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暨中共寧化縣委、寧化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暨中共寧化縣委、寧化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劉氏家廟位于寧化縣淮土鄉淮陽村南大街97—102號。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后,寧化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鞏固寧化蘇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加快了寧化建黨建政步伐。1931年10月,中共寧清歸工委從曹坊上曹遷駐淮陽劉氏家廟,籌備召開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1931年11月,中共閩粵贛省委委員、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張鼎丞親率工作團進駐寧化淮陽,指導建黨建政和建立地方武裝工作。在張鼎丞的親自指導下,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寧化縣淮陽區淮陽鄉(今淮土鄉淮陽村)劉氏家廟順利召開,張鼎丞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詳細]
中共增龍博中心縣委舊址
  中共增龍博中心縣委舊址位于增城正果鎮白面石村,一個建于半山腰的小院建筑,院內有東西兩排,每排4間瓦房,院子四周有圍墻.曾于1940年4月~1942年5月,作為增城,龍門,博羅三縣中共縣委所在地,主要領導增城,龍門,博羅等地黨組織開展工作,為廣東東江地區抗日斗爭取得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2005年,中共增龍博中心縣委舊址被定為增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宏揚革命傳統和“紅色文化”,正果鎮政府于2006年開始對該址進行修復,投入資金近50萬元.修復工程以“建新如舊”原則進行,重建的“中心縣委”完全尊重舊址的原貌,建筑風格仍按照以前的客家土樓四合院的樣式,室內布局仿照舊址,甚至重建用的部分磚,木柱等材料…[詳細]
峨眉武裝起義舊址——八仙洞
  八仙洞位于峨眉山市高橋鎮嚴寺村7組(小地名茍漕),可通數十里外的豬肝洞。1935年1月27日,共產黨員何克希根據黨中央“開拓新的游擊區域,發展與創造新的蘇區,赤化全川”的指示精神,同共產黨員和允恭、唐杰等,在峨眉縣城領導舉行武裝起義。計劃是:動員一切力量,組織起義,占領縣城,擴大影響,繼續組織力量,組織起義,打通雷波、馬邊、屏山、峨邊,創建雷馬屏峨武裝割據紅色區域,牽制軍閥劉湘的軍事力量,迎接中央紅軍入川。當時,何克希、和允恭利用與地方武裝團委會副委員長賀侶皋等親戚關系,常往來于團委會,結識了一批官兵,進行策反工作。他們與打入常備隊做軍運工作的唐杰互相配合做士兵的工作,組織了一批起義骨干力量;…[詳細]
瓊崖工農紅軍云龍改編舊址
  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是全國首批10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瓊山區云龍墟。管理單位是海口市瓊山區民政局。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始建于1952年,1984年、1989年和1998年原瓊山縣人民政府對該舊址進行了擴建和改建。云龍改編舊址原為“六月婆”廟場址,因1938年12月5日瓊崖工農紅軍在此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而得名。舊址占地面積15畝,正門右側大理石柱上刻有馬白山同志(瓊縱老戰士、原海南軍區副司令員)題寫的“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距大門正中16米處豎立一尊手握鋼-的獨立隊戰士全身銅質鑄像,總高10.4米,其中銅像高…[詳細]
永利川廠舊址
  永利川廠舊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橋溝鎮四川東風電機廠有限公司內,建筑占地面積約12419平方米。永利川廠前身永利塘沽堿廠,1917年由著名愛國實業家、被毛澤東譽為中國近代四大工業先驅之一的范旭東先生,著名科學家、“侯氏制堿法”發明者侯德榜博士所創。該廠“紅三角”牌純堿被譽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征”,曾在1926年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和1930年比利時工商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而蜚聲海內外。1937年“七七”事變后,天津塘沽遭日軍劫占。范旭東、侯德榜拒絕與敵合作,輾轉入川重建化工基地,并將川廠取名“新塘沽”,廠區道路以沿海省市命名,以繼承永利在塘沽的事業,永銘國恥。抗戰時期,永利人以強烈的愛國精神…[詳細]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鳳山街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鳳山街位于寧化縣淮土鄉鳳山村。1934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國民黨東路軍湯恩伯、孫元良、王仲廉、李默庵部相繼攻占沙縣、將樂、泰寧、歸化,紅7軍團、紅34師及其他紅軍部隊被迫向西退守建寧、寧化一線。是年5月中旬至6月初,國民黨東路軍孫元良部、第52師、第3師相繼攻占建寧、永安、連城,紅1、紅3、紅7、紅9軍團從東北一線向南退守寧化、石城、長汀、寧都、興國一線。6月后,國民黨東路軍蔣鼎文部由永安、連城一線向長汀、寧化進逼,國民黨北路軍陳誠部的第三路軍由廣昌進取石城,國民黨第六路軍薛岳部從龍岡向古龍岡推進,對中央主力紅軍實行分割“圍剿”。長征出發前夕,駐守寧化的中央主力紅軍約1…[詳細]
花山寨會議舊址
  花山寨會議舊址,位于河南省光山縣城西南20公里的南王崗鄉花山寨村。1934年11月11日,0鄂豫皖省委在此召開第十四次常委會議,決定紅二十五軍長征。1934年11月10日,鄂豫皖省委率紅二十五軍到達光山城西南的花山寨,和鄂東北道委書記鄭位三、0中央來人程子華勝利相會。11日,0鄂豫皖省委書記徐寶珊,在花山寨西南的一個小村莊里召開了第十四次省委常務會議,鄭位三、程子華等參加。會上,程子華傳達了-代表0中央和軍委對鄂豫皖根據地的指示。-對紅軍二十五軍出路問題指示說:“中央已經決定了紅軍主力要作戰略轉移,去建立新的根據地,這樣部隊就能得到發展。同時能把敵軍主力引走,減輕根據地的壓力。根據地的敵軍減少…[詳細]
薛家寨革命舊址
  薛家寨革命舊址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東約5公里的田峪村。傳說薛剛反唐時曾屯兵于此,因此得名。這里處于橋山山脈南端,海拔1600多米,這里重巒疊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帶壁立千仞,地勢十分險峻。山寨形似葫蘆,東、南、西三面為懸崖絕壁,山坡灌木叢生,仰視不見寨形,細看僅見草叢小道。整座山寨走勢雄奇,軍事上易守難攻。1933年春,劉志丹、謝子長、-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黨政領導機關進駐薛家寨,在巖洞中分別設立了軍醫院、修械廠、被服廠、倉庫等后勤單位,建有寨樓、堞墻、戰壕、哨卡、碉堡、吊橋等。薛家寨革命舊址現存四個寨子,一號寨為陜甘邊游擊隊一、三支隊駐地,其他分別為紅軍醫院、被服廠、修械所等后勤單位和領導…[詳細]
紅二、六軍團醫院舊址(楊家大屋)
  紅二、六軍團醫院舊址(楊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涼水村楊家寨。1935年4月12日,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灣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醫院也隨著省委二度轉遷,最后設在茨巖塘涼水村楊家寨的楊家大屋。紅軍醫院分門診、住院、中草藥加工幾個部門,負責人段利權,有工作人員100余人,傷員800多人。傷病員來自龍山、永順、桑植、宣恩、咸豐、來鳳前線負傷的戰士。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經常到醫院看望病人。涼水村和近靠紅軍醫院的半寨村的農戶家家都設有病床,情況緊急時,傷員就往紅軍醫院…[詳細]
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尹氏宗祠
  國務院確認湖南省洞口縣為中國革命老區后,洞口的革命先進事跡已受到了中外愛國人士的特別關注。在抗日戰爭時期即1938年秋,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分校由武昌遷至武岡,簡稱“黃埔軍校武岡分校”,黃埔軍校第二分校總校設在武岡縣城,部分軍官總隊分別開設在洞口縣的楊氏宗祠、曾八支祠、尹氏宗祠,六年來培養出各級軍官23052人,投入抗日戰斗前線,取得了決定性的偉大勝利。給中國革命史冊上添上光輝的一頁。尹氏宗祠位于洞口中縣山門鎮巖門村中心位置,風景秀麗,具旅游資源豐富的雪峰山麓。歷史悠久,這里不但是黃埔軍校第二分校第十四軍官總隊舊址,還是尹氏宗親的超源聚集地之一。在這里可以留閱黃埔軍校將領們的風彩,可以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亚洲视频五月天激情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性开放视频久久…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