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九天宮戰斗舊址
  九天宮戰斗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鐘山鎮朗橋村九天宮自然村。1947年4月,中共閩中地委在莆田組建了閩中游擊縱隊(亦稱戴云縱隊),作為地委直屬的主力部隊,黃國璋任司令員兼政委,陳亨源任副司令員,林汝楠任副政委,羅迎祥任參謀長。戴云縱隊成立后,遵照中共閩浙贛邊區黨委的指示,向閩中南部地區推進。4月底,戴云縱隊先遣人員及縱隊機關向仙游境內轉移,經過高陽、青溪一帶,駐扎在西苑鳳山白巖山區的一個石窟里。5月,縱隊又轉移到仙游鐘山麥斜山區。5月底,莆田黨組織又發動30多名青年和進步農民到仙游麥斜山區,參加戴云縱隊,這時,縱隊發展到100多人。鐘山麥斜村是縱隊參謀長羅迎祥的家鄉,縱隊駐扎這里不久,便被國民黨仙…[詳細]
中共中央長江局機關暨湖北省委機關舊址
  中共中央長江局暨湖北省委機關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珞珈山街(原珞珈碑路)12號。 1927年七一五-政變后,武漢籠罩在一片-之中,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及其革命活動完全轉入秘密狀態。中共湖北省委秘密轉移到珞珈碑路12號,繼續堅持革命斗爭。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將黨中央機關遷回上海,同時成立長江局,管轄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安徽、陜西等省黨的工作,羅亦農任書記,陳喬年、任旭、劉昌群為常委。長江局的成員基本上都是湖北省委的負責人,為了工作方便,兩個機關就都設在珞珈碑路12號。毛澤東、羅章龍、王一飛、李維漢等人曾在此居住,一些外地來漢的中央委員也曾在這里作短暫停留。羅亦農、陳喬年等人也是從這…[詳細]
白云樓戰斗舊址
  白云樓位于連平縣大湖鎮盤石村,解放戰爭時期為大湖區盤石鄉地主曾啟瑞三兄弟的宅院,座落于大湖圩鎮西北向約3公里處,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1948年3月,國民黨重兵進剿大湖后,國民黨連平縣政府派遣謝岳臣率縣警隊、伍桂芳率聯防隊近百人駐防于此。他們依仗白云樓獨特的地理位置、堅固的樓閣和精良的裝備,頑固與人民為敵,對九連、大湖地區的人民武裝隊伍構成了嚴重威脅。1949年1月中旬,根據中共九連地委的指示,連和縣人民政府決定圍殲白云樓殘敵。27日晚,連和縣人民政府縣長駱維強、副縣長鄧基集合東江第二支隊三團的桂林隊、火花隊連同大湖、忠信柘陂武工隊及中共大湖工作委員會的全體人員約200多人,星夜進發,直逼…[詳細]
西滿軍區駐王爺廟辦事處舊址
  西滿軍區駐王爺廟辦事處舊址,位于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和平街白音南路西惻、烏蘭浩特第二中學院內操場東側。西滿軍區駐王爺廟辦事處舊址始建于1938年,為王爺廟朝鮮族學校。整個大院約900平方米,有兩幢平房。1946年3月28日,根據中共西滿分局的決定,中共嫩江省委委員兼中共白城子地委書記張策作為西滿軍區全權代表,在王爺廟設立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軍區辦事處,張策任主任,成員有胡昭衡、胡秉權、黃文飛、李一夫等。4月5日,在西滿軍區辦事處的基礎上組建中共東蒙古工作委員會,張策任書記,胡昭衡、胡秉權為委員,先后在辦事處工作過的黨的干部還有畢舒國、胡殿士、黃文飛、劉選、谷獻瑞、胡子壽、林以行、宋振鼎、蔣弼仁等…[詳細]
攻打“陽隆和”戰斗舊址
  攻打“陽隆和”戰斗舊址位于連平縣三角鎮陽江村。“陽隆和”是解放戰爭時期連平縣三角地區最大的官僚地主集團,為首者歐陽達三。歐陽達三在陽江村建有三棟大新屋,后建的一棟四角樓屋,樓高墻厚,異常牢固。國民黨三角鄉聯防隊80余人長期駐扎四角樓屋與共產黨和游擊隊為敵,在三角一帶捕殺共產黨游擊隊及其家屬,配合國民黨軍隊圍剿、追擊共產黨游擊隊10余次,氣焰十分囂張,是我黨在大湖、三角一帶進行革命活動、開展武裝斗爭的最大障礙。“陽隆和”囂張的-氣焰,激起當地軍民極大憤慨,我黨在對其勸降不果之后,決心武力鏟除“陽隆和”。1947年12月中旬,部隊根據偵察得來的情報,派出珠江、九江、鴻雁3個中隊200多人直奔大湖;…[詳細]
金陵兵工廠舊址
  金陵兵工廠的前身是金陵機器制造局,始創于1865年。晚清時期,金陵機器制造局與同年創辦的上海江南機器制造局、1866年創辦的福州船政局以及1867年創辦的天津機器制造局齊名,是我國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四大兵工企業之一。工廠經歷了晚清、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歷史時期。金陵機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機器制造廠的前身)誕生于同治四年(1865)。1865年(同治四年)5月,李鴻章代理兩江總督,移營南京。在南京在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掃帚巷東首西天寺的廢墟上興建廠房,籌建金陵制造局,亦稱金陵機器局,簡稱寧局。1866年8月竣工,12月蘇州洋炮局移入,由劉佐禹任總辦,馬格里任督辦。設機器廠、翻…[詳細]
小山城革命烽火舊址
  小山城革命烽火舊址位于漳州市漳浦縣石榴鎮小山城村的吳氏祠堂。 1930年間,小山城村已建立秘密農會,時任0閩南特委書記的陶鑄同志建立了一支紅軍游擊隊,開展積極的游擊戰爭,并在漳浦小山城附近鄉村成立閩南紅軍游擊司令部,成為閩南紅軍游擊隊秘密落腳點之一。1931年底,0廈門中心市委巡視員鄧子恢接替陶鑄工作,為開辟閩南革0據地,決定引導小山城村農民從為切身利益開展抗捐抗稅斗爭逐步發展到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先是秘密農會會員提議斗爭步驟,以開祠堂會議事的方式,召集村民討論減免捐稅問題,逐步啟發農民覺悟,統一村民認識,后在村民一致強烈要求下,鄧子恢與0漳州中心縣委率閩南紅軍游擊隊在此支持小山城農民武裝抗繳…[詳細]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軍兵工廠舊址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和萬坪鎮。1934年12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省軍區遷到塔臥后,在塔臥涂家臺辦起了臨時修械廠,廠長是當時能造步槍的鐵匠馬立盛,政治指導員曾陸生,經理田端武,管理員周錫鵬,工人來自紅軍和當地的鐵匠、木匠,共50多人。1935年春,紅二、六軍團從慈利繳獲敵保安團兵工廠的兩臺車床和一些原材料,俘獲 40多名兵工人員,連同涂家臺修械廠遷到龍家寨多士坪,擴充為兵工廠,共380多人,廠內設有紅爐、翻砂、修理、木工等車間,主要生產刺刀、火藥、子彈、炸彈、手榴彈和0零件,修理和組裝一些0。廠里還有負責保衛的警衛連,共50多人,連長朱曹文。工廠原材料…[詳細]
坦岐煉鐵廠舊址
  坦岐煉鐵廠舊址,原分布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筑占地面積約78平方米。原建筑由二座煉鐵爐、二根煙囪和柴油機動力房、熱風機房組成。六十年代建坦岐村小學時,拆除了南端的一支大煙囪和一座煉鐵爐。柴油機動力房位于北側,面闊兩間。屋面鋪小青瓦,硬山頂,用方形杉木椽,磚木混合結構。塊石壘砌臺基,室內地面用黃土夯實。前后檐磚墻中間砌磚垛,上置木桁架,桁架用斜梁承九根椽條,兩側用山墻承重,桁架外挑承挑檐檁。熱風機房位于柴油機動力房南側,原為單間券頂建筑,南北朝向,后頂部拆毀,改為桁架結構。現為磚木混合結構硬山頂建筑。屋面現狀為三角木桁架,上置五根小檁條。地基由塊石壘砌,室內地面為黃土夯實。煙囪位于熱風機…[詳細]
紅七軍第三縱隊指揮部舊址
  紅七軍第三縱隊指揮部舊址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定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西河池市東蘭縣城虎頭山下的東蘭縣勞動小學院內。從水任至南寧高速轉國道323線九圩至東蘭二級公路可達。距河池市120公里。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四合庭院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6),原為“東蘭小學堂”,民國時期1921年更名為“東蘭高等小學堂”。建校初期,韋拔群、-、覃健、覃士冕、覃應機等我黨我軍高級將領和高級干部曾在此就讀。1926年,農民自衛軍進攻東蘭縣城,趕走偽縣官,縣農民協會在此辦公。 1929年12月,韋拔群等領導人民鬧革命取得勝利,在此召開東蘭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 |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