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

蕭紅紀念碑、蕭紅墓
  蕭紅紀念碑、蕭紅墓坐落在呼蘭區西崗公園內東側500米處。建于1992年11月。蕭紅紀念碑、蕭紅墓占地面積為690平方米。紀念碑與墓系坐北朝南。紀念碑和墓為一個景區,分兩個主體建筑。紀念碑位于南側,墓地在北側,相距5米。四周是方鋼混凝土砌筑的書形圖案圍欄。蕭紅紀念碑高2.4米,寬3.4米,厚0.7米,是由一塊北方產的大青石雕成。紀念碑正面左邊鑲著黃銅鍍金“蕭紅紀念碑”五個大字,落款小字:“哈爾濱日報社、呼蘭縣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建”。字體為蒼勁有力的行書。題字是由我省老書法家王田先生書寫。紀念碑正面左邊鑲嵌著銅鑄浮雕蕭紅頭像,為我省著名雕塑家王松引先生之作。頭像下端鑲嵌著鍍銅浮雕花環。…[詳細]
蔡橋烈士紀念碑
  蔡橋烈士紀念碑位于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蔡橋村。紀念碑初建于1969年4月,由原蔡橋大隊革命委員會和貧下中農協會而立。原紀念碑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碑身通高8米、,寬2米,塔式長方體,以磚砌成。碑身正面仿刻毛澤東“死難烈士萬歲”題詞,背面鐫刻碑文:“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光輝指引下,我地區廣大革命人民于1930年至1931年向-勢力展開艱苦卓絕的斗爭,為革命犧牲了20名優秀同志,特立此碑,以示紀念。”碑座上鐫刻有20位烈土的名字:“高土貴、吳傳珍、蔡自倫、宋云浩、蔡自安、蔡自常、蔡自富、蔡輝林、朱元富、阮戶貞、張元齊、羅正前、蔡自云、張老大、張0-、毛大、毛二、蔡自滿、蔡迪濤、朱元清。”原碑經過30…[詳細]
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常德市澧縣縣城解放中路蘭江公園內南側蘭江河畔。1984 年,中共澧縣縣委、澧縣人民政府根據老紅軍、全國政協委員張德(原武漢警備區司令員)1980年向湖南省政協遞交的269、272 號提案精神,結合全縣老紅軍、干部、群眾的要求,為緬懷先烈,啟迪后人,繼往開來,決定修建革命烈士紀念碑。該碑于1984年7月30日破土奠基,次年4月5日(清明節)落成揭幕。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雄偉,造型別致。占地面積為16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碑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座呈六邊形,高1.5米,面積約70平方米,三面各鋪臺階9級,基緣砌水泥條石凳代圍欄。座內空敞,內置兩口特制“龍量缸”,里面…[詳細]
東北解放紀念碑
  東北解放紀念碑位于沈陽市和平廣場正中心。由碑體、拱帶、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高26.56米,為正三角形,三面均寬4.2米。以漢白玉飾面,周圍鑲嵌金黃色的“仿金鍍”。碑體呈炮彈形狀,寓意著戰爭已成為歷史,人們紀念東北解放是為了維護永久的和平,“東北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由彭真同志題寫。碑座上建有拱帶,為三根拱狀帶子,高36.56米,宛如三條揮動的彩綢,自上而下圍繞碑體,象征著東北三省人民載歌載舞,歡慶解放的情景,碑座為圓形,高1.56米,直徑34米。紀念碑上的三個相連的“V”字壯如流水,又似高山,代表勝利及有‘白山黑水之稱的東北三省。“V”字的周圍,鑲嵌著40只展翅飛翔的和平鴿,既象征著古城解放獲得…[詳細]
國立第十一中學紀念碑
  國立第十一中學紀念碑位于邵陽市洞口縣竹市鎮中學內。竹篙塘(今洞口縣竹市鎮)國立第十一中學創辦于1939年,接收淪陷區、抗戰區學生2000余名。當時,國民黨右派掀起一股-逆流,“限制異黨活動”,“從嚴處置異黨”。共產黨巧妙應對,實施“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16字方針,在校內建有兩個由省委直轄但相互保密的中共秘密支部:一為中共洞口特別支部,支部書記雷震寰,黨員以洞口籍學生為主,多在師范部、高中部活動,而且走出洞口,去綏寧金屋、瓦屋、黃土坑等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他們在校內建立秘密讀書會,發展新黨員,針鋒相對地與反動勢力作斗爭,1941年遭受破壞,但學潮不斷,持續兩年多。一為中共國立…[詳細]
潦滸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潦滸村(麒麟區第二中學大門內左側運動場邊)。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1支隊15團按縱隊的部署拔除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曲靖潦滸鎮大惡霸、國民黨曲靖縣“民眾自衛大隊”大隊長海中鰲(曾任國民黨團長)長期盤踞的潦滸據點。該據點有反動武裝200余人,由于距曲靖、陸良僅30千米,且兩地均駐有國民黨重兵。為此,支隊司令部制定了“圍點打援,以打援為主”的作戰方案。后縱隊司令部又制定了“攻點阻援,以攻點為主”的作戰方案,支隊司令部按此方案給各團部署戰斗任務。其兵力部署是:15團強攻潦滸,16團伏擊曲靖之援敵,17團阻擊陸良之援敵。9月11日拂曉,15團在陸良護鄉團一部的…[詳細]
塔什干地震紀念碑
  塔什干地震紀念碑也叫英勇紀念碑,本國人民為了紀念1966年4月26日塔什干大地震死難者而建立的。當地的百姓經常來這里緬懷遇難者,尤其是新結婚的夫妻,來這里獻花成了“必備”的程序。地震紀念碑建于1976年5月20日,是一名來自莫斯科的建筑師與當地工匠合作的成果。紀念碑就修在當時的地震震中區域,占地面積約2.5公頃。整個紀念碑由三部分組成,主體造型是一對男女組成的石刻雕像,男人骨骼健壯,邁開大步,腳踏廢墟,右手臂把女子攔在身后,做保護狀;面對地震災害,女子也有奮勇向前之意,伸出右手與災難抗爭。在這對男女前方有一道深深的裂縫,延伸到一塊方型時鐘雕塑,上面的時針和分針停留在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5時24分…[詳細]
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
  內伶仃島與深圳南頭半島隔海相望,它是位于深圳珠海,香港,澳門之間的一座小島嶼,總面積550公頃,于1950年解放。為紀念在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戰士們,特在校場修建這座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紀念碑是于1950年8月建立,碑體高12米,正面題有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背面書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樣,看上去非常雄偉壯觀。解放內伶仃烈士紀念碑由曾生將軍親筆題書。1950年4月18日,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4軍第130師第390團,在解放廣東沿海之萬山群島戰役中,受領攻占解放深圳灣(伶仃洋)之內伶仃島的任務。軍民團結取得是役完勝。16位身經百戰,瀝練槍林彈雨的指戰員,不幸壯烈犧牲,長…[詳細]
水茜革命烈士紀念碑暨“邱山慘案”舊址
  水茜革命烈士紀念碑暨“邱山慘案”舊址位于寧化縣水茜鄉邱山村南凹坪。1934年12月,寧化、泉上、彭湃蘇區相繼淪陷。國民黨-派對蘇區實行血腥--,勾結地主、惡霸和團匪,瘋狂鎮壓蘇區人民,大肆捕殺紅軍戰士、蘇區干部和革命群眾,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蘇區干部和群眾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1934年12月,泉上縣巫坊區石下鄉(今湖村鎮石下村)紅軍后方醫院的百余名紅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轉移至泉上縣店上區邱山鄉(今水茜鄉邱山村)時,當地刀團匪將手無寸鐵、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的紅軍傷病員及醫護人員全體刺殺活埋在南凹坪,制造了駭人聽聞的“邱山慘案”。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歷史,發揚革命傳統,邱山大隊于1966年8月在…[詳細]
虹橋起義紀念碑亭
  1944年9月,日軍侵占樂清。中共樂清縣委作出武裝抗日的決定,一邊建立黨領導下的樂清人民抗日游擊隊,一邊幫助組建抗日友軍——樂清漁區特務隊和國民黨樂清縣警備第四中隊(簡稱“警四中隊”)。由于獲得了國民黨頑固派要“吃掉”警四中隊的情報,1945年2月24日,中共樂清縣委在四都鄉牛塘村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策動警四中隊起義。25日,縣委領導人邱清華、周丕振、葉齡銀、鄭梅欣等在虹橋河淇村與警四中隊領導人陳濟、王鳴皋磋商后,利用當晚在虹橋大同醫院宴請國民黨自衛大隊長吳琨的機會,成功收繳了國民黨自衛大隊的0彈藥,隨后警四中隊在虹橋宣布起義。26日,樂清縣委在虹橋鎮女織小學宣布建立樂清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司令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州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57页 | 一级做a的视频在线观看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