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二區委舊址
  1927年12月,方志敏等共產黨員在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成功領導和組織了弋(陽)橫(峰)武裝起義,開辟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1931年初,革命根據地開始向衢縣境內發展。1936年10月,浙皖特委所屬的中共衢(縣)遂(安)壽(昌)中心縣委在遂安縣(今淳安縣)白馬鄉橫源田村正式成立,縣委書記嚴忠良。中心縣委下轄6個區委,其中衢縣境內有兩個,即太真鄉的中共石柱崗背區委和灰坪鄉的中共上坪田區委,分別為中心縣委的第一、第二區委。之后,浙皖贛游擊根據地黨組織和游擊隊迅速發展壯大,游擊斗爭的全面展開,1990年8月23日,原中共衢縣縣委、縣政府于在灰坪鄉上坪田村建立了“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二區委舊址”紀念…[詳細]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目的地介紹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位于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原名鐵獅子胡同。清代這里有三座府第:東為和親王府,中為貝勒斐蘇府,西為和敬公主府。和親王府的前身是貝子允禟府第。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五子弘晝改建為和親王府。貝勒斐蘇府,是清初恭親王常穎的府第。清末,兩府內的建筑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組磚木結構的樓群:中間的主樓為歐洲古典式灰磚樓,東、西、北各有一座樓房。1912年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和國務院設在這里;1919年后,靳云鵬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改為總理府;1924年段祺瑞被北洋軍閥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這里改為執政府。1926年4月10日,北京發生了政變。駐北京的國民軍將領鹿鐘…[詳細]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位于金寨縣天堂寨鎮,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遵照中央指示,從魯西南重鎮菏澤出發,于8月27日千里躍進大別山,猶如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有效地牽制了-,當年12月30日,將前方指揮所設在下樓房的周宅。為再現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光輝歷史和艱苦歷程,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使之與天堂寨綠色資源相呼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經六安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天堂寨易地重建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項目的選址在與舊址地理環境相似的景區大門500米處,與建成的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隔路相望、相互呼應。2009年9月25日,安徽省旅游集團、六安市政府共同在天堂寨隆重舉…[詳細]
云南提督府舊址
  云南提督府舊址位于大理古城復興路南部西側,西連博愛路、南連蒼坪街、北至紅龍井。明代為分巡迤西道署,清康熙二年(1663年)云南提督駐扎大理,建為云南提督衙門。云南提督全稱云南提督總兵官,從一品,節制臨沅、鶴麗、普洱、開化、昭通、騰越六鎮總兵,直接統轄提標左中右三營,兼轄楚雄協,武定、大理城守等營,是云南最高武官。云南提督下設中、左、右三營,轄馬戰兵九百名、步戰兵二千一百名、守兵九百名。云南提督的設置標志著清初云南綠營兵制基本形成。云南提督是一省最高軍事長官,肩負著維護清政府在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統治的主要職責,是領導“改土歸流”的主要軍事力量。清代二百五十年間,先后有五十多任提督駐守于此處理軍…[詳細]
塘沽火車站舊址
  塘沽火車站舊址現名“塘沽南站”,隸屬北京鐵路局塘沽火車站。始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是我國最早自主修建的鐵路——北洋鐵路上的一座車站。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炮臺后,繼而占據此處,利用車站轉運軍需物資和戰爭人員。1919年毛澤東與羅章龍等人送赴法留學生,路經天津在此下火車,首次造訪大沽口炮臺。1933年5月,中日談判《塘沽協定》期間,南京政府代表團駐留在塘沽火車站。1937年日軍占領該站,用作轉運戰爭物資。塘沽火車站舊址歷經中國近代以來多次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革,至今尚保留有完好的原主體建筑物和一應站區設施,是天津鐵路分局仍在使用的一個四等車站。舊址主體建筑為磚木結構歐式單層建筑群…[詳細]
東肖紅色舊址群
  東肖紅色舊址群景區位于新羅區東肖鎮,占地面積3.8平方公里,包括東肖革命烈士紀念碑、龍巖華僑歷史博物館、桐岡書院、鄧子恢故居、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舊址和紀念館、后田暴-動舊址和紀念館、鄧子恢紀念館。東肖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紀念后田暴-動65周年和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55周年,1993年在東肖“紅場”建立東肖革命烈士紀念碑,占地2400平方米。2010年11月14日開館,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龍巖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僑鄉文化和河洛文化為一體,繼承全體海內外龍巖鄉親親情的紐帶和橋梁。目前,共收藏圖片965幅,文物289件,手翻書等資料310件。桐岡書院位于東肖鎮中心小學內,建于清乾隆年間,占地面積10…[詳細]
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場舊址
  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場位于黃石市鐵山區。整個采場東西長2400米,南北寬900米,上下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最早開采于三國時期。1893年,大冶鐵礦正式投入大規模生產,一直持續到2003年露天開采才告結束。大冶鐵礦露天采場是中國第一座采用機械化開采的大型露天礦山,代表著當時生產力的先進水平,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杰作,是世界第一高陡邊坡和亞洲最大的人工露天采坑。2006年,經國家礦山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確認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景區。201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華蘇維埃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舊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單位,近現代(1933年)重要史跡。位于江西省瑞金市。中央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是蘇維埃中央政府負責制定蘇區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實行經濟綜合調控管理的重要工作部門,1933年2月在沙洲壩成立,鄧子恢、林伯渠、吳亮平先后任部長。1933年4月,國民經濟委員會成立,委員有鄧子恢、張聞天、項英、吳亮平等8人。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內設調查統計局、設計局、糧食調劑局、合作社指導委員會、對外貿易局、國有企業管理局、總務處等機構。1934年4月28日,中央人民委員會頒布等5號訓令,規定與說明國民經濟部與內務、財政、司法、教育各部的工作關系與組織劃分,在…[詳細]
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
  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葉坪村老村。座西北朝東南,土木結構,懸山頂,兩廳一井,面寬五間,占地219.17平方米。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簡稱中共蘇區中央局)是全國蘇維埃區域黨的最高領導機構。于1931年1月15日在寧都小布成立,1931年9月從永豐龍崗遷駐此地。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有:周恩來、項英、毛澤東、鄧發、顧作霖、朱德、王稼祥、任弼時等,內設組織部、宣傳部、婦女部、政治保衛處等機構。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王稼祥、朱德等在此居住和辦公。1933年4月,遷往沙洲壩下肖村,與從上海遷來的中共臨時中央合署辦公。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位于邵陽市雙清區昭陵西路兩路口28號。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又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湘通訊處,原設在長沙市。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被日寇占領,湖南腹背受敵。-湖南省黨部于11月中旬火燒長沙之后遷往沅陵,省政府遷往耒陽,長沙處于混亂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繼續領導全省的抗日救亡運動,開辟以邵陽為中心的湘西南抗日救亡革0據地,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在于1938年11月下旬由長沙遷往邵陽,駐邵陽縣(今邵陽市)城東門外回欄街兩路口曾家院子。同時遷來邵陽的有0湖南省工委、長沙市委、省青委、文化界抗敵后援會、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觀察日報》社、崇實女校、育英兒童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熟女中文字幕97 |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自拍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 综合高清aⅴ在线 | 五月天天堂久久 |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