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汕頭支行舊址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坐落在汕頭市永平路1號,原為日本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汕頭支行舊址,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坐西南向東北,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三層半歐陸式建筑。一樓為多功能展廳,二樓為永久式文物展廳,三樓“清音閣”為潮樂文化展廳。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永平路1號大樓被登記為不可移動的新發現文物點。為紀念汕頭開埠150周年,進一步梳理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選址于此修建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是我市一張文化名片,濃縮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頭開埠以來的發展,在陳列布置上反映了汕頭開埠的歷史脈絡、開埠的意義以及開埠帶來的繁榮氣象。建設布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位于汕頭市…[詳細]
白雀園革命舊址群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省級紅色旅游景區—白雀園革命舊址群,位于光山縣城東南33公里的白雀鎮白雀老街(白雀園明清街)。是土地革命時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軍事基地。是聯系豫東南、鄂東北、皖西北三志片紅色區域的交通要衢。也是1946年6月中原軍區突圍的主戰場之一。1930年2月初,光山縣委派縣委委員、光山縣紅色補充軍軍長來合云率光山赤衛隊一部,在白雀、沙窩共產黨的配合下,一舉攻克了白雀園,建立了中共白雀園區委員會。4月白雀區蘇維埃政府成立。6月白雀園區蘇維埃改為白雀園市蘇維埃政府。同時,光山戰斗營、教導營、特務營和光山獨立團、獨立師先后成立并駐扎于白雀園,還設立了紅軍槍械修造所、紅軍醫…[詳細]
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龍家大屋)
  龍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龍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茨巖村龍家灣。1935年5月6日,為落實興隆會議精神,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紅二、六軍團兵工廠、醫院、供給部、紅軍學校等直屬機構全部遷往龍山縣茨巖塘,以茨巖塘為首府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走進了歷史舞臺。在以茨巖塘為革命中心區期間,賀龍、任弼時等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影響深遠的忠堡大捷、首善圍殲戰、招頭寨戰役、板栗園大捷、芭蕉坨大捷以及茨巖保衛戰等數以百計的戰役、戰斗。特別是1935年5月9—10日在龍家大屋召開的茨巖會議為根據地革命指明了方向。這次會議,一是在全體官兵中貫徹落實遵義會議精神;二是制定了紅軍休整…[詳細]
南三花工委舊址
  中共南三花工委舊址位于南海區里水鎮北沙沈村,建筑面積為200平方米。1993年,由沈村村民籌資,在沈文玉私塾舊址上重建;1995年由市政府撥款維修。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南海組織受到破壞,一度停止活動。中共黨員沈少剛受中共廣州市工委委派回家鄉沈村辦學,利用教師身份作掩護,在此開展革命活動。1946年2月,杜路受中共廣州市工委委派到南海任特派員,負責恢復中共南海組織,以沈村為中心,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共南海組織迅速恢復并發展壯大。1948年5月,為適應斗爭發展需要,中共珠江地委決定成立中共南(海)三(水)花(縣)工作委員會,領導南海、三水、花縣(部分地區)黨組織。由杜路任書記、陳啟銳任副書…[詳細]
崇德城舊址及橫街建筑群
  崇德城舊址及橫街建筑群位于桐鄉古鎮崇福。崇德城舊址包括城墻遺址、護城河及運河古橋梁司馬高橋。崇德于后晉天福三年(938)就已置縣,但建城較遲,崇德城墻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為防倭寇進犯,當時的海防長官下令拆崇德城墻,將磚石全部搬運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墻至此拆毀。明嘉靖三十四年,為抵御倭寇侵犯,崇德知縣蔡本端奉檄重新修筑城墻。第二年正月初七,時任右通政,正好在家鄉休假的崇德邑紳呂希周為防倭寇,發動全城兵民再筑城墻,新城周長近4公里,有水旱城門各5座,城墻完工后,根據呂希周建議,引大運河改道,回環繞城,作為護城河。現城墻遺跡尚存崇福鎮城墻弄內長10余米,寬20米的一段城墻斷垣,護城…[詳細]
延安交際處舊址
  交際處,主要工作就是對來往延安的人進行接待。當時的接待要針對針對不同的人,所以說接待也是門技術活。延安交際處,全稱為陜甘寧邊區政府交際處,前身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外交部的招待科。1936年底,駐守在延安的東北軍撤出延安城后,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和他的中央機關結束了長達三年多的(1934年10月)流竄,終于有了自己的城市--延安。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原西北辦事處下屬的部、局,相繼改為陜甘寧邊區政府的廳、處。調整后外交部被撤銷,只保留了一個招待科,負責外來賓客的生活接待。1937年11月底,陳云回到延安,鑒于外交部被撤銷后對外宣傳聯絡工作受到影響,他建議中央加…[詳細]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樓舊址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樓舊址位于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辦公樓始建于1934年。該建筑系磚瓦結構,二層起脊樓房,座北朝南,總建筑面積為1881.08平方米,占地面積2356平方米。1945年以前為興安南省、興安總省辦公樓。1946年初,中共東蒙工委在此辦公。1947年6月14日至1949年11月,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在此樓辦公。之后為內蒙古東部區黨委辦公樓。歷史作用這座辦公樓是中國共產黨在內蒙古發展壯大、領導內蒙古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重要見證。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內蒙古工委帶領各族人民建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內蒙古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當時,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內蒙古黨委辦公樓成了制…[詳細]
開封紅洋樓(國共黃河歸故談判舊址)
  紅洋樓,位于開封市禹王臺區北臨隴海鐵路線的民生街北側的駐軍院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全稱為:國共黃河歸故談判舊址。現被駐汴某部隊使用紅洋樓建于1917年,由當時北京郵政總局撥款,作為時任郵務長的辦公及居住寓所。這棟樓房為坐北朝南的西方巴洛克式,磚木結構、坡屋頂、紅瓦面的兩層建筑。毛澤東、周恩來曾分別在此居住,更為這棟建筑精美的兩層西式小樓增添了光彩。1938年6月,當日寇進逼中原的時候,蔣介石為了掩護其軍隊撤退,在鄭州北部花園口扒開了黃河大堤,使黃河改道入淮,豫、皖、蘇三省受災地區達44個縣、市,1200萬人口,淹死89萬人,造成了震驚中外的大浩劫。1945年日本…[詳細]
閩中支隊第4與第6中隊及大洋游擊隊駐地舊址
  閩中支隊第4與第6中隊及大洋游擊隊駐地舊址洋尾寨位于永泰縣大洋鎮大展村卞湖自然村。洋尾寨(含舊寨和新寨),地處永泰與閩清交界,是未通公路前大洋往盤谷、紅星和閩清的必經-之路。洋尾寨是大洋游擊隊駐地,也是閩浙贛人民游擊縱隊閩中支隊第4中隊與第6中隊、大洋游擊隊在大洋開展籌糧支前迎-接人民解放軍的駐地,又是解放戰爭時期截擊國民黨第96軍殘部的戰斗地點之一。1947年,在新寨居住的開明紳士鄢守松與吳盛端接頭,參加了革命,負責西區一帶地下工作活動。同年,邵瑞琛經-人介紹與閩中地委(1949年2月改稱閩中工委)委員饒云山接上了關系。1949年春,大洋游擊隊在洋尾寨成立,有大展、鳳陽、麟陽、珠洋、龍門等村…[詳細]
白芒坑革命舊址
  白芒坑革命舊址位于惠州市龍門縣平陵鎮山下村委會,距圩鎮3公里,三面環山,面積約3公里。白芒坑革命舊址主要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簡稱紅四師)休整舊址、白芒坑黨小組與農會成立舊址、白芒坑人民武裝成立舊址、白芒坑人民抗擊日軍遺址、白芒坑反擊戰遺址組成。2008年10月,中共龍門縣委、龍門縣人民政府公布白芒坑革命舊址為龍門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白芒坑革命舊址,保存尚好的建筑為新圍(舊稱松齡圍)紅四師休整舊址。新圍,GPS地理坐標為北緯23°41′02.8″,東經114°21′28.8″,海拔88.8米。坐東南向西北的新圍,是三堂四橫一禾塘一池塘的清代客家圍屋。1927年12月19日,師長葉鏞率領中國工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 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