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北海銀行舊址
  北海銀行舊址從1938年4月發起籌建,到同年12月底被迫轉移,北海銀行在其誕生地掖縣(今萊州市)的時間還不滿300天,但其在中國紅色歷史上卻有著重要的地位。萊州市中心有條鼓樓街,北海銀行舊址就在其中一個十字路口南路西,現在是萊州市文昌派出所所在地。1938年8月,中共膠東特委領導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與掖縣膠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合編。之后,蓬、黃、掖三縣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在三縣抗日民主政府的基礎上又成立了北海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月,籌備中的掖縣銀行交由膠東特委領導,采用公私合營的形式籌集資金,考慮到隸屬關系的變化,在五支隊司令員高錦純的提議下,掖縣銀行改稱為“北海銀行”。同年10月,首批…[詳細]
孝義兵工廠舊址
  在鞏義市孝義街道辦事處西北部,坐落著是民國時期全國四大兵工廠(沈陽、漢陽、鞏縣、上海)之一——孝義兵工廠,洛水從其西北穿過,隴海鐵路貫穿東西,連霍高速從附近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隨著歷史的變遷,目前僅留孝義兵工廠舊址。孝義兵工廠,是河南省唯一的、也是最早引進外資興建的大型軍工生產企業。1914年開始籌建,1915年8月開工,1922年冬正式建成,它從籌建到投入生產,工期短、時間快,在國際國內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是我國近現代軍工生產興起的重要標志之一。孝義兵工廠防空洞為全國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人防工程,它的發現與研究使中國的防護史提前了20年。1922年冬,孝義兵工廠正式建成,它下設…[詳細]
馬院中共閩中特委舊址
  中共閩中特委舊址位于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馬院村漈川自然村。1935年5月,莆田、福清兩個中心縣委領導人在福清樟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在兩個中心縣委基礎上建立中共閩中特委,推選王于潔為特委書記,黃孝敏、潘濤、劉突軍、余長鉞、陳炳奎為委員,統一領導福清、長樂、莆田、仙游、永泰等閩中各縣的斗爭,福清和莆田兩支游擊隊統一整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分別以福永邊的羅漢里和莆仙邊的常太兩個根據地為中心開展游擊斗爭。樟溪會議后,特委領導分赴兩地傳達會議精神。10月下旬,王于潔和潘濤在常太漈川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把分散在莆仙各地的游擊隊正式整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二支隊,任命鄭金照為支隊長,潘濤為政委;同…[詳細]
中共龍川特別支部、縣農民協會舊址(戴家祠)
  中共龍川特別支部、縣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龍川縣佗城鎮百歲街戴家祠。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1925年10月隨第二次東征回鄉的共產黨人黃覺群、曾培霖等,國民黨人張重耳等10多人,奉命留駐龍川縣城。黃覺群、張重耳以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身份,從事領導與開展龍川國民革命運動。隨東征軍返鄉的還有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時“與周恩來同學很知己”的鄒世駿。鄒受周恩來指派,以東征軍總政治部社會科特派員身份回鄉開展工農運動。同年11月黃覺群、黃天澤發展黃日初、楊復生、黃鴻良、黃伯隆、鄧國章、黃自強、陳增翼、羅一如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龍川縣城戴家祠創立中共龍川縣特別支部委員會(簡稱中共龍川特支),由黃覺群任特支書記,直屬中共…[詳細]
桂陽游擊隊舊址
  桂陽游擊隊舊址張王廟位于建寧縣黃埠鄉桂陽村新街97號正對面8米處。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后,紅軍部隊進入建寧、南豐、廣昌一帶籌款。1931年1月至3月,紅軍從南豐傅坊和廣昌陳莊等方向進入建寧西北地區的里心、蘆田、寧家源、水南橋、巖上、桂陽、陳余、賢河等鄉村,擊潰各鄉地主武裝保衛團,宣傳黨和紅軍的綱領政策,開展打土豪分浮財、籌糧籌款、擴大紅軍、發展革命積極分子等工作。在桂陽村群眾中很快發展積極分子100余人,組織了農會。又在桂陽、陳家排、田螺上等村農會的骨干中,組織起建寧縣首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地方革命武裝桂陽游擊隊。首批參加游擊隊有張國維、李克雄、張小于、張運貴、張貴明、劉南豐等…[詳細]
臨時政府參議院舊址
  臨時政府參議院舊址臨時政府參議院舊址在湖南路10號。現為江蘇省軍區司令部。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為蒙騙人民“預備立憲”,頒布了《各省咨議局章程》。宣統元年(1909)端方奏請建筑咨議局,由孫支廈仿法國文藝復興建筑式樣設計。同年9月1日,江蘇省咨議局成立,張謇為議長。1911年辛亥革命,宣布起義的17個省的代表共45人,于12月10日聚集于此,商討組織臨時中央政府。12月29日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并宣布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并確定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原江蘇省咨議局院址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參議院院址。國民政府在參議院通過了我國第一個表現資產階級民主的《中華民國…[詳細]
石塘整編舊址群
  石塘整編舊址群(含:東祝宗祠、芝陽會館、撫州會館、武狀元府第、智水仁山民宅、付家老屋、劉家老屋)位于鉛山縣,時代為1938年-1940年。石塘整編舊址群位于江西省鉛山縣石塘鎮石塘村,該舊址群遺存豐富,保存完好,包括:撫州會館、東祝宗祠、武狀元府邸、芝陽會館、劉家老屋、付家老屋、智水仁山民宅、葛仙殿、壽全堂等9處古建筑。1937年,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9月下旬閩贛省邊區的紅軍游擊隊來到石塘集中整編。中共閩贛省委書記黃道在石塘召開了群眾大會,動員群眾報名參軍,組織工作組到各縣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使贛東北各縣掀起了參軍的熱潮,部隊擴編到1500多人。1938年2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詳細]
塔臥湘鄂川黔省委黨校舊址
  塔臥湘鄂川黔省委黨校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原涂家大屋。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540平方米,正屋坐東朝西。教室和宿舍設在西廂房,東廂房放置一些通訊器材,又稱無線電分臺。舊址系任弼時、王恩茂等同志辦公地點和住處,也是根據地區、鄉政權里的青年男女干部、學員學習的場所。1934年12月,為了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培養黨的地方工作干部,湘鄂川黔省委在塔臥丁家院子建立了一所黨校,省委委員張子意兼任校長,王恩茂任教務處處長。教員有唐天哲、唐康林、戚德元等。學員是軍政干部和蘇區縣、區、鄉青年干部,先后有數百名干部參加學習。學校根據“新區黨組織應保存著秘密狀態”的指示精神,沒有對外公…[詳細]
龍川游擊武裝活動舊址(南粵庵)
  南粵庵——龍川游擊武裝活動舊址位于龍川縣鐵場鎮茅輋村南粵庵。1939年夏,茅輋村建立黨支部,書記曾開明,曾觀月、曾毅夫分別任組織委員、宣傳委員。他們以茅前小學為黨組織活動據點,并以“小學教員”公開合法身份,從事地下黨的活動。抗戰時期,黨支部組織抗日先鋒隊,編印“茅鋒”期刊、出墻報、演話劇、唱革命歌曲,積極宣傳抗日。1941年至1942年春,先后在茅輋村的南粵庵和曾開明家中分別舉辦了3期黨員學習培訓班,學習毛澤東的《當前形勢和任務》《論持久戰》《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等文章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以及“慕尼黑條約”等。1947年8月,河東分工委張其初奉上級指示來到茅輋村,收編“維護社”,在張其初的領導下…[詳細]
延平八角樓舊址
  位于延平區王臺鎮中心的八角樓,原名魁星樓,始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是王臺的八景之一,所謂“八角凌霄”。1933年7月,以彭德懷為司令、滕代遠為政委的“東方軍”,為實現東方一翼的勝利,揮軍東征。8月中旬,東方軍完成了第一階段在閩西的作戰任務后,向閩北挺進,攻占了沙縣的夏茂、南平的王臺、峽陽和建甌的洋口(現屬順昌縣),擊潰了敵五十六師劉和鼎部的三個團,控制了沙縣、南平、順昌三縣的邊界地區。東方軍既是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又是一支宣傳鼓動隊。攻占峽陽、洋口后,紅軍戰士隨即走上街頭,廣泛發動群眾,宣傳土地革命,并在領導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等斗爭的基礎上,建立了峽陽、洋口革命委員會。兩地工人運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 | 六月婷婷国外视频在线 | 香蕉成人人多人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