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

沁源烈士陵園
  位于沁源縣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太岳區黨委為紀念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犧牲于太岳革0據地的先烈,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陵園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動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園座北向南,可分三個部分。進入園門,兩側是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正面是屏風。屏風開左右兩門,供行人通行,屏風后小廣場北面是紀念堂,從紀念堂兩側大門入內,院中高聳著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級臺階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層。登階入亭,居中是烈士紀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劉開基等同志的題詞。-同志的題詞是“為抗日戰爭和為解放戰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兩側建有兩座紀念亭。亭的臺基…[詳細]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坦岐村是革命老區,有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歷史,早在1934年10月,中共黨員朱大孝受閩東黨組織指派回家鄉珊溪坦岐組建瑞(安)泰(順)邊聯絡站,發展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1935年7月成立該站第一個黨小組,1939年10月創建文成縣境內第一個黨總支,全村黨員發展到240人。在浙南三年游擊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坦岐村是瑞青泰縣委和青景麗(中心)縣委的主要活動地區。坦岐村的革命活動,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驚恐,多次派兵進行殘酷的摧殘,坦岐的黨組織和人民歷盡磨難,為革命事業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全村13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文成縣珊溪鎮坦岐村,始建于1953年,此后對該墓地進行過多次修…[詳細]
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哈爾濱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是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系全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48年11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靈柩葬于此地。陵園由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靈堂、烈士墓等建筑組成。由中國-長張愛萍題寫了“哈爾濱烈士陵園”園名。哈爾濱烈士陵園,整座陵園蒼松翠柏林立,四季常青,環境幽雅整潔、莊嚴肅穆,陵園里,有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松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盧冬生、戰斗英雄王鳳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詳細]
費縣烈士陵園
  費縣烈士陵園位于費縣薛莊鎮。抗日戰爭時期,大青山一帶是沂蒙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地區。1941年11月30日拂曉,日軍獨立混成第10旅團及各據點日、偽軍5萬余人,對大青山地區進行“清剿”。抗大1分校及中共山東分局、省戰工會、八路軍第115師等機關近6000名非戰斗人員,誤入敵包圍圈,形勢萬分危急。抗大1分校校長周純全指揮1分校5大隊,掩護大部隊勝利突圍。由于敵我力量懸殊,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八路軍第115師敵工部部長王立人、波蘭記者漢斯•希伯等300余人在突圍戰中壯烈犧牲。大青山勝利突圍成功地保衛了山東黨政軍機關,在全國抗日戰爭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為紀念大青山突圍戰中犧牲的英烈,陵…[詳細]
福清革命烈士陵園
  福清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龍山街道瑞云塔附近。自土地革命戰爭開始,福清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英勇的革命斗爭。許多優秀兒女受盡折磨、寧死不屈、慷慨就義,創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山越嶺,渡江-涉水,與福清游擊隊勝利會師,并于15日攻克五馬山、瑞云塔等-陣地,消滅福清守敵,解放了全福清。為紀念為福清革命、解放而犧牲的202位革命烈士,1957年12月,福清縣人民政府建墓立碑,修建福清革命烈士陵園,以使英烈的革命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里。福清革命陵園占地1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對五馬山峰。陵園西南側約10米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黃閣重綸牌坊;東南側約70米處為…[詳細]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長泰縣武安鎮羅侯山頂。長泰縣為紀念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9人,在剿匪戰斗中英勇犧牲的烈士20人,在建立鞏固革命政權中被敵人殺害犧牲的村干部21人,在抗美援朝保衛海防邊疆等戰斗中犧牲的11人,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中獻身的烈士4人,共65名革命烈士,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由于種種原因,安葬在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只有16名。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9年12月,陵園面積4262平方米,陵園正中央的圓臺上矗立著“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紀念碑四周的山坡受雨水沖刷,曾出現崩塌現象,政府投入資金維修,及時構筑了三道擋土墻。陵園內有16位烈士的單體墓,坐西朝東,呈“U”形排…[詳細]
海軍廣州烈士陵園
  海軍廣州烈士陵園位于黃埔區長洲街道軍校路170號大院內西側山崗。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解放萬山群島(即萬山海戰)中光榮犧牲的24名英烈長眠于此。陵園內立有其中一名烈士林文虎的半身銅像及紀念碑。碑的落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艦隊政治部,1953年8月4日”。林文虎是廣東潮汕橋頭村人、中共黨員,在萬山海戰中擔任江防司令部海防隊副隊長,他率領“解放”號、“勞動”號、“前進”號3艘炮艇擔任第一線戰斗任務。5月25日凌晨約5時,在垃圾尾島附近海域與20余艘敵艦相遇,林文虎不顧一切沖入敵艦群指揮戰斗,擊沉“永寧”號艦,擊傷“中字”號艦,打敗了噸位百倍于自己的敵艦,立下了人民海軍的第一戰功。最…[詳細]
菉塘革命烈士陵園
  菉塘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奮斗,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林普中、林毓精等十二位革命烈士丹心一片,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他們有的奮戰沙場,在槍林彈雨中壯烈殉國;有的堅持地下斗爭,不幸被捕,慷慨就義;有的為革命不辭勞苦,積勞成疾,鞠躬盡瘁。為了緬懷革命先烈,中共菉塘支部和菉塘村委會籌集資金,于1986年4月在菉塘林氏宗祠前面約距100米的百羊山建成菉塘革命烈士陵園,占地面積5510平方米。陵園大門兩側門柱分別囊有“菉塘革命烈士陵園”的大字;陵園中間建有烈士紀念碑,碑高10.5米,碑前、碑后分別豎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緬懷先烈繼往開來”大字;紀…[詳細]
宣威革命烈士陵園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風景秀麗的東山公園南側。宣威是中共云南地下黨建黨、開展武裝斗爭和解放較早的縣之一。有悠久的革命歷史,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不少優秀兒女到外地尋求革命真理,投身革命,并把革命真理帶回家鄉,播下革命火種。30年代,在紅軍長征兩次過宣威的革命影響下,300多名有志青年參加紅軍長征,宣威革命力量迅速發展,不少地下黨員身先士卒,帶領群眾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宣威境內曾經發生過幾次較大規模的農民-。40年代初期,宣威地下黨組織有了較大發展,以-為主要內容的革命活動此起彼伏。40年代中后期,宣威成為滇東北地區反蔣武裝斗爭的基地,云南第一支反蔣武裝“六六分隊”就在宣威誕生。宣威武裝斗爭風…[詳細]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座落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城東40余公里的沙溪鎮王坪村。1934年7月,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為了緬懷紅軍將士,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旁修建烈士陵園,原名“王坪烈士墓”,時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親自設計并題寫碑名、繪制圖案,烈士集墓集中安葬紅軍烈士7823名,是中國唯一一處紅軍為戰友修建的陵園,也是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集墓。1982年4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為紅軍烈士陵園親筆題詞,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2年民政部批準更名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亚洲青春草原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热久久免费视频 | 日本乱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