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居篇

營前彭德懷同志舊居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彭德懷、陳毅、何長工、鄧子恢、滕代遠等革命領導人曾來營前進行革命活動,現仍存有毛澤東、彭德懷同志舊居。彭德懷在營前進行革命活動三個多月,大部分時間住在營前鎮下灣村社下葉屋,這里依山傍水,與營前圩一水之隔,龍潭電站指揮部就是當年的營前老墟(“頭唐江,二營前”當時指的就是這里)。葉屋分為上屋和下屋,彭德懷住在上屋的西廂房,司令部及食堂設在下屋,葉屋的門框及墻壁上還留有許多當年紅軍寫下的標語。葉屋后山還有一段當年挖下的戰壕。站在葉屋后山的山頂上,可一覽營前的全貌。不對的政治部設在當時的西昌鄉學(營前孔廟)。…[詳細]
瓦窯堡周恩來舊居
  周恩來同志在和毛澤東同志指揮進行了直羅鎮戰役后,于1935年12月8日抵達瓦窯堡,在這里居住。1936年6月21日,周恩來隨中共中央黨政軍機關離開瓦窯堡,經安塞,前往保定。周恩來同志在此居住期間,主持軍委后方辦事處工作和擔任中央局書記,主持后方工作。周恩來出席了瓦窯堡會議,并作了重要發言。并多次出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常委會議。在此期間,周恩來還部署了紅軍東征準備工作,并前往山西東征前線,出席了中央政治局晉西會議,周恩來還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親赴延安,與張學良將軍進行了抗日救國會談。…[詳細]
重慶馮玉祥將軍舊居
  馮玉祥舊居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鎮白鶴村,原系當地人張海南的住宅,當時稱為“張家大院”。抗戰期間馮玉祥攜夫人李德全及其子女在此工作、生活了七年。馮玉祥舊居原為清晚期普通巴渝民居,總占地面積2937.5平方米。該建筑為土木結構,單瞻懸山式屋頂,小青瓦鋪面,穿斗式梁架。2000年,馮玉祥舊居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慶直轄后的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8月31日完成了舊居的主體修復工程,并于2003年12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全國人大副主席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親筆為馮玉祥舊居提寫館名。…[詳細]
朱熹舊居
  導游: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從15歲起就遷居到閩北,住在崇安(今武夷山市)一帶,由于他在武夷山附近生活了四十多年,因而武夷山被人們視作為朱子理學的發祥地。朱熹曾作過一首《九曲棹歌》,對武夷山九曲的風景作了生動的描繪;;朱熹舊居紫陽樓位于五夫鎮府前村,內有半畝方塘、靈泉古井及朱子樟(相傳為朱熹手植),在紫陽樓附近還有朱子巷、興賢書院、興賢古街、朱子社倉(朱熹用以救荒賑災的糧倉)等古跡;福建武夷山…[詳細]
高安毛主席舊居
  1930年7月下旬,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在從“汀州向長沙”轉戰途中來到高安縣城,居住在胡氏宗祠3天,解放后,高安縣政府將此地辟為毛主席舊居。舊居座落于城區解放路東段,1942年9月被侵華日軍燒毀,1978年10月為了弘揚革命精神,陳列展覽高安革命斗爭以來的革命烈士事跡,“毛主席舊居”重建,于1983年5月高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鑒于“毛主席舊居”周邊的歷史風貌已不存,同時考慮到高安市鳳凰湖公園建設的需要,2006年高安市人民政府向省文物局申請對毛主席舊居異地保護,2007年毛主席舊居遷至高安市瑞州公園內。…[詳細]
雷坪村彭湃舊居
  雷坪村彭湃舊居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潭布鎮社崗村。建于清末民初。坐南向北。三間兩廊,磚木結構,總面闊10.39米,總進深9.74米,建筑占地面積101平方米。彭湃(1896年—1929年),廣東海豐人,中國農-動的杰出領袖。1924年,彭湃到廣寧領導農-動。同年12月,廣寧縣農協、農軍臨時指揮機關和部分農軍入駐社崗鄉。舊居便作為彭湃在社崗期間的工作、居住之所和鐵甲車隊隊部,直至1925年2月遷離。雷坪村彭湃舊居記載了彭湃領導廣寧農運,指揮農民武裝斗爭的歷史,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和革命紀念價值。1989年被公布為廣寧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沈曾植舊居
  沈曾植舊居位于嘉興南湖區建設街道紫陽社區姚家埭21號,系晚清國學大師沈曾植先生舊居。建于清末,據沈曾植學生、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王蘧常回憶,其時沈曾植尚在安徽任職,建房事宜委托嘉興族人負責,耗銀三萬兩。清宣統二年(1910)沈曾植告病歸里,隱居于此研究著述。1958年,沈曾植后裔將故居四十余間房屋無償捐獻給政府做機關宿舍。1999年4月至2001年,嘉興市人民政府對舊居進行修繕并免費對外開放。舊居坐北朝南,系四合院式二層三進建筑。土瓦硬山頂,磚木結構,抬梁式五架梁,梁坊上雕有簡樸紋飾,內有走馬堂樓、廳堂、花園等。沈曾植為清末大儒,學貫中西,其對歷史學、地理學、美學、音韻學等的研究均開創先河,…[詳細]
張元勛舊居
  張元勛舊居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新河鎮東門街122弄沈家墻里。坐北朝南,原為三透九明堂式建筑。前透和東西廂房因人為改造已毀。現存的中、后透及東西廂房基本保留了建筑原貌。中為天井,由石板鋪成。現存建筑占地面積約1330平方米。中透七開間,中三間構成中堂,明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架梁帶前后雙步加前后廊。后透五開間,明間構成后堂,梁架為抬梁與穿斗混合結構,十柱用十一檁。東西廂房四開間,兩層。舊居檐柱、柱頭多施斗拱,斗拱做成蓮花形。張元勛,字世臣,號東瀛,官至中軍都督,為抗倭名將,《明史》有傳。張元勛舊居為名人舊居,格局宏大,富有地方特色。…[詳細]
婉容舊居
  目的地介紹  婉容舊居,東城區鼓樓南帽兒胡同35、37號的舊宅院,原為清末代皇帝博儀之皇后郭布羅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羅長順所建。   此原只是較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冊封為“皇后”后,其父封為三等承恩公,該宅升格為承恩公府。作為“后邸”,加以擴建。西路四進院落。東路為三進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東有家祠。西路正房即為婉容所居。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位置:位于東城區鼓樓南帽兒胡同35、37號 交通信息  5.60.107.124.305.734.819路鼓樓站下車路東。北京東城區…[詳細]
篁塢方志敏舊居
  方志敏舊居,位于樂平市十里崗鄉篁塢村中,距市區54公里。舊居屬20世紀樂平東南鄉典型落檐山墻式民居建筑,依山傍水,環境優雅。舊址總面積約14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0平方米。1927年,方志敏在弋陽漆工鎮領導-后遭追捕,同年9月27日夜,由其姐夫護送,秘密來到樂平篁塢村汪歧芬家。方志敏在該村安全居住了40余天,并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動。1958年方志敏愛人繆敏為此寫下《方志敏同志在篁塢》專著。1983年10月公布為樂平縣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卡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 | 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