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太湖縣烈士陵園
  太湖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距縣城約3公里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花亭湖景區的龍珠山上,占地13萬多平方米。陵園依山環水,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園內有革命烈士紀念堂、革命烈士紀念塔、烈士公墓、烈士陵等紀念建筑。園內安葬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北中蘇區及北中黨組織創始人、第一任北中支部書記吳生禪,北中蘇區赤衛隊隊長王宜訓和解放戰爭時期皖西一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梁城以及建國前后為國捐軀的知名烈士22人。烈士公墓中安葬的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將士。 1984年11月6日,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為太湖烈士陵園親筆題寫“烈士陵園”園名,同日,原中顧委常委郭述申同志題寫了“發揚太湖人民的革命傳統,為四…[詳細]
岱岳烈士陵園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烈士陵園始建于1946年7月,當時建有紀念牌坊一座(抗日烈士公墓),石碑兩方,紀念牌坊由原中共泰山地委書記林呼加和行署專員趙篤生題詞,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寫“抗日烈士公墓”,泰安縣縣長亓偉撰寫碑文。2015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岱岳區作為革命老區,是山東省抗日烽火的發源地,發生過著名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和泰西抗日武裝起義,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為緬懷革命先烈,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1946年7月,原中共泰安縣委、縣政府在岱岳區祝陽鎮規劃修建了抗日烈士陵園。目前,該陵園是泰安市唯一一處抗日烈士陵園,安葬著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泰西抗日武裝起義、二王庵突圍戰、佟家莊伏擊…[詳細]
潯窟烈士陵園
  潯窟烈士陵園位于大嶝街道潯窟社區后山松仔旁邊。陵園修建于20世紀70年代,墓區長30米,寬20米,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及1958年“八二三”炮擊金門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骨灰殖從大嶝三島原烈士墓園遷此。紀念碑坐東朝西,花崗巖長方條石砌成,以六角形基座構成,墓頂端為五角星,基座邊長2.63米,高1.3米,碑高1.9米,寬0.91米。厚0.15米,碑體正面鐫刻“烈士陵園”,左側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右側落款“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島部隊 福建省同安縣大嶝公社”。墓碑周圍有花崗巖護欄平臺,紀念碑北側立有1997年《烈士碑記》,記載烈士犧牲經過及烈士英名,碑高1.38米,通寬1…[詳細]
明王陵
   明王陵位于羅山東麓,面積約30多平方公里,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孫們的陵園,當地人稱“明王陵”或“明慶王墓”。根據史書記載,葬在這里的有明代皇帝親封的慶靖王、慶康王、慶懷王、慶莊王、慶恭王、慶定王、慶端王、慶憲王等九世親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慶藩王分封的真寧王、安化王、宏農王、豐林王等諸王的陵墓和嬪妃們的陪葬墓。其中慶靖王正妃孫氏,是永樂八年(1410年)最早埋葬在這里的,距今已有590多年。   最早在地面上留存的“墓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縣文物普查時,只有34座了。1988年自治區將之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幾乎全部遭到盜掘。1967年,韋州周新莊村…[詳細]
南充市烈士陵園
  南充市烈士陵園建成于1994年,位于風景秀麗的西山風景區,占地面積40余畝,是國務院和四川省政府分別命名的全國、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四川省和南充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川北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南充的紅色旅游景點之一。陵園現已建成的紀念建筑物有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紀念碑、游塔式大門、紀念牌坊、烈士墓園、黨和國家領導人題字碑林等。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內設有五個展室,分別展出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南充100名著名烈士的生平事跡及相關資料,烈士墓園安放著152位烈士英靈。建園以來,陵園始終堅持“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建園宗旨,樹立“竭誠服務、科學…[詳細]
羅田勝利烈士陵園
  羅田縣勝利烈士陵園位于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南面的磨兒石山,由滕家堡革命烈士紀念碑、陳列室和烈士墓等三部分組成。1926年夏,在董必武的指導下,共產黨員李梯云受中共湖北區執行委員會派遣,來羅田開辟革命工作。他回到故里滕家堡,發展黨組織,在金鳳樓建立了中共羅田支部(李梯云任書記),播下了革命火種。10月,在陳家畈東岳廟成立了中共商羅麻特別支部(肖方任書記),還相繼成立了肖家坳等10余個黨支部。在黨的領導下,還建立了農民協會、工會,組成了羅田第一支農民武裝-滕家堡農民自衛軍。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滕家堡劃歸商羅麻特別區,為支援商南起義作出了貢獻。1929年至1937年,紅十一軍三十二師、紅一軍、紅四…[詳細]
富江鄉革命烈士陵園
  富江鄉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通化縣富江鄉政府所在地富爾江村西北1公里處山腳下,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3300平方米。是為紀念“四保臨江”戰役中,第三次臨江保衛戰中犧牲的48位革命烈士修建的,1968年11月落成。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國民黨為實現占領東北的野心,以“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侵犯策略,糾集重兵向我以臨江地區為中心的長白山根據地進行了四次大舉進犯,我東北民主聯軍在遼東軍區政委陳云、司令員肖勁光、副司令員肖華指揮下,按照堅持南滿、鞏固北滿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作戰方針,取得了“四保臨江”戰役的偉大勝利。第二、三次臨江保衛戰主要在通化縣境內進行,參戰主要部隊為我…[詳細]
漣水烈士陵園
  漣水烈士陵園主要是為紀念漣水保衛戰革命烈士而修建。1946年10月19日,-整編第74師向江蘇省漣水縣城進犯。華中野戰軍第6師、第10、11縱隊及地方武裝頑強抗擊。25日,-整編第28師第192旅從淮陰趕來增援。經過激戰,-軍被擊潰,退至淤黃河南岸。30日,新四軍發起反擊,至11月1日,殲滅第192旅大部和整編第74師一部。敵-退回淮陰、淮安。此次戰斗歷時14天,殲-軍9000余人。12月13日,-整編第74師又向漣水進攻。華中野戰軍第6師、第10縱隊第6旅及第7師第19旅等部奮戰13天,殲敵4000余人,16日撤出漣水城。新四軍傷亡4000余人,第10縱隊司令員謝祥軍在10月23日的戰斗中犧…[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師烈士陵園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師烈士陵園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市)塢根鎮西山下村。1928年秋,中共溫嶺縣委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派常委柳苦民等人到離縣城15公里的塢根建立革命根據地。1929年4月,在塢根先后建立了街頭、西山下、洋呈、寺基等黨支部,并發動群眾開展抗租反霸斗爭。后通過籌款買-、收繳地主武器、改編土匪武裝等,建立起第一支農民武裝-赤衛隊,后來逐步發展成游擊大隊。1930年7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團,8月擴編為紅二師,柳苦民為主要領導人,下轄塢根、青嶼、楚門(海上)3個游擊大隊、直屬特務隊和天臺游擊隊,總人數(不包括天臺游擊大隊)有700余人。在國民黨的--下…[詳細]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福州市鼓樓區文林路將軍山東南麓。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79年,占地130余畝。陵園主體建筑群由福州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烈士墓、軍人墓、長安堂和辦公樓等組成。建筑面積4941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臨下,氣勢雄偉,莊嚴肅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大門的兩側門擇榕城“三山”為特征,從正門沿332級臺階拾級而上,首先進入福州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館為三層樓式,平頂重檐,廳周四廊,雄偉壯觀。該館于1995年建成開館,全館陳列面積285平方米,以雕塑、油畫、圖志和烈士遺像、遺物、革命文物圖片等資料為主,反映福州人民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以史育人,展示先烈的豐功偉績。紀念館的首層為序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中文国产特黄特色在线视频 | 好吊妞在线观看新免费视频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