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

徐英烈士紀念館
  武義縣熟溪街道水碓后村在武義縣南溪雙坑,距縣城南12公里,村莊地理位置為北緯28度,東經11度,該村徐氏為主姓,是本縣履坦分居而來,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近200多戶,573人,轄有3個自然村,耕地面積305畝。是浙江省早期第五任省委書記徐英烈士的故鄉,擁有徐英烈士陵園,紀念館及故居等革命文物,被列入浙江省、市、縣黨史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武義縣廉政教育基地。自2002年水碓后村兩委在熟溪街道黨工委倡導下,徐氏子孫積極捐款修善徐氏宗祠、籌建徐英烈士紀念館,總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于2004年正式開館,自開館以來,每年有三四千人來參觀學習。2013年擴建烈士陵園以來,新建游步道二千…[詳細]
中正紀念堂(臺灣民主紀念館)
  中正紀念堂位于臺北市中心,是臺北市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筑。25公頃大的園區里,座落著中正紀念堂、中正公園、牌樓、圍墻、瞻仰大道、“國家”劇院、音樂廳,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紀念堂建筑格式采用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墻,藍瓦金黃琉璃寶頂,整座建筑氣勢龐大。走進大廳,入口即見兩部過去御用的凱迪拉克轎車;廳內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陳列蔣介石的衣冠、文獻;蔣介石紀念室則完整呈現原來的蔣介石辦公室形貌。此外,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整點的儀隊交接,也是中正紀念堂引人注目的“節目”之一。堂內上層有蔣介石銅像,下層則設文物展示室、電影室、懷恩藝廊、中正藝廊、中正紀念圖書館、視聽…[詳細]
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設在楊橋東路17號,原為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的故居。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現在該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紀念館占地面積614平方米,館內陳列《福州辛亥革命史》。紀念館門口左右分立福建省級和福州市級的兩塊文物保護單位石碑。正門屬木結構,門內石板鋪地,靠墻處點綴假山,周邊花木扶疏,古樸生香。迎面照壁上是宋慶齡的題詞:“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進入第二道門為石門框結構,坐西朝東。左右兩旁的回廊墻壁上,這里共鑲有10面號稱福州“十杰”的影雕碑石,是為國捐軀的林文、方聲洞、林覺民等10個福州籍黃花崗烈士的遺像。主座建筑為穿斗式“三間排…[詳細]
李根源紀念館
  李根源故居與紀念館位于蘇州市吳中區藏書鎮藏西村小王山。李根源(1879~1965),云南騰沖人,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民國元老、辛亥革命先驅者、杰出的愛國民主人士。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任云南陸軍講武堂監督、總辦,是朱德委員長的老師。辛亥革命后,曾任云南軍政府軍政部總長兼參議院院長等職,參與反袁護國戰爭和護法運動。1922年任北洋政府航空督辦、農商總長,兼署國務總理。1923年隱居蘇州。1928年,李根源將其母闕太夫人安葬在小王山,并建闕塋村舍。“九一八”事變后,發動蘇州市民開展募集軍需、救治傷兵、收容難民、收葬陣亡將士、營救“七君子”等抗日救亡活動。新中國建立后,李根源歷任西南軍政委…[詳細]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
  坐落在上海市多倫路145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國民-圍剿的-下,革命的文學工作者組織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0年3月2日借竇樂安路233號中華藝術大學召開成立大會。(今多倫路201弄2號)。1989年年初,“左聯”會址舊址查實后,由于舊址已由居民使用,決定在舊址附近145號建立紀念館。經過半年修繕,于10月19日舉行了左聯紀念館落成典禮,現已對外開放。該館隸屬虹口區文化局領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在上海舉行成立大會1930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竇樂安路中華藝術大學的一個教室里舉行成主大會,簡稱左聯。該組織是中國0領導下的革命文學團體,朱鏡我是發起人之一。大會通過了左聯的理論綱領…[詳細]
呂玉蘭紀念館
  呂玉蘭紀念館座落在全國著名勞模呂玉蘭的故鄉臨西縣下堡寺鎮東留善固村,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東留善固村籌建,其目的是教育干部群眾,大力弘揚“愛國為民、艱苦創業、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的玉蘭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為構建和諧秀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呂玉蘭紀念館和玉蘭公園是一個有機結合的建筑群體,玉蘭公園一期工程占地40畝,建有人工湖、假山、六角亭、八角亭、水榭、宣傳欄、功德碑、體育器材等,呂玉蘭紀念館座落在其中,占地面積3236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內設5個展廳:呂玉蘭事跡展廳、黨史展廳、國防教育展廳、勞模展廳、電教放映廳。呂玉蘭事跡展廳建筑面積500畝,展出面積350平方米,共…[詳細]
王錫闡紀念館(王錫闡墓及祠)
  王錫闡紀念館(王錫闡墓及祠)座落在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西圩(今震澤中學旁),這里樹木翠郁蔥蘢,環境肅穆幽靜。清乾隆《震澤縣志》記載:“處士王錫闡在十都鎮西圩。”墓修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即王錫闡逝世后第二年。顧炎武贈詩有“白云滿江天,高士今何處”之句,故墓碑題刻為“高士王曉庵先生之墓”。道光七年(1827),里人重修時改立“王曉庵先生之墓”碑,為陽文楷書,碑高108厘米,寬36厘米,厚13厘米,花崗石材質。道光十四年春,在江蘇巡撫林則徐的贊助下,重修陵墓,增建墓門,其上門額題曰“南服英賢”,又繚以周垣,封土高1.3米,墓徑4.8米,繞墓四周植樹數十株。墓前植陽刻楷書“王曉庵先生之墓”石碑…[詳細]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沖山北山。紀念館于2009年9月開館,主體工程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館名由全國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周克玉上將題寫。沖山原是位于光福鎮西太湖中的一座小島,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住有百來戶農民和漁民,地理位置偏僻,四周蘆葦茂盛,是太湖游擊隊的主要宿營地之一。紀念館設在八角形紀念塔——太湖閣的第一層,分太湖支隊初建、太湖支隊重建、太湖支隊擴建和烈士英名錄四部分,同時陳列游擊隊戰士曾用過的生活用品、戰斗武器和信件等,輔以太湖蘆葦蕩、聯絡站等場景,展現了太湖游擊隊的戰斗歷程和英雄風貌。紀念館現為蘇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吳中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蘇西沿太湖地區是抗日…[詳細]
崇明縣烈士紀念館
  崇明縣烈士館位于崇明中部新河鎮東首,團城公路南側,始建于1951年,原名烈士紀念塔,1957年更名為崇明縣烈士館。崇明縣烈士館占地面積14520平方米。1988年6月經崇明縣人民政府批準確定為“縣級重點紀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1995年9月,縣烈士館被民政部命名為“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1996年“崇明縣青少年教育基地”、“崇明縣國防教育基地”相繼在烈士館掛牌。2002年榮獲“崇明縣青少年保護先進單位”和“上海市花園單位”榮譽稱號。崇明縣烈士館資料室保存著我縣在各個時期犧牲的烈士檔案427份,烈士遺物22件,照片、圖片301張以及文書檔案50卷。革命史跡展覽室共展出烈士英名4…[詳細]
沂水革命烈士陵園
  沂水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沂水縣城西北13公里的跋山西麓,總面積4萬平方米。沂水革命烈士陵園主要建筑有大門、紀念館、碑亭、革命烈士紀念塔、葛莊戰役抗日烈士紀念碑、仙姑頂抗日烈士公墓、對崮山戰斗紀念碑、歪頭崮抗日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群等。陵園始建于1944年12月(沂北行署建),原址在河西村北。1959年修建跋山水庫時,將河西革命烈士陵園的220名烈士遺骨遷至跋山西南坡。在此基礎上,1960年建立了沂水縣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并更名為跋山革命烈士陵園。1990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并更名為沂水革命烈士陵園。沂水革命烈士陵園座東朝西,背依芳草萋萋、樹木蔥蔥的跋山,面對懸…[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 | 一级全黄大片在线观看播放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