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

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
  【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紅色旅游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鄖西縣城以北三公里,這里長眠著陳(賡)謝(富治)兵團4縱12旅的黃君才、付金貴等24位烈士。經過多次擴建和修繕,現已建成由烈士陵園和傳統教育紀念館組成的紅色教育基地。陵園以24座烈士墓為基礎,墓前建有雄偉的紀念碑。場地實行層面開發,主層是24座烈士之墓。傳統教育紀念館在材料上,使用了比較流行的KT板和鈦金板;在表現手法上,采用了立體和櫥窗式;在色調上,革命歷史故事以黑白照片為主,新鄖西以彩照為主,突現了鄖西的特色,選用“鄖西之最”和“湖北省十堰地區之最”。展現了紅軍在鄖西、新四軍在鄖西、鄖西的解放、鄖西的今天共四個階段近300幅照片。同…[詳細]
孝豐革命烈士陵園
  孝豐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安吉縣孝豐鎮城東。建于1984年6月。1988年,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重點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命名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孝豐革命烈士陵園占地64畝。主要由烈士紀念碑、烈士公墓、紀念館、粟裕大將銅像、將士英烈亭、垂芳亭、紅軍亭、忠魂亭等紀念設施構成。其中,新四軍天目山反頑戰役紀念館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三個展廳,通過400多幅圖片資料、100件實物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的戰況。近年來,陵園每年聘請12位老新四軍、老干部擔任義務輔導員,向群眾、學生講黨史、國史、軍史、革命斗爭史、天目山戰史,共講60場次;每年請中小學生穿新四軍衣服在紀…[詳細]
鳳崗烈士陵園
  鳳崗烈士陵園坐落在東莞市鳳崗鎮中心區東面的花果山,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由鳳崗鎮政府投資200多萬元興建。1994年7月22日奠基,1995年7月22日落成。1973年10月,鳳崗公社人民政府在花果山首建鳳崗革命烈士紀念碑。此后,政府每年都在山上種植花草果樹,遂將此地命名為“花果山公園”。烈士陵園是由花果山公園改建而成的。鳳崗烈士陵園的入口處位于花果山西側。進入園內,大門的左旁,有一個40平方米的停車場,停車場的東北邊,設有水泥澆制的座椅,供游人小憩。以停車場為起點,一個環山水泥路順著北—東—南—西的方向延伸;環山路有5條水泥人行道通往山頂。鳳崗革命烈士紀念碑聳立于山頂中央,在綠樹的掩映下…[詳細]
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園
  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茶庵居委全南山頭,西鄰洪澤湖。該陵園始建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占地4畝,安葬12位本地籍烈士,并建有圍墻、紀念墻和紀念碑。2010年2月,老子山鎮黨委、政府響應上級號召,實施“慰烈工程”,投資10萬元,維修、擴建了烈士陵園,將散葬的烈士遷到陵園內,修建了水泥前廣場和彩磚后廣場。2013年底,鎮政府投入30萬元修建圍墻和長廊,遷移非烈士墓。 陵園中間有一條水泥路,路北中部建有一座面東背西的紀念碑,碑座高1.7米,分四級,碑身寬1.7米,厚0.4米,高5米,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紀念碑的東面建有一面紀念墻,墻高3米,長4米,厚0.3米,紀念墻朝東的正…[詳細]
辛集市烈士陵園
  1946年,冀中六分區和辛集市政府在辛集市之南,石德鐵路之北修建了辛集市烈士陵園,內有六分區司令員王先臣烈士墓、烈士亭。為褒揚革命先烈,激勵后之來者,1960年束鹿縣政府將烈士陵園遷至辛集市興華鹿北段路西,王先臣烈士墓和烈士亭也隨遷址新烈士陵園。原定名束鹿縣烈士陵園,1986年3月改名辛集市烈士陵園。辛集市烈士陵園占地40畝。園內種植著青松翠柏和各種花草,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王先臣烈士紀念亭座落在陵園南端。北端是烈士事跡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遺物,并有他們的事跡簡介。西側王先臣烈士紀念碑和一區烈士公墓碑南北相對,整個烈士紀念建筑物布局合理,莊嚴肅穆…[詳細]
沙河子烈士陵園
  沙河子烈士陵園位于牡丹江市東寧縣道河鎮沙河子村南500米處的半坡崗地上。GPS北緯130°44′15.4″、東經44°09′35.1″、海拔300米。1946年12月,從海林來東寧剿匪的民主聯軍二團楊子榮所在的一支隊與盤踞在沙河村100多名國民黨殘匪營部展開了一場激戰,殲滅殘匪兩個營,一舉擊斃了匪首。在這次剿匪激戰中,我軍二支隊十名官兵不幸英勇獻身。為了紀念和表彰英烈,東寧人民于與1946年12月底修建了沙河子烈士陵園,1978年10月1日東寧縣革命委員會又修建紀念碑一座。陵園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620平方米,正面方向為南。建筑格局為紀念碑居前,烈士墓居后。紀念碑通高8米,占地面積48平方米…[詳細]
敘州區烈士陵園
  敘州區烈士陵園位于宜賓縣城柏溪鎮公子山。敘州區烈士陵園始建于1982年,占地33.3畝。陵園主體為一座高15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后為127個烈士墓,實際立碑有劉華、盧德銘、鄭佑之、趙一曼等115名在不同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犧牲的烈士(含無名烈士10人)。其中,劉蕩之烈士,宜賓縣雙誼鄉人,中共宜賓縣黨組織早期黨員,1931年被國民黨-派殺害于宜賓城西華嚴寺側。宜賓解放后,遷葬宜賓縣烈士陵園。吳錫藩,宜賓縣泥溪鎮人,宜賓大塔農民暴-動-領導人之一,1929年11月21日被駐軍抓捕,英勇就義。宜賓解放后,遷葬宜賓縣烈士陵園。烈士陵園設有紀念堂一個,紀念堂陳展有宜賓縣相關革命烈士人物傳記…[詳細]
馬站烈士陵園
  蒼南馬站鎮是我黨革命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一批革命志士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紀念先烈教育后人,當地政府于1960年10月建造了馬站烈士陵園,1990年3月重修。該陵園建成后,市、縣領導多次來陵園舉行紀念吊唁活動。每年前來祭奠的各界人士近萬人次。 馬站烈士陵園,位于蒼南縣馬站鎮橋頭村園山仔。陵園坐西北朝東南,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積521.5平方米。從山腳登上寬約1米、長200米用石板鋪砌成的山路,到了陵園門臺,可見門額上 書有“烈士陵園”四個大字。圓形的陵園圍墻內,豎立著原浙江省省長周建人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碑后并列著3個半圓形的墓穴:中間是24位中國…[詳細]
馬尾烈士陵園
  馬尾烈士陵園位于馬尾隧道東南側朏山之麓。1949年8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第271、272、276團,奉命自閩東揮師南下,以迂回穿插、鉗形推進戰術斷敵海陸逃路,同時從馬尾高山、沿江圍攻國民黨青年軍603、953團,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巷戰,16日奪取閩海重鎮馬尾,為解放福州掃清障礙。在戰斗中,我軍100多位優秀指戰員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由于原部隊建制撤銷及歷史原因,陵園主要根據解放軍陸軍第31軍保存的烈士檔案資料,將已查找到的散葬在各處的36位為解放馬尾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忠骨移放陵園內,供后人瞻仰。為紀念解放馬尾戰斗中英勇犧牲烈士,馬尾區政府于1991年4月動工修…[詳細]
白洋烈士陵園
  青山綠水、蒼松翠柏點綴其周圍,琉璃蓋頂的墓室,青石砌成的墓壁,為革命英烈在此安息,也為后代兒孫來此瞻仰,構筑了一個莊嚴而肅穆的環境。這座始建于1966年,后又經兩次重修的烈士陵園,現在是慈溪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七一”期間,來自各地的工人、農民、學生都聚集于此,祭奠革命英烈,緬懷先烈功勛,激發愛國主義情思。人們從白洋湖湖堤公路往對岸看,老遠就可以看見面湖依山的烈士陵園。走過42級臺階,就是烈士陵園的大門。兩尊威武的石獅子守護在大門兩側,大門上方“革命烈士陵園”六個熠熠閃光的大字,給人一股浩然正氣之感。大門東內側,有一陳列室,里面有20幾位烈士的生平事跡介紹。墓穴的前方,有一廣場,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 在线精品三级视频在线网 | 在线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