭陵相似,因為這座陵墓是王妃的墓,所以相比恭陵來,多了一些石像。恭惠王后是韓明澮的第4個女兒,與章順王后是親姐妹,姐妹兩人都成為王妃,這也是在朝鮮…[詳細]
后梁宣陵(朱溫墓)
  后梁宣陵類別:古墓葬時代:后梁地址:伊川縣白沙鄉常嶺村公布時間:2000/9/1公布批次:第三批后梁宣陵(朱溫墓)位于伊川縣城東10公里的常嶺村北的高臺地上。南為常嶺村,北為鄭潼路,東為溝丘嶺。西為常嶺村南北路。朱溫生于851年,卒于912年,為后梁第一代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人,幼年隨其父朱誠學習五經。公元870年他參加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后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公元882年9月,他投降唐軍,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因他鎮壓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詳細]
亳州輝山烈士陵園
  介紹又稱輝山烈士公墓,位于渦陽縣曹市鎮輝山之巔。為悼念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渦北抗日殉國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該陵園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門。上有毛澤東題詞“死難烈士萬歲”,兩側有-和渦陽縣的題匾。陵園中央,矗立著一座15米高的紀念塔.上刻:“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渦北抗戰殉國烈士紀念塔”21個大字。塔座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又稱輝山烈士公墓,位于渦陽縣曹市鎮輝山之巔。為悼念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渦北抗日殉國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該陵園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門。上有毛澤東題詞“死難烈士萬歲”,兩側有-和渦陽縣的題匾。陵園中央,矗立著一座15米高的紀念塔,上刻:“新四軍第四…[詳細]
黨繼新烈士陵園
  黨繼新(1906-1932),字銘盤,濟源市西水屯人。是中共濟源黨組織的創始人和豫西北地區黨組織的早期領導人之一,歷任中共濟源縣黨支部書記,特支書記,縣委書記,濟源縣紅軍游擊隊政治委員,河南省委巡視員,焦作中心縣委書記,豫晉邊區紅軍游擊隊政治部主任。他于1924年在開封一中高中部上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受組織派回濟源,以國民黨臨時縣黨部公開身份傳播革命思想,于1928年創建中共濟源特別部,任書記。1930年中共濟源委成立,任書記。先后建立了新莊、大河里部!熬乓话恕笔伦兒螅M織成立了“反帝大同盟”和“紅色救濟會”,任“反帝大同盟”主席。1932年春,他與薛子中等數十人占據太行山原大寨東…[詳細]
蜀山烈士陵園
  蜀山烈士陵園位于合肥西郊風景區大蜀山東麓,占地約18萬平方米,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1990年5月,蜀山烈士陵園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并先后被國家民政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蜀山烈士陵園也是合肥市旅游景點之一。蜀山烈士陵園的前身為安徽省烈士公園,始建于1955年。1976年3月,為了突出愛國主義宣傳教育作用,從原安徽省烈士公園中分離出一部分,成立合肥蜀山烈士陵園。蜀山烈士陵園現由安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大蜀山革命公墓、悼念廣場、烈士紀念碑等部分組成。安徽革命烈士紀念館建筑面積2642平方米,陳列著全省有代表性的從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至…[詳細]
寶山烈士陵園
  位于區陸境東部,友誼街道境內,寶楊路友誼支路交叉口。占地1.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62平方米。1956年3月始建。當時為石牌坊式公墓大門,上題“寶山縣烈士公墓”。兩側刻有青“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主塔高10.20米,塔上有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底座正面嵌有銅質的“解放軍渡江紀念章”浮雕。1976年墓地等建筑物進行改建。擴建后大門分東、西進出口,正門中央為鎦金“寶山烈士墓”5個大字。東門內右首為墓地辦公樓、烈士紀念館,西門內左首為職工生活區。大門內有條筆直通道,兩排松柏挺立于兩側。主塔改建成15米高,頂端有顆紅五角星,塔后有一幅長25米“百萬雄師下江南”渡江紀念浮雕…[詳細]
黎平烈士陵園
  黎平烈士陵園始建于1987年,位于城關南泉山半山腰,共占地200畝,是黎平人民為永遠紀念中國紅農工軍長征途經黎平及解放軍平息土匪-而英勇犧牲的120位革命烈士而修建。烈士陵園依山而建,有2米寬的石梯525級,園內景色優美,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松柏常青。建園以來,陵園充分發揮其輻射力、影響力,堅持“褒揚烈士,教育群眾”,走園林化的道路,形成了集宣傳、教育、游覽于一體的多功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陣地,1987年11月黎平烈士陵園列為貴州省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省內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黎平烈士陵園在省州關懷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9年3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詳細]
荊門烈士陵園
  荊門烈士陵園位于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辦事處陵園路2號。荊門是一塊紅色革命沃土。中國共產黨創立不久,就在荊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荊門是湘鄂西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賀龍多次率紅-戰荊門?谷諔馉帟r期,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荊門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解放戰爭時期,荊門為支援中原突圍和解放大軍南下發揮了特殊作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數千英雄兒女血灑疆場。為紀念革命先烈,1957年,荊門縣人民政府在象山腳下文明湖畔修建荊門烈士陵園。1979年11月,分設荊門市(縣級)。1983年8月,荊門市縣合并升格后由于城市發展需要,1992年,荊門市人民政府將荊門烈士陵園遷至象山頂峰,修建烈士…[詳細]
清流革命烈士陵園
  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清流縣龍津鎮鳳翔山(西山)公園南側,縣民政大樓后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清流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革命斗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波瀾壯闊的土地革命斗爭中,全縣共有27000多人參加了革命斗爭,有6000多優秀兒女參加紅軍,在斗爭中共有4000多人犧牲或失蹤,但在冊烈士僅有200多名,其他的絕大多數都成了無名英雄。清流人民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為了緬懷英烈,繼承革命傳統,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清流縣人民政府于1951年修建烈士陵園,初始建筑僅有紀念碑和光榮亭,1971年3月烈士陵園擴建,增加了王琪清烈士墓和張江…[詳細]
延邊烈士陵園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延吉市西北,延吉河以西、人民公園以北的西山上。一九九二年二月經州委、州政府研究報請省委、省政府批準,在延吉市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舉行奠基儀式,十一月三十日主體工程基本結束?偼顿Y1,699萬元,占地面積36294平方米,建筑面積6165平方米。園內建筑有牌樓、革命烈士紀念碑、大型雕塑、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墓區、革命干部骨灰堂。整個建筑結構嚴謹、規模宏大、錯落有致,充分表現和展示了民族特色。延邊革命烈士陵園1995年以來相繼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民政部、吉林省、延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三级理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丁香婷婷亚洲开心五月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