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烈士陵園篇

蘇州烈士陵園
  蘇州烈士陵園位于蘇州市西郊橫山西麓,原名蘇州橫山烈士陵園,建于1956年4月。2000年2月,中共蘇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全面改建。蘇州烈士陵園占地140畝,改建后分紀念瞻仰和烈士安息兩個區。紀念瞻仰區居于陵園中心位置,采用主軸線對稱布局。軸線長約160米,由西向東依地貌呈階梯形,相應建筑依次為大門、牌坊、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陵園電教館、悼念廣場、紀念碑。紀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日,碑上鐫刻陳毅元帥為烈士陵園的題詞“為人民事業而犧牲是最光榮的”,碑底柱正面和兩側各刻有一幅浮雕,畫面分別為“百萬雄師過大江”、“烽火沙家浜”、“鐵嶺關大捷”,背面是…[詳細]
秀水河子烈士陵園
  秀水河子鎮烈士陵園地處遼北重鎮秀水河子鎮所在地秀水河子村北山,101國道貫穿境內,距法庫35公里,距沈陽70公里。西側有歡子洞濕地自然保護區,西南與遼墓群圣跡山僅5公里。為紀念素有“東北解放戰爭第一個春天”之稱的秀水河子殲滅戰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經中央有關部門決定,秀水河子鎮烈士陵園于1968年設計動工,1970年建成,為國家二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歷史遺跡,于2008年以來爭取省市資金380萬元進行維修改造,建有秀水河子殲滅戰烈士紀念碑、秀水河子殲滅戰紀念館、石雕墻一座、烈士墳墓84座、圍墻、大門等建筑。紀念館內存有當時戰爭的照片、圖片、烈士遺物及當時的戰事文件、捷報等資料。陵園內安葬著秀…[詳細]
岔河淮寶老區革命烈士陵園
  岔河淮寶老區革命烈士陵園原名為岔河烈士陵園,始建于解放初期,位于岔河東灘米廠院內,70年代初又遷至岔河水產大橋西側磷肥廠院內,規模較小,1982年又從磷肥廠院內遷至小河東,集中安葬3名烈士。 2009年,為了貫徹省、市、縣關于搶救維護和集中遷葬轄區內零散烈士墓的精神,岔河鎮黨委、政府對轄區內的零散烈士墓進行了調查摸底,并通過與烈士親屬座談協商,逐一簽訂《烈士墓集中安葬協議書》,開始了烈士墓動遷和岔河鎮淮寶老區革命烈士陵園的建設工程,并進行了正式命名。于2011年清明節遷移并擴建,項目總投資30萬元。墓地現位于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岔河鎮南塘大圩東側(原復圣村圩莊組大圩東側),陵園占地面積3…[詳細]
寨山烈士陵園
  景寧畬族自治縣寨山烈士陵園,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是我縣弘揚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場所和教育基地。陵園內有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紅軍挺進師烈士遺骨、閩東紅軍獨立師烈士遺骨、追擊國民黨敗軍李廷年部犧牲的人民解放軍烈士遺骸和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為國捐軀的景寧兒女烈士遺骨。為了紀念這些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1952年,在縣城西郊寨山建立革命烈士紀念塔。上世紀70年代,紀念塔因風化傾倒重新修建,1988年將紀念塔擴建為烈士陵園。1995年,寨山烈士陵園被列為麗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12月,景寧縣政府投資100余萬元,啟動寨山烈士陵園修建工程,對烈士墓室、紀念碑、地面護欄、燈光綠化等基礎設…[詳細]
張家界烈士陵園
  張家界市永定區烈士陵園位于張家界市城區東面迎賓路旁回龍觀,占地面積200畝。烈士陵園修建于1985年,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湖南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2002年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年均接待入園人數100多萬人。張家界市永定區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北,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澧水中上游,境內山川秀麗,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張家界深隱其北,天門山雄踞其南,是一座新興開發的旅游城市,在這塊奇峰秀麗的土地上在各個時期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兒女。張家界市永定區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省委和省軍委的所在…[詳細]
蘇家崮抗日烈士陵園
  蘇家崮抗日烈士陵園位于平邑縣鄭城鎮駐地西南約2公里處,占地10000平方米,有抗日烈士陵墓273座,紀念碑刻10統。陵園內綠化面積達7000平方米,草木茂密,松柏參天。蘇家崮抗日烈士紀念館于2010年10月建成,前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同志題寫了館名,抗日烈士紀念碑、紀念亭、紫滕架回廊等紀念設施分布園內。該園有完整系統的宣傳資料和講解詞,有負責宣傳教育的專職人員,有一支專業講解員和志愿者相結合的接待服務隊伍,自建園后一直向社會免費開放。2005年,鄭城鎮黨委、政府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籌資120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修復,重修了烈士陵園大門,從蘇家崮戰斗遺址搬遷烈士遺骨92具,重立烈士陵園紀念碑,…[詳細]
永嘉縣革命烈士陵園
  永嘉縣是革命老區,這里曾涌現出許多革命先烈。1955年永嘉縣人民政府在永嘉縣沙頭鎮的龍頭山修建了永嘉縣革命烈士墓,后經多次重修,形成現在的烈士陵園。陵園背靠龍頭山高峰,面對楠溪江宏偉的引水工程大壩,前低后高,長55.5米、寬40米,計2220平方米。這里交通便利,風景幽美。永仙公路(41省道)與清澈的楠溪江蜿蜒而過。公路邊通道山墻上 書寫著“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墓道邊栽植著常青的柏樹,陵園正中的大門上方鐫刻著“烈士墓”三個大字。 走進烈士陵園大門是一條筆直的道路,兩邊是草坪、花壇,并各有一座紀念亭。再往上便是上下分行營建的墓區,每個墓穴前有石刻的墓志,鐫刻著烈士姓名、籍貫。墓區上方正…[詳細]
吳忠澇河橋烈士陵園
  吳忠澇河橋烈士陵園位于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澇河橋村,始建于1951年,主要是為了紀念1949年,在解放寧夏戰斗中,中國人民解放軍64軍192師575團奉命解放吳忠攻打澇河橋時犧牲的135名革命烈士。澇河橋烈士陵園建立以來,經1969年、1986年兩次修葺和1999年重建,已成為吳忠人民悼念革命先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2005年4月,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教育廳等七部門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第五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陵園占地面積11700平方米,紀念廣場4600平方米,建有14.9米高的紀念碑一座,烈士墓碑56座,紀念亭和花崗巖浮雕。紀念…[詳細]
黃河口革命烈士陵園
  黃河口烈士陵園前身是墾利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70年,1994年8月遷址,占地78畝,1995年5月邊建設邊啟用,1995年10月由市政府命名為“東營市黃河口烈士陵園”。2001年,黃河口烈士陵園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省民政廳命名為首批“全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目前,黃河口烈士陵園是“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山東省64處紅色旅游景點之一”、“東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營市雙擁共建示范點”和“勝利油田國防教育基地”。本墓地共分為3個墓區:無名烈士墓區,本墓區主要安葬著1942年、1943年在反掃蕩、三里莊戰斗,解放利津縣城戰斗中犧牲的72名…[詳細]
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
  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9年,1993年初遷建,現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塔城東路486號,占地面積53畝。1994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2000年3月兩期工程竣工。2002年對革命烈士史料陳列館陳展形式及手段進行了改造,全館引用聲、光、電、影視合成、視聽臺等富有特色的現代化展示手段和形式隱現烈士風采。陵園主體建筑有烈士墓區墓碑6座,群體墓穴17只,烈士史料陳列館、烈士骨灰安放樓各一幢。陵園褒揚的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犧牲的烈士741名,其中在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犧牲的22名,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43名,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487名,建國后犧牲的189名。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视频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