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中國紅軍第四軍軍官教導隊舊址
  紅四軍軍官教導隊位于茨坪店上村,它的前身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于1927年12月在原寧岡縣礱市的龍江書院內創辦的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當時由呂赤任隊長。1928年4月,毛澤東、朱德兩部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后,成立中國紅軍第四軍,不久,原軍官教導隊改名為“中國紅軍第四軍軍官教導隊”,并從寧岡遷來井岡山茨坪的店上村辦公,梁軍任隊長,蔡會文任黨代表,周子昆任副隊長,陳伯鈞、陳士榘、張令彬等同志分別擔任過區隊長兼教官;同年冬,彭德懷率紅五軍上井岡山后,根據中共井岡山前委的決定,在紅四軍軍官教導隊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紅軍的第一所正式學校--井岡山紅軍學校,校址設在井岡山茨坪的黃竹坳,彭德懷同志任…[詳細]
紅軍挺進師齋郎戰斗指揮部舊址
  “紅軍挺進師齋郎戰斗舊址”位于慶元縣東北部與景寧縣、龍泉市交界的百山祖鎮齋郎村,坐落在齋郎村東北側,占地509.45平方米,上、下兩層72間,建筑面積958.9平方米。時過境遷,原“齋郎戰斗紅軍指揮部舊址”由于年舊失修,面臨倒塌危機。2003年-2006年間通過多方支援,已對指揮部舊址進行恢復原貌的修繕。2010年-2012年三年累計投入30.3萬元對指揮部進行修繕和維護。2012年,縣檔案局在齋郎戰斗舊址群立了三塊革命遺址保護碑,分別位于水口、岙頭淤、牧牛場三地。截止到目前為止,齋郎戰斗舊址已完成了240米的紅軍路修筑、紅軍紀念亭建造及紅軍嶺的綠化等工程,這些工程重現了當年被粟裕將軍稱為“關…[詳細]
日本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舊址
  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坐落在長春市人民大街與新發路交匯的西北側。1932年開工,1934年8月竣工,建筑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主樓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體建筑地上四層、地下一層。日本關東軍悍然策劃、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以軍事武力占領了中國東北土地。1931年底,關東軍又與滿鐵勾結,設立了關東軍統治部(即后來的特務部),加緊策劃殖民政權,成為偽滿洲國的實際統治者。關東軍瘋狂鎮壓東北人民的愛國抗日活動,大力掠奪東北的資源,并挑起對蘇聯、東南亞的侵略戰爭,犯下了滔天罪行。偽滿洲國時期,日本先后任命了七任關東軍司令官。關東軍司令官兼日本駐偽滿洲國大使,并且領導其他…[詳細]
解放老隆寨頂戰斗舊址
  解放老隆寨頂戰斗舊址位于龍川縣老隆鎮寨頂。老隆地處粵東北,是東江上游的重鎮,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朱德總司令向全國人民解放軍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全國勝利形勢以及九連地區“五戰五捷”鼓舞與影響下,根據地逐漸由山區向城區發展。1949年5月13日夜,保十三團起義軍進入老隆,將駐隆國民黨保四師師部包圍。邊縱東江第二支隊和起義部隊通牒駐守老隆城寨頂的保四師副師長彭健龍,限令他于中午以前率部放下武器投降。彭憑寨頂的防御工事頑抗,同時向駐和平東水的副師長列應佳、駐河源城的196師以及國民黨廣東當局緊急救援。14日12時正,保十三團起義部隊用一個營的兵力,向保四師師部發…[詳細]
八擔丘(毛澤東給部隊上政治課舊址)
  八擔丘——毛澤東給部隊上政治課舊址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中村村。為策應湘南起義,1928年3月18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1團、第2團全部到達中村集結,并隨后在這里開展了10天的革命活動。為訓練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從3月19日開始,毛澤東采用上午給這個營講課,下午給那個營講課,分別留半天討論的方式,集中一個星期的時間,對部隊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政治教育。課堂就設在小鋪頭的八擔丘稻田里。田邊擺著一張小方桌,一條小板凳,一塊小黑板。戰士們就著禾蔸席地而坐。毛澤東時而坐著講,時而站起來比劃著手勢講,時而在黑板上寫著,戰士們聽得聚精會神。講課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革命的性質問題;中國革命的特點問題;中國…[詳細]
福建學生聯合會舊址
  福建學生聯合會舊址謝家祠位于福州市鼓樓區吉庇路北側60號(原22號)。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偉大革命運動。當天下午,北大等13所大專院校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反對北京軍政府與德國簽訂“二十一條”割讓山東給日本的--條約,北洋軍閥政府派出大批--逮捕學生,引起全國公憤。5月7日,為支持北京五四運動,福州各校學生8000余人在南校場(今五一廣場)舉行--,上街----,聲援北京學生--,高呼“懲辦賣--”“釋放被捕學生”“廢除二十一條”“-日貨”等口號。福建督軍李厚基派出軍隊、-上街制止,見到學生聲勢浩大,不敢鎮壓。院校的學生們為了堅持長期斗爭,--結…[詳細]
馬家灣自然科學院舊址
  馬家灣自然科學院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馬家灣村北大修廠院內。自然科學院的前身是自然科學研究院。1939年5月,為了保證陜甘寧邊區工業生產的發展,促進同防、經濟建設,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創辦自然科學研究院。1939年底,在中央財經部召開的自然科學討論會上,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以現有的科技人員為師資,自然科學研究院為基地,成立自然科學研究院。1940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將自然科學研究院改為工、農、科性質的教育機構——自然科學院。院長由李富春兼任,副院長陳康白,學院屬中央財經部領導。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學院舉行開學典禮。1941年1月,學院改屬中央文委領導,徐特立接任院長。1941年9月,又開辦…[詳細]
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成立舊址
  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成立舊址(青年路東坂后基督教堂)位于漳州市薌城區新華西路216號東坂后基督教禮拜堂。現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這一舊址原是中華基督教堂,清同治十年(1871年)底,漳州堂會從石碼母會分出,在這里正式成立東坂后堂會,并建小禮拜堂于此。三年后,漳州基督堂會日漸發達,會友增多,舊堂無法容納,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今址興建了可容納500多人的大禮拜堂。1923年美國基督教會出資重建,建成現存的建筑。整座建筑占地面積1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鋼筋混凝土結構,水泥瓦屋面,有地下室,居中修仿哥特式鐘樓,樓成四方體,方錐形樓頂,錐尖豎十字,四角為方形朝天柱,柱頭是小方錐。…[詳細]
中共瑞安縣委擴大會議舊址
  1949年3月9日至4月13日,中共浙南地委為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和解放浙南全境,在瑞安縣永峰鄉坳后村(今桂峰鄉坳后村)召開了中共浙南地委第十次擴大會議。 為貫徹傳達會議精神,部署瑞安地方工作,4月18日開始,中共瑞安縣委在永峰鄉吳垟村(今永安鄉吳垟村)張氏宗祠召開了縣委擴大會議(又稱“吳垟會議”)。會議由中共瑞安縣委書記鄭嘉順主持,縣委委員、各區委負責人以及縣委警衛隊主要干部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了浙南地委第十次擴大會議精神,總結了瑞安縣委近兩月來的工作情況,并討論了如何配合主力部隊作戰、解放瑞安全境等事項。會議進行到4月22日時,縣委收到浙南地委、浙南游擊縱隊轉來的關于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詳細]
陸軍新編第四軍司令部舊址
  陸軍新編第四軍司令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332-352號(時為漢口大和街26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于10月將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8省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和游擊隊,集中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武漢正式組建成立,著力解決新四軍各支隊集中整編、干部任命、隸屬關系和后勤給養問題;確定紅軍游擊隊的集中整編辦法和作戰部署;多方籌集款項、武器、物資、補充新四軍給養供應的不足。1938年1月4日,指揮部隊迅速開赴敵…[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洲国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 日韩精品电影亚洲一区 |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女同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