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
  豫陜鄂前后委舊址,又稱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位于河南省魯山縣老城大街中段、縣委大院西側的福音堂。 豫陜鄂前后委舊址的樓房始建于1891年,當時,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來到魯山傳教,在這座樓相鄰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此樓為配房,是牧師和傳教士居住的地方,人們稱它為牧師樓。樓房為磚木結構西歐建筑風格,是魯山當時最漂亮的建筑。1947年魯山解放時,傳教人員離去。這里成為豫陜鄂后方工作委員會領導人的駐地。 解放戰爭時期,魯山一度是豫陜鄂邊區和豫西區首府所在地,是它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商業比較發達。1948年4月25日,在魯山縣召開的豫陜鄂前委和后委聯席會議上,鄧小平做了題為《躍進…[詳細]
中共定?h工委舊址
  中共定海工委舊址位于定海區臨城街道吳榭社區惠民橋陳屋里15 號,建筑面積216平方米,民國建筑,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定海地下縣工委領導機關所在地。中共定海工作委員會成立于1938年10月,1939年6月,日寇入侵定海城關和沈家門鎮后,縣工委轉到農村,先遷到白泉后岙村,1940年遷至吳榭(即現址),堅持抗日戰爭,領導了以黃楊尖為中心的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范圍包括現在的城東街道、白泉、北蟬、展茅、蘆花、勾山、臨城、長峙、盤峙等。并在洞岙、吳榭、長峙等地建立黨的支部和工會等組織,利用在學校舉辦識字班、成人夜校等活動,進行抗日宣傳。1943年10月,東區根據地抗日武裝轉移到浙東,中共定海工委轉…[詳細]
茨坪革命舊址群
  茨坪革命舊址群位于井岡山市茨坪鎮風景如畫的挹翠湖旁,過去這里叫店上村,在明代以前叫柴坪,因這里長了許多柿子樹,所以亦稱柿坪。明朝,這里出了個“探花”,故又稱仕坪。1925年后,改稱“茨坪”,“茨坪”這一稱謂便一直沿用至今。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茨坪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政、軍的最高指揮中心所在地。中共井岡山前委、紅四軍軍部、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軍官教導隊、軍械處、公賣處等重要機構都設在這里。1929年1月,紅軍主力撤離井岡山后,茨坪遭到大肆燒殺,這里的房屋幾乎全部被焚毀,后來當地老鄉重返家園修復了一部分。1960年代當地人民政府又按照原貌修復重建了一部分。毛澤東同志舊居舊址位于茨坪東山腳下店上村,…[詳細]
鳳際中共閩中特委舊址
  中共閩中特委舊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莊邊鎮鳳際村寧里自然村。1936年7月下旬,常太游擊根據地遭到國民黨軍的瘋狂“清剿”,為了擺脫困境,中共閩中特委決定游擊隊暫時撤出,轉移到常太北面廣業區的白沙、莊邊一帶老基點村隱蔽,但因這些地方距離常太較近,非久居之地,劉突軍等決定到莆田北面和永泰交界的地方去開辟一塊新區。寧里地處莆田和永泰交界處,是國民黨--從不光顧之地。1936年9月,方子明按照中共閩中特委指示,在這里開辟新的地下據點,并把活動區域從寧里逐漸擴展到永泰的涼傘山、寨下、旗插安等村。10月底,閩中游擊隊從山溪轉移到寧里、旗插安隱蔽休整。中共閩中特委決定把這里建成穩固的游擊根據地,于是派出工作組,…[詳細]
萬字會舊址
  在濟南上新街南端,有一組氣勢宏大的仿古建筑群,它就是剛剛被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萬字會舊址。該舊址南北長約215米,東西寬約65米,主要建筑面積約4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晚清建筑風格的大型宮殿廟宇混合式建筑群。它的獨到之處,是創造了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完全模仿宮殿大木做結構的典型實例,在全國也十分罕見。`這座大院位于上新街51號,全稱“世界紅萬字會濟南母院”,又稱“濟南道院”。據悉,濟南道院是1921年由濱州人杜秉寅等在濟南創建的,會員主要是軍閥、官紳等。辦會宗旨以道教為主,信奉自己所創造、能超越各宗教的所謂老祖。因主張儒、道、佛、伊斯蘭、天主教五教合一并從事慈善活動,勢力得到迅速發…[詳細]
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位于濉溪縣西南35公里的臨渙鎮文昌宮和鎮東6公里的小李莊。在淮海戰役期間,這兩處都一度作為整個戰役的總指揮部——0淮海戰役總前委的駐地。1948年底,根據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發生的變化,0中央決定集中優勢兵力,采取打殲滅戰的辦法,在淮海地區發起一次戰役,以殲滅敵軍大量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決定由-、陳毅、-、粟裕、譚震林等組成總前委,-任書記,統一領導中原、華東野戰軍。總前委于11月10日由河南張公店遷至臨渙文昌宮,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研究制訂了戰役的作戰方案。戰役期間,總前委又于11月23日從文昌宮遷至小李莊,指揮作戰。至1949年元旦前后,再次遷往河南商邱南張菜園,先后歷時近50…[詳細]
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司令部舊址
  年代:1938年位置:河北省邢臺市南宮市北大街文物級別:省級批準時間:2001年2月7日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抗日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南宮市北大街路東。該舊址原為天津英美煙草公司南宮華興公煙草經銷處,始建于1919年,總占地面積850平方米,現有建筑西樓12間,北屋抱廈5間,東屋、南屋各三間。邢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為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由一二九師抽調兵力組建東進抗日游擊隊(簡稱“東進縱隊”),在司令員陳再道、政委李菁玉率領下,出師太行,跨越平漢線,挺進冀南,于1938年2月8日進駐南宮縣城,司令部設在…[詳細]
扁擔會革命舊址
  扁擔會革命舊址 1935年 信陽縣 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舊址,又稱扁擔會革命起義舊址。在信陽市西北45公里處的邢集鄉高堰村小石嶺莊,有一處座西朝東的院落,這里就是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地舊址。 1935年,河南省委和鄂豫邊工委遭到破壞后,合并成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不久,省委確定在屬桐柏山區的信陽、確山、桐柏、泌陽四縣邊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這年九月,派周俊鳴同志(原河南省委軍委書記)來到這一帶,聯系當地大革命時期的老黨員吳仁輔及汪心泰、吳恒秀等建立起中共尖山支部,書記汪心泰。月末,省委書記張星江、委員王國華等來這里指導工作,認為此地偏僻,群眾…[詳細]
《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
  《中國青年》部舊址位于延中綠地淡水路66弄4號(原薩坡賽路朱依里252號),是一幢坐北朝南二層石庫門住宅。穿過繁華的淮海中路,沿著淡水路一路往前,茵茵碧草,成蔭綠樹,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印入眼簾。在這郁郁蔥蔥的綠地中,一排透著老上海古樸氣息的石庫門房子尤為引人注目,這便是《中國青年》部舊址——一個誕生唯一一本延續至今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創辦刊物的搖籃;一個與中國革命和中國青年同呼吸、共命運的革命陣地;一面引導中國青年們走向革命的光輝旗幟。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后,為了進一步發動廣大青年積極進行反帝反軍閥的斗爭,同年8月,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舉行,會議著重討論了如何貫徹黨的三大…[詳細]
溧陽新四軍指揮部舊址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座落在溧陽市水西村。該館原名為“新四軍水西村革命舊址保管所”,成立于1979年11月23日。1984年9月25日更名為“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陳列館”,1994年8月1日改用現名,隸屬于溧陽市文化局! 1938年夏,新四軍第一、第二支隊先后挺進蘇南敵后,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次年11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水西村成立,統一指揮第一、第二支隊和地方抗日武裝,鞏固和發展了蘇南抗日根據地。1979年7月9日,溧陽地區發生中強度地震,尚存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司令部、政治部戰地服務團等6處舊址遭到破壞。為了緬懷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新四軍的革命精神,同年在溧陽市委、市0的直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精品国产大象香蕉网 | 亚洲女优中文字幕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视频一区二四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