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步行街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步行街篇

長安街
  長安街是北京市的一條東西軸線,起建國門,西至復興門,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座落于長安街中點的北側,長安街也被稱為“神州第一街”。長安街修筑于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與皇城同時建造,是明代興建北京城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東西平行走向的長安街,與縱橫南北八公里長的御道中軸線,在天安門前正好垂直相交成準確的十字型經緯座標中心點,從而構成了北京城座北朝南,街巷縱橫的總體布局。清王朝滅亡后,內城墻中東西兩側的建國門與復興門在民國二十九年(1940)被打開的。新中國成立以后,街面被展寬為50-100米,東西長安街的延伸線東達通州,西抵石景山,總長50公里,有百里長街的美稱。長安街在北…[詳細]
莒州文街
  莒州文街坐落在莒城東部新區核心位置,西接莒州博物館,南鄰沭河公園,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成為莒縣精品文化旅游線路“連珠成線”的重要一環,是目前唯一一個同時具備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和山東省書法協會培訓基地的文化產業園區,也是一處集莒文化研究交流、傳播創新于一體的文化宣傳基地和日照市重要的特色文化市場。2014年3月,被山東省書法家協會評為“王羲之書法創作培訓基地”。7月,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評為“莒縣創作交流中心”。2015年1月,被日照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評為“日照市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15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莒州文街內有A、B、C、D、E五大建筑區域,其中B、C、D三個區域為二…[詳細]
華海·中央步行街
  華!ぶ醒氩叫薪纸ㄔO項目是安國市第一個投資數億元的商業街項目,于9月18日通過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評定,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安國城市商業品位,具有相當重要、深遠的意義。商業示范步行街充分發揮了步行街消費拉動和示范引領作用,將安國最潮流的吃喝玩樂購全都巧妙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道瑰麗的風景,成為安國市新的購物、休閑、娛樂、旅游中心。一條街引領一座城市的風采,華海中央廣場項目由特色風情街、商業綜合體及高端住宅組成,其中華海步行街采用歐式建筑風格,高低錯落的鐘塔樓、巴洛克門頭、拱券大門、紅黃相間的清水磚墻、精致的磚砌墻角、鐵藝欄桿、西方古典園林等,置身其中,仿佛時光倒流。將極具時尚元素的現…[詳細]
丁陶風情街文化旅游景區
  丁陶文化,是丁村文化和陶寺文化的合稱。丁陶文化的發現,表明襄汾縣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文化底蘊豐厚,歷史傳承悠久。丁村文化展示了山西竟域舊石器時期全程的文明史,陶寺文化則將堯舜禹傳說變為確鑿的歷史。丁陶文化,既是襄汾大地人類文明歷史發展的具體體現,亦是享譽中國、馳名世界的文化名牌。丁陶風情街是由山西光大焦化氣源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開發建設的集觀光、購物、休閑、娛樂、美食等于一體的特色風情商業步行街。與人民銀行、人社局、信用社、農行緊鄰,東側為振興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是襄汾縣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街區位于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丁陶大道中段,范圍北起景區北入口,南止南端噴泉廣場,西達7天酒店西…[詳細]
長涇古鎮文化旅游區
  長涇老街的出現,初始于明代咸化年間(1465—1487),由長涇大族夏氏從習禮村定居于涇里,疏通東涇河、西涇河、并市河,逐成三涇為一水的涇水河,涇水南北兩岸逐漸形成街市。至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規模大定,民益庶繁,成為江陰東南一大市鎮。清康熙二年(1663),涇里定名為長涇鎮。為了方便南北兩街之交通,從明代建市鎮始,夏希明先建興順橋,其子夏良惠續建興福橋,后有鎮上賢達和政府陸續建有興壽橋、興隆橋,興定橋(即原東木橋)、大福橋(蠶種場自用橋現已拆去)等石拱橋,如道道垂虹臥波,分外壯觀。長涇老街分為南北兩街,皆長度為1.5公里,統稱千米石板街。河南街從興福橋至陳大同米行,延伸至牛腰壩…[詳細]
南新倉
  南新倉文化休閑街景區位于北京市東四十條22號,是明清兩朝儲藏皇糧、俸米的糧倉,屬于皇家官倉,南新倉是在無代北太倉基礎之上起建的,已經有600多年歷史。南新倉是全國僅有的皇家倉廒,也是北京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倉廒,南新倉保留了古倉廒9座,是京都歷史、漕運史、倉儲史的歷史見證,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上海七寶老街
  七寶古鎮位于上海西南近郊,始建于宋,自古以來商賈云集、人文薈萃。古鎮上一條南北貫通的明清老街,僅容三人并行,兩旁都是朱紅排門的老商鋪。小橋流水、明清街巷是江南古鎮的共同特色,而在七寶卻能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海派韻味。蟋蟀館、老行當再現的是昔日上海的民俗風情;老飯店、天香樓推出的是頗具代表性的上海菜;七寶戲園展演的是滬上一些主要地方戲曲;微雕館、書翰館表現的是中國民間藝術與海派文化的和諧結合;張充仁紀念館的西洋雕塑藝術更是詮釋了海派精神對于外來文化介入時的寬容和理智。酒肆、茶館內都是老式的八仙桌、長條凳、長嘴銅壺、方頭竹筷。坐在酒旗飄飄的小酒館里,品著七寶大曲,嘗著七寶糟肉、拆蹄、云糕,悠閑地消磨幾…[詳細]
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歷史上的五次修繕第一次——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修繕原因:京師大地震,包括前門大街、城門樓在內的民居70%-80%都被震塌。第二次——1900年,修繕原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期間,前門大街被燒毀。第三次——上世紀20年代,修繕原因:一戰后,民族工商業蓬勃發展,而西方處于大蕭條時期。(人們印象中的前門大街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第四次——上世紀70年代,修繕原因:商業發展起來之后,大街上蓋了很多大型商廈,如億龍大廈、奧尼爾商店、全聚德烤鴨店等。由于廣告牌林立,幾乎看不到前門大街原來的樣子,當時老房子已破舊不堪但未能及時修復。第五次——始于2007年5月。滿懷熱情與期待,再過28天,-…[詳細]
克拉瑪依區文化街
  克拉瑪依區文化街由克拉瑪依區政府創意、策劃、投資建設的文化一條街,2001年1月建成,位于克拉瑪依市區中心,西起市體育局訓練館,東至紅星路與林園路交叉口,全長1065米,寬50-70米,總面積為7萬平方米,綠地面積4萬平方米,水域面積4900平方米,文化街的建成,是克拉瑪依環境園林化、園林藝術化、藝術大眾化的一次嘗試。文化街自西向東形成三個自然段——A段:文化之源;B段:文化之脈;C段:文化之光。文化之源以水的源頭和巨大的木質水車來象征歷史文化的源頭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而石油的勘探開發正是克拉瑪依歷史和文化的起源。位于文化街前段,總長150米,高5米的藝術浮雕墻,共雕塑了98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詳細]
城市記憶·老街巷
  青島城市記憶·老街巷以中式園林風景區和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建筑群落為主體,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中心,根據自然地勢將老街巷明清古建筑群落打造成“一街、兩河、七巷子”的建筑風格。老街巷包括長達1000多米的體現歐陸風情的青島啤酒一條街、酒吧一條街。從空中俯瞰,“老街巷”形狀就像一把勺子,地形暗合天上北斗七星之勢,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地址:青島市黑龍江路468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 | 色妞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