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中共安溪中心縣委舊址
  中共安溪中心縣委舊址中新厝位于泉州市安溪縣魁斗鎮佛仔格村佛仔格角落。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佛仔格是安南永德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在中新厝,先后成立中共佛仔格支部、中共安南永德臨時縣委。1930年秋,以安溪縣金谷鎮東洋、溪榜、洋中、深洋、美洋村和魁斗鎮佛仔格村農民武裝為主體,建立了安溪游擊隊,隊長李世全、副隊長陳體,隊員11人,有4枝長-和數把刀具,和永春游擊隊一起成為安南永游擊武裝的基礎。1931年12月,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派李南金到佛仔格與郭節聯系后,在佛仔格召--議,傳達了中共廈門中心市委關于在安南永三縣邊界建立游擊區的決定。1932年,閩西蘇區進入鼎盛時期,積極向閩南等地拓展,為創建安南永德蘇…[詳細]
閩中特委機關延壽聯絡站舊址
  閩中特委機關延壽聯絡站舊址位于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街道延壽村延壽路38號。延壽村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群眾基礎較好。1930年11月,為了便于山區和平原的聯系,中共莆屬特委決定在延壽村楊杞松家建立聯絡站,從此,延壽村成為閩中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的一個重要據點。1945年6月,楊杞松任中共莆田縣委書記,蘇華、張兆漢、黃國璋、林汝楠等委員便經常居住在楊杞松家中。1947年7月,閩中游擊縱隊轉戰戴云山失敗后,楊杞松轉移到西天尾溪安村張坤家中隱蔽,8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后被國民黨保安團活埋在莆田城關東巖山,犧牲時年僅32歲。1949年5月,其侄兒、莆田縣委委員楊文喜在黃石清江突圍時壯烈犧牲,縣…[詳細]
金山交通站舊址
  金山交通站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金山村海頭自然村。朱維干是黃石鎮金山村人,著名的史學家和教育家。一生追求進步,支持革命,與閩中革命同志陳國柱、陳國楨、林汝楠等往來密切,這些革命同志以他家為據點,建立交通站,發展革命隊伍,從事革命活動。1923年陳國柱在廈門大學讀書時認識了老師朱維干,兩人成了莫逆之交。1925年,陳國柱受中共中央委派回到莆田開展建黨工作。一到莆田,朱維干就介紹他到莆田哲理中學當教員。1926年2月,陳國柱在哲理中學創建莆田黨團混合支部。之后,他經常到黃石金山村,以朱維干家(祖屋)為據點開展活動,發展黨員。同年11月25日,陳國柱等人以國民黨莆田縣黨部籌備處名義在中山公園(今…[詳細]
閩東紅軍第13獨立團成立地舊址--瑞豐寺
  閩東紅軍第13獨立團成立地舊址瑞豐寺位于連江縣透堡鎮大街。1933年10月,蔣介石糾集100萬兵力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軍事“圍剿”,其中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根據地。由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然而,閩東地區的黨組織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巧妙地利用“閩變”形成的有利形勢,把革命斗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在閩東之南創建了連(江-)羅(源)蘇區。使得1933年冬到1934年初其他紅色區域革命轉向低潮的時候,閩東地區卻是土地革命的一派火熱景象。自1932年6月底,黨領導的游擊斗爭發動后,連羅地區涌現數支地方武裝組織,除閩中(閩東)工農游擊第1支隊外,19…[詳細]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甘露村大堡山腳。1935年4月12日,為避開國民黨軍六路縱隊的合圍,確保省委機關的安全,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兵工廠同隨省委二度轉遷后設在茨巖塘鎮甘露村姚家大屋。紅二、六軍團兵工廠,時任廠長劉興海,政治指導員易松林,下設財政、修理、翻砂、炸彈四科,各設科長、司務長1人。兵工廠的保衛工作由龍桑獨立團擔任,約1000余人。全廠共有人員300人左右。其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為原有工人,約150人左右。二為俘虜,…[詳細]
萬載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
  萬載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位于赤興鄉西南新華村西北3公里處的閻王寨張家。該屋坐北朝南,土木結構,民國民居,上蓋青瓦前后分水,穿插格子窗。門首檐下的墻壁上現還保留有用石灰書寫的“武裝保衛蘇聯”和“工農--”的標語。正廳后墻內正中央還保存著一幅馬克思的畫像和“革命之領袖”、“擴大文化宣傳”的字樣。全屋面積為132平方米,保存完好。1930年初,隨著“三•一八”、“紅五月”暴-動-的節節勝利,擋在群眾中的威望日益提高,革命形勢迅速發展,萬載縣黨的組織也不斷發展壯大。是年5月,全縣已建立區委6個,特支4個,支部150個,黨員2115人。為了加強黨的領導,使黨在各方面的工作適應革命新形勢的需要,…[詳細]
“東吳事件”發生地舊址
  “東吳事件”發生地舊址位于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東埔鎮東吳村和吉城村。1945年5月17日,黃國璋、林汝楠、葉良運率領省委、特委機關武工隊在南日島西戶村被國民黨省保安一團包圍時,閩中海上游擊隊隊長康國強聞訊派兵赴陣支援,擊退頑軍。此事被偽軍頭目發覺,成為偽軍頭目和國民黨軍統特務確認海上偽軍中有“-”分子在活動的直接證據,從而加強了對偽軍各部隊的控制和防范。5月18日,日軍從閩中沿海撤退后,偽“福建和軍救國軍”接受國民黨軍統局“易幟反正”的旨意。5月29日,偽第一路軍全部由湄洲島移駐忠門東吳村,打破偽軍久未進駐陸地的先例。6月2日,國民黨保安一團分別進駐東吳周圍的幾個村莊,對東吳村形成包圍的…[詳細]
囯民政府外交部舊址
  時代:1938-1946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地區:重慶市渝中區批次:第七批囯民政府外交部舊址:國民黨(左派)四川省黨部暨重慶高中舊址:該址坐西北朝東南,一樓一底,為兩幢中西式磚木結構建筑。面闊19.4米,進深20.5米,通高約13.5米,1號樓建筑面積624平方米,2號樓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552平方米,總占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房屋建于20世紀30年代,青磚瓦面四坡水構造形式,建筑造形采用外廊式對稱布置,使其典雅、莊重,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1號樓原是巴縣議會的右樓,1927年初,國民黨(左派)四川省黨部在此作辦公地點。當時中共重慶地委書記國民黨(左派)四川省…[詳細]
中共仙德工委舊址
  中共仙德工委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度尾鎮下洲社區石牌兜。為了適應全國解放戰爭迅速發展的形勢,迎接人民解放軍南下,中共閩中地委于1949年1月下旬在福清漁溪的溪尾洋召開干部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所屬各縣黨組織和游擊隊的負責人計70多人,會議由地委副書記林汝楠主持。會議研究確定了進一步發動群眾,開倉濟貧、擴大游擊隊以及籌款籌糧籌-等幾項主要任務。會議還根據閩浙贛省委的指示,把閩中地委改為閩中工委。閩中工委決定把所轄各縣黨組織統一改組為5個縣委和5個縣工委。因德化縣工委書記毛票被國民黨地方當局通緝,暫不能回德化擔負領導職務,故德化縣工委同仙游合并,于1949年2月在仙游度尾石牌兜礪山中學成立中共仙(游…[詳細]
后埔破倉分糧舊址
  后埔破倉分糧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度尾鎮后埔村后埔自然村。1947年6月中旬,閩中戴云縱隊在仙游的西北區秘密活動,6月15日駐扎在書峰鄉蘆前村,縱隊領導人召--議,研究攻打興安(今社硎鄉)的行動計劃。會上,中共仙游縣工委書記黃國珍匯報了仙游黨組織的活動情況,并反映時值青黃不接,群眾缺米斷炊日子相當艱難的迫切問題,引起了縱隊領導的重視,放棄原先攻打興安的計劃,改為度尾后埔破倉分糧,以解決群眾迫切需要糧食的問題。當日晚,戴云縱隊經書峰西坑直插度尾后埔村。后埔村有三教祠糧倉和下亭糧倉兩座,防守薄弱,距中岳鎮公所保安隊和潭邊-所較遠,有利于游擊隊破倉分糧行動。6月16日上午10點多,由黃國璋帶領的一路游…[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女同中文字幕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