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昆明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昆明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月6日,為進一步加強昆明市的文物保護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省對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文物保護工作的要求,經過各縣(市)區申報、市級文物部門初審、專家評審和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審議的程序,最終由昆明市人民政府核準公布了昆明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84項。
光德巷段氏宅院
  光德巷段氏宅院位于宜良縣匡遠鎮匡山街光德巷13號。為昆明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董官營觀音寺
  觀音寺位于小街鎮大橋村委會董官營大村,坐北向南,土木結構。建筑物順應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主要建筑有正殿三間,單檐懸山式,通面闊11.32米,通進深9.1米。東西兩廂樓兩層各三間,重檐式,面闊10.46米,進深5.96米。前殿兩層三間,尺寸同正殿,明間一層為進出通道。寺始建年代不詳,正殿嵌清乾隆癸丑年(1743)刻的石匾兩方。正殿、前殿兩兩側皆設配殿。觀音寺是研究嵩明宗教建筑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董官營觀音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路南州文廟
  路南州文廟位于石林彝族自治縣鹿阜鎮東門社區阿詩瑪北路161號。石林文廟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此后明清兩朝,有多任路南州知州擴建文廟。清咸豐七年(1857年),大部分建筑毀于兵災,僅存文昌宮。光緒十六年(1890年)知州陳先溶主持在原址重建文廟。文廟后來幾經損毀,又得以全面修復。如今的文廟古建筑群氣勢宏偉,雕梁畫棟,金色琉璃瓦上覆其間,古意盎然。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路南州文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塘子清真寺
  塘子清真寺位于尋甸縣仁德鎮塘子村委會塘子村。塘子清真寺是尋甸當地歷史較為悠久的清真寺,建于明朝初期,是伊斯蘭教中國化的一個典型,這可以從其濃厚的中國傳統建筑風格上得到充分體現。整個建筑體系由單座建筑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元構成一進兩院落布局,有朝真殿、叫拜樓、授經堂以及其他附屬用房40余間。在清真寺的大門上鐫刻著一副對聯,字跡清晰,字體楷書中融入隸書的意味,形式對仗工整,內容巧妙融入愛國、愛教的精神,堪稱經典,“清潔愛眾可蘭真意;合群抗敵古教精神”。而寺外的國旗桿、寺內寺外到處可見的宣傳標語,也彰顯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宗教場所的成果。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塘子清真寺為市級文物保護…[詳細]
大富春街何氏宅院
  何氏宅院位于大富春街,建于1919年,坐北向南,占地450平方米。三坊一照壁式樣,兩層三間六耳,單檐硬山頂,有回廊相通。大門設于東南,其枋額、垂花柱、隔扇門及隔扇門窗等木構件雕刻精美。宅院為原滇軍將領何世雄修建的私人住宅,1945年被旅緬僑商舒子烈收購,后幾易其主。何世雄,字子侯,云南云龍人,云南講武堂畢業,護國戰爭中任護國第二軍第一梯團第四支隊第一營營長。1919年任近衛軍十四團團長,1924年任近衛軍第三旅旅長,在廣西全軍覆沒。1927年重任第四混成旅少將旅長,余不詳。何氏宅院是昆明老城內保存完好的典型傳統民居之一,2002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南聯大教學樓和援華美軍空軍招待所舊址(含將軍公館)
  西南聯大教學樓和援華美軍空軍招待所舊址(含將軍公館)位于昆明市五華區龍翔街道辦事處西站社區滇緬大道281號。位于昆明市五華區原西站12號、后昆瑞路38號、現滇緬大道218號大院的第十四冶金建設集團公司辦公大樓,因抗日戰爭期間曾經是西南聯大教學樓和“飛虎隊”司令部暨美國空軍招待所(如圖)而蜚聲中外。實際上,這幢大樓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援華美軍昆明總部,美國人自己稱為“戰斗司令部”,對外稱為“美軍第一招待所”,中國官方稱為“中國遠征軍美軍顧問團總部”。由于當時“飛虎隊”赫赫有名,所以,老昆明市民則稱為“飛虎隊司令部”或“美國空軍招待所”。昆華農校建于1936年,占地上百畝,校園寬闊,校舍一流。主體建筑…[詳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含馮友蘭舊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含馮友蘭舊居)位于盤龍區龍泉辦事處寶云社區龍頭村寶臺山寶云小學旁。馮友蘭故居位于昆明市龍泉街道辦事處寶云村。因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科員也曾在此工作,這里還被稱作“中央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在故居寬敞的院子里,彌陀寺、東岳宮、東廂房、西廂房等古建筑,都被盤龍區文物管理所用“龍-”、“龍五號”、“龍六號”、“龍七號”等紅字做了標記。馮友蘭曾居住過的是“龍七號”。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含馮友蘭舊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流橋
  安流橋位于昆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阿拉街道辦事處普照社區高橋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安流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板橋萬壽樓(含小板橋街場碑)
  小板橋萬壽樓(含小板橋街場碑)位于官渡區小板橋街道辦事處小板橋社區。在昆明小板橋,有一座萬壽樓,南鄰古剎向旭庵,西有寶象河和滇池。清道光年間,時任云貴總督的林則徐登上萬壽樓后,寫下了一生中最長的一首詩《天不見》。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被林則徐稱為“天不見”的地方,卻既無歷史記載,又無初建時的碑文可查。昆明萬壽樓位于小板橋街場東側最高處,遠遠便能看到兩層磚木結構的古建筑,雖然歷經幾百年風雨,卻氣勢依舊。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小板橋萬壽樓(含小板橋街場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周培源舊居
  周培源舊居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原山邑村112號(即原龍門村),該建筑原系30年代,民國云南省政府在村里建的一幢公寓,曾作過公路醫院。公寓建筑別致,主屋磚、石、木結構,是一幢兩層三開間樓房,樓房通面寬12.4米,進深8.7米。屋正層鄰檐四棵青石砌成的石柱,沿層面修成大雨臺,下面是走廊。1938年4月—1942年12月,當時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的周培源與家人在此居住。周培源,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在理論物理和流體力學上有著卓越的研究成就,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周培源為全國的科教事業作出過極為重要的貢獻。培養出了世界一流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夜夜久久国产精品亚州AV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