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重慶抗戰金融機構舊址群
  時代:1938-1946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地區:重慶市渝中區批次:第七批1、中央銀行舊址:該址坐西向東,為鋼筋砼結構5層建筑,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中央銀行大樓由基泰工程公司1938年設計,建業營造廠施工,地下兩層作為金庫,為了防盜防爆,該庫房混凝土墻身厚度達90厘米。因為處在抗戰時期,內外裝修簡單。中央銀行1928年11月1日在上海成立。抗戰開始后,中央銀行遷往南京,后遷至漢口,1938年8月漢口淪陷前,中央銀行總行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中央銀行總行初來重慶時,因中央銀行在道門口的銀行大樓還未完工,暫借美豐銀行五樓辦公,1940年元旦,中央銀行總行業…[詳細]
古鄗舊址
  古鄗舊址  世變揚塵滄海中,浮云依舊塞寒空。五城陌照蕭王月,湯沐邑余公子風。救趙應推監者策,摧薪獨羨鄧侯功。鄉園咫尺堪憑吊,驀見青山思不窮。清朝 魏裔介古鄗城舊址即今縣北之固城店。  鄗之名稱始見于春秋。《左傳》載:“魯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齊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而其為邑,當更在此以前。鄗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歸趙。因地處晉、趙邊陲,諸侯攻伐常為征戰之地。齊伐晉,中山侵趙,都在這里進行過戰爭。今天固城店村民翻地挖土,還常常發現斷矛、殘劍及銅箭鏃等兵器。鄗是歷史上的古城,曾做過魏公子信陵君的湯沐邑。走進古鄗舊址,站在墻根下仰視,方覺出眼前這道城墻的高大與堅實。殘墻長約55米、高3米,…[詳細]
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舊址
  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舊址位于浙江北路191號,始建于1899年清光緒年間。曾為清朝晚期的會審公廨(亦稱會審公堂),民國時期的江蘇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1949年8月11日,上海市長陳毅在此(浙江北路191號)宣告上海市人民法院成立。浙江北路191號經歷了三個完全不同性質的重要歷史時期。1.晚清在租界內確立領事裁判權和會審公廨制度,是-戰爭后中國長期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并部分喪失司法權的史證,體現了外國列強在中國的司法特權。會審公廨制度不同于當時封建中國的“衙門制度”,是上海租界內的審判機關,因此較多受西方司法制度的影響,帶有中西方司法文化交融的色彩。2.1925年“五卅”慘案后…[詳細]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
  二七會議會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古村內,是一棟前后兩進的梁家宗祠,座西向東,分前后兩棟,中有2.2米寬的走方廊小院,為磚木結構,現保存完好,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辭典》。二七會議,也稱二七陂頭會議,是指1930年2月7日至9日,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和紅五、六軍軍委召開的聯席會議。毛澤東作了《關于政治形勢和黨的任務》的報告。會議討論了有關政治、土地、紅軍、黨的組織、蘇維埃等重要問題,確定黨的任務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權和發展工農武裝。會議糾正了贛西特委、贛南特委的右傾悲觀思想和遲遲不分配土地或按勞力分配土地的錯誤作法,加強了黨對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領導。會議將紅…[詳細]
塔臥湘鄂川黔省革委會舊址
  塔臥湘鄂川黔省革委會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中心原雷家老屋。舊址為四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1480平方米,周圍砌有卵石圍墻。正屋坐南朝北,五柱四棋,五開間,中為堂屋。廂房為三柱四棋,四開間。大門與堂屋相對,兩側為糧倉。院內為賀龍、夏曦、陳希云等領導的辦公地點和住處。1934年11月26日,湘鄂川黔邊臨時省革命委員會成立于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同年12月10日遷至永順縣塔臥,機關設在塔臥雷家老屋。省革委會主席賀龍,副主席夏曦、朱長清,秘書長張啟龍。內設勞動部,部長朱長清;財政部,部長喻杰(代理)、陳希云、虞志清;糧食部,部長張經展;土地委員會,主任王邦秀;沒收委員會,主…[詳細]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省委舊址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舊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典型的新縣民居建筑風格。舊址位于新縣城內首府路27號,座東向西,后至生產街。共有0式磚木結構清末民居用房50間,前后5排,每排7間,加上其它用房15間。東西長90米,南北寬22米,總面積1980平方米。舊址原為新集大地主劉彝武的私人住宅。由于街道拓寬,將原舊址的第一排拆除后,第二排房面按第一排式樣恢復。整個建筑結構緊湊,庭院對稱,廊檐寬闊,宏敞明亮,寧靜幽深。門樓式大門,上方懸掛著徐向前同志1980年4月為舊址題寫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匾額,頂部是花磚挑脊,兩端有燕尾…[詳細]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
  時代:1935-1949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地區:重慶市北碚區批次:第六批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位于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為中國第一個民辦科學院,1930年由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在北碚創辦。下設理化、農林、生物、地質4個研究所,并附設博物館、圖書館、兼善學校,曾管理三峽染織廠,并設成都辦事處、西昌工作站。院址初設火焰山東岳廟。1934年院部和理化研究所遷文星灣“惠宇”。 現存文物點有:惠宇樓、地質樓、地磁測點、盧作孚舊居等。 惠宇樓為中國西部科學院理化研究所辦公樓。1933年,盧作孚向國民政府軍政要員楊森勸募2萬元,后加1萬元,于次年建成,因楊森字子惠,故名“惠宇”。1939年1…[詳細]
“兩彈”城舊址
  中國“兩彈”城舊址,是指當年為發展中國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研制“兩彈”(-和-)的中心。中國“兩彈”城舊址,是當年為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增強軍事實力,研制發展高能物理,熱-的地方。中國“兩彈”城舊址,是曾聚集中國國家科技精英,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傾注心血,舉世矚目的人杰地靈之地。中國“兩彈”城舊址,位于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區過渡的綿陽市梓潼縣城西郊長卿山西麓,占地有數平方公里。新中國建立后,經過國民經濟的恢復,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1964年5月以后,在美、蘇兩國加緊對我國進行軍事威脅的情況下,經濟工作中…[詳細]
閩中工農游擊隊駐地舊址
  閩中工農游擊隊駐地舊址位于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渡里村畬角里自然村。1933年10月,莆田工農紅軍游擊隊隊長鄭金照被任命為中共常太區委書記,派回常太開展工作。鄭金照回到常太動員各村農會發動農民開展抗租斗爭,同時深入外坑等村在農民中傳播革命思想,培養革命積極分子,在外坑大厝、畬角里發展了陳文通、雷金桐、華金雀等參加革命隊伍,為開辟閩中游擊區打下基礎。1934年9月中共莆田中心縣委在靈川西厝村重建后,決定到國民黨統治勢力比較薄弱的常太山區發展新的活動據點。同年10月,鄭金照、陳建新、翁鴻鏜等奉命到常太開辟新區。當獲悉外坑有位原民軍營長的兒子雷光熙擁有-支欲報父仇時,便以探親訪友為名到外坑畬角里雷金桐家…[詳細]
“中央河南調查組”舊址
  “中央河南調查組”舊址位于長葛市區八七路中段(老市委院內),共9間瓦房,180平方米。是1961年4月至8月“中央河南調查組”在長葛調查研究期間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目前舊址展館內容主要有“中央河南調查組”在長葛工作調研情況、習仲勛在長葛工作期間辦公室復原、習仲勛生平展等內容。2014年7月,被命名為長葛市共產黨員學習教育基地;2015年1月,被命名為長葛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6月,被命名為許昌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2016年初被命名為許昌市黨史教育基地。在黨的八屆九中全會上,中央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并將1961年確定為“實事求是年、調查研究年”。很快,全黨上下興起了調查研究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一页 |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中文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中国Av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