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

梅園新村紀念館
  梅園新村紀念館位于南京市漢府街18一1號,從-向東步行數百米即達。該館由漢府街18一1號的新館址和梅園新村17號、30號、35號4處組成。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為首的0代表團曾在此辦公和居住。梅園新村紀念館位于漢府街,解放前是中國0代表團在南京的辦公原址。0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由0代表團辦事處舊址、國共南京談判史料陳列館、-銅像、-圖書館等組成,這里依舊保持著民國時期近現代歷史的遺跡和風貌。其中,舊址梅園新村30號、35號、17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共南京談判史陳列室,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化的陳列展示手段,展出大量珍貴歷史照片和文獻、文物。-圖書館是全國第一家-圖書資料研…[詳細]
張謇文化旅游景區
  張謇紀念館紀念館位于海門市常樂鎮狀元街東首,是一所靈秀的江南園林式建筑。占地面積為33畝,園內建筑古樸凝重、去徑深幽,具有小橋流水的詩意。園內珍藏的上千件珍貴圖片和事物,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張謇先生艱苦創業、實業救國的一生。紀念館自開館以來,共接待社會各界群眾30多萬人次,198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謇簡介:字季直,號嗇庵,1853年5月25日出生在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實業家、教育家,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開拓者之一,他的“父實業、母教育”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他為我國…[詳細]
陳獨秀舊居紀念館
  陳獨秀舊居位于重慶市江津區幾江街道辦事處石墻村,距江津城區15公里。陳獨秀舊居于2000年被列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被批準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舊居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原為清乾隆年間進士楊魯丞的古宅,1939年5月,陳獨秀寓居于此宅的東廂房。陳獨秀舊居,為四合院布局,座南朝北,土、石、木結構,占地7畝,面積3300平方米。當年,陳獨秀和夫人潘蘭珍居住的三間東廂房由南至北,為臥室、客堂、書房。陳獨秀舊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風格,是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陳獨秀居住地。陳獨秀寓居于此后,深居簡出,潛心著述、清苦自持,不為國民黨政府利誘,忍受清貧生活煎熬,直至1942年5月2…[詳細]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廣場北端,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諮議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諮議局舊址自成一個規整的院落,它的主體建筑諮議局議場是一幢磚木結構二層紅色樓房(俗稱紅樓),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國家議會大廈,風格典雅莊重。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這里組成中華民-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廢除清宣統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從而開啟了劃時代的民國之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因…[詳細]
蔡和森紀念館
  蔡和森紀念館位于雙峰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與蔡暢圖書館面對。1987年7月1日建成開館,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50平方米,展廳面積近1000平方米,正門上方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蔡和森同志紀念館館額。蔡和森,中國無產階級杰出的革命家、中國0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新民學會發起人之一,法國勤工儉學組織者、實踐者之一。0第二、三、四、五、六屆中央委員,第五、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蔡和森紀念館內陳列有蔡和森同志從青少年時代勤奮學習到為中國革命奮斗終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140多件,設有六個展廳。門廳陳列著蔡和森半身銅像,銅像是1988年由其孫女蔡予、…[詳細]
通道轉兵紀念館
  通道轉兵紀念館位于通道侗族自治縣西北36公里的縣溪鎮羅蒙山下,由主題陳列館、紀念廣場、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住址寶慶會館、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東岳宮、游客服務中心、大型停車場等部分組成。  通道轉兵紀念館占地面積46200平米,陳展面積2900平方米。展示了中央紅軍長征在通道召開的中共中央負責人緊急會議和通道會議促成的通道轉兵這一歷史史實,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間,紅七軍團、紅六軍團、中央紅軍過通道時發生的一些鮮為人知的人和事,是廣大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和部隊官兵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2014年12月12日實…[詳細]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青川地震博物館)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點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東河口,烈度10度。青川縣地震災害遇難4697人,失蹤124人,受傷15489人,垮塌房屋135萬間,25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500.8億元。東河口地震遺址,是本次震災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震遺址群。遺址群帶從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成“Y”型布局,集中連片分布近50平方公里,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和蘇河鄉三…[詳細]
竹溝革命紀念館
  竹溝革命紀念館位于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延安街,始建于1956年,由-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館內有革命舊址31處,文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被0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主要景點竹溝革命紀念館的紅色旅游景點主要有:0中央中原局、0河南省委、新四軍四支隊八團隊各機關和-辦公室,-辦公室,彭雪楓辦公室等舊址和竹溝軍政教導大隊、豫鄂邊軍事會議舊址及陳列廳等。- 陳列展示1997年之前,館內陳列有竹溝革命歷史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早期革命活動,建立竹溝的第一個黨支部;竹溝革命紀念館 竹溝革命紀念館紅軍…[詳細]
撫順雷鋒紀念館
  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位于撫順市望花區雷鋒路東段61號,原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附近,占地面積99900平方米,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1960年,雷鋒入伍后不久便隨部隊來到了撫順,并在撫順度過了他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8月17日,撫順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并將他安葬在葛布烈士陵園內。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1963年3月11日,為了永遠紀念雷鋒,深入宣傳和學習雷鋒,撫順市委決定在望花公園內修建雷鋒烈士紀念館,1964年8月15日奠基,1965年8月15日落成并舉行了隆重…[詳細]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兩位偉人始終把天津作為第二故鄉。紀念館展廳包括瞻仰廳、生平廳、情懷廳以及竹刻楹聯廳和書畫藝術廳。館藏豐富,文物、文獻、照片及其他資料達萬余件,珍品百余件。其中,周恩來曾乘坐飛遍大江南北并出訪許多國家的伊爾—14專機和吉姆汽車以及先后敬放兩位偉人骨灰的骨灰盒,極其難得。周恩來、鄧穎超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他們在天津相識、相知、相愛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兩位偉人始終把天津作為第二故鄉,臨終前他們分別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祖國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為世世代代緬懷銘記--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0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經報請0中央批準在天津建立了--紀念館。在紀念-百年誕辰之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 熟女丰满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首页 | 天天爱天天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