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教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教堂篇

觀象二路基督教堂
  山東省青島市觀象二路教堂,原名圣保羅教堂,地處青島市南區觀象二路一號,始建于1938年,1939年圣誕節完工,1940年復活節舉行獻堂典禮。由俄國建筑師弗拉基米爾·喬治·尤力甫設計,是一座羅馬式建筑風格教堂。觀象二路教堂由美國信義會在原德國俱樂部舊址建造,擁有方形鐘樓,沿內部60級臺階可達鐘樓,鐘樓高24米。教堂總占面積3.38畝,教堂建筑占地面積695.5㎡;結構宏偉,內部寬敞明亮,可容納700禮拜。該堂原屬美國魯東信義會青島區會,解放后教產歸于我國教會。1958年秋與其它多個教派聯合于該堂,實行聯合禮拜。這期間該堂負責人是王樹芳牧師。教堂于1966年7月文革期間停止使用。該堂由青島市房產局…[詳細]
基律納教堂
  基律納教堂位于瑞典基律納地區,在2001年,該教堂被瑞典人民投票當選為瑞典最漂亮的公共建筑。它是由LKAB礦山公司出資興建的,這是一座紅色的木結構建筑,古樸而莊重。單從外觀上觀看基律納教堂,很多人都難以猜出這棟建筑是一個教堂,如此精美的外觀倒更像是一棟精致的別墅。基律納教堂建立于1909-1912年間,在1912年8月開始供奉瑞典當地的奧洛夫•博格奎斯特(Olof Bergqvist)主教。古斯塔夫•魏克曼(Gustaf Wickman)是教堂的建筑師,著名的祭壇裝飾品由尤金(Eugen)王子創作的,其他一些知名的藝術家也參與了教堂的內部裝飾,包括阿爾伯特•…[詳細]
加勒魯斯小教堂
  加勒魯斯小教堂位于愛爾蘭凱里郡丁格爾半島上,被認為是一個早期基督教教堂。有關教堂的愛爾蘭語名稱“Gallarus”存在多種起源和解釋,考古學家皮特•哈賓遜(Peter Harbison)認為是指“外國人的房屋和住所”,這里的外國人指的是來自丁格爾半島以外其他地方的朝圣者。查理斯•史密斯在1756年發現了加勒魯斯小教堂。這個小教堂由志留紀時代來自丁格爾河床的古老紅色砂巖建造而成。組成小教堂的石頭每一邊都經過切割,使得它們可以牢固的搭建成小教堂。普遍認為加勒魯斯小教堂的建造沒有使用灰泥,但是盡管其外墻表面上看上去沒有用灰泥,但是其內部用了石灰砂漿用于粘合石頭和內部的空隙。這…[詳細]
碭山天主教堂
  碭山天主教堂,位于碭山縣城關,由加拿大和法國傳教士聯合建于1914年,1917年竣工。整個教堂占地面積9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779平方米,由鐘樓、圣堂、更衣室三部分組成,鐘樓尖頂,與圣堂十字建筑渾然一體。圣堂外觀青磚小瓦,樸實無華,廳內結構復雜,金碧輝煌。1998年5月4日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82年德國圣言會的傳教士開始在碭山縣侯家莊傳播福音,1892年法國神甫艾萊沃在侯家莊建立了教堂和學校,開始了天主教在碭山乃至宿州的傳播的歷史。1929年天主教在皖北成立了蚌埠教區,宿縣、靈璧、泗縣的教務歸其管轄,而碭山的教務則歸徐州教區管轄(碭山縣于1955年劃歸安徽。。教會在各地…[詳細]
特里爾的古羅馬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和圣瑪利亞教堂
  特里爾建于公元前16年奧古斯都(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統治時期,距離最初的凱爾特人圣所不遠。公元3世紀末,古羅馬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將它作為其宮廷所在地和羅馬帝國西部地區的首府。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特里爾相繼建成了許多歷史性建筑!昂陂T”是羅馬城的北大門,幾個世紀的風化、煙灰和塵埃使大門變得漆黑,“黑門”的名稱即由此而來。羅馬橋是阿爾卑斯山北部古老橋建筑的代表之作,即使是在今天,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其上面依舊川流不息。特里爾的羅馬教堂不僅是德國最古老的教堂,而且是西方文明最壯觀的歷史見證之一。就像人們如今所看到的那樣,教堂最初就建在離大集市不遠的地方,其裝飾藝術集羅馬時代至19世紀德國…[詳細]
亞琛大教堂
  亞琛大教堂又名巴拉丁禮拜堂,是德國著名的教堂、現存加洛林王朝建筑藝術最重要的范例,位于德國最西部的城市亞琛市,鄰近比利時、荷蘭邊境,是著名的朝圣地。該座宮廷教堂整體結構呈長方形,屋頂為拱形,修建于公元790年到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時代。這座教堂的靈感來源于羅馬帝國時代的東方式教堂,在中世紀時夏佩爾宮又添加了許多華麗的裝飾。亞琛大教堂建筑極具宗教文化色彩,這座八角形的建筑物,融合了拜占庭式和法蘭克式的建筑風格之精髓,是加洛林朝代文藝復興的代表性建筑。它的內部結構以日耳曼式圓拱頂為主要特色,用色彩斑斕的石頭砌成;禮拜堂高達3.9米,在許多世紀中一直是德國的最高建筑;內部以古典式圓柱為裝飾。教堂大…[詳細]
考文垂大教堂
  考文垂大教堂也被稱為圣米迦勒大教堂(St Michaels Cathedral),位于英國西米德蘭茲郡考文垂市中心,是考文垂最著名的標志性建筑。該教堂外部呈磚紅色,整體建筑風格恢弘大氣,高大精美,常年吸引著到訪這里的游客。1940年11月14日,修建于14世紀的老考文垂大教堂教堂在納粹的閃電空襲中化為一片廢墟,只剩下外墻和尖頂。1962年,新的考文垂大教堂在老教堂的遺址旁邊落成,由巴茲爾•斯賓思(Basil Spence)設計,其彩色玻璃和哥特式尖塔非常精美;內部裝飾有名為“光輝耶穌”的大型掛毯,那是現代派藝術家格雷厄姆•薩瑟蘭(Graham Sutherland)的織…[詳細]
圣瓦西里教堂
  圣瓦西里教堂或稱作瓦西里•柏拉仁諾教堂,或譯作垛上祈禱教堂,是一個坐落于莫斯科紅場的多穹頂教堂,它通常被人們看作是俄羅斯在歐洲及亞洲間獨特位置的象征。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間建造的。1588年,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沙皇在該建筑中一位俄羅斯東正教圣人瓦西里•柏拉仁諾之墓東上方添置了一個小禮堂。此后,該教堂就被人們普遍稱為“圣瓦西里教堂”。圣瓦西里教堂的外形像是一個洋蔥頭,富于創意的形式、色彩和精妙絕倫的結構完美結合,使其嘆為觀止,被譽為“一個石頭的神話”。 圣瓦西里教堂為俄羅斯東正教堂,顯示了16世紀俄…[詳細]
磐石天主教堂
  磐石天主教堂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磐石市內年代:清代類別:古建筑管理單位:磐石市宗教局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緒十三年(一八八八年),由傳教士任保衡倡議在磐石縣城內建成。到現今傳教活動已經118年,最盛時期擁有教友一千余人。大禮堂占據大院的東側中間部分,是個南北方向的長方形建筑,青磚墻黑瓦蓋,高窗闊門。原來緊連大廳正門處有尖塔式鐘樓一座,高15余米。在1932年9月發生的“磐石事件”中,被駐守磐石的日寇擊毀,事后再沒有修復,F正門上方的墻壁上彈痕累累,它是磐石人民抗日斗爭戰績的見證。大廳有左右兩個正門,室內雙排柱式大廳,內有紅漆頂柱二十四根,頂棚呈園拱形,地板涂以紅漆,內壁潔白…[詳細]
約克大教堂
   介 紹 約克大教堂是英國最大的哥特式教堂。13世紀初開始動工,250年后才完成。教堂內擁有世界面積最大、以單扇窗鑲嵌的中世紀彩繪玻璃和世界最古老的側廊。教堂東面一整片的彩色玻璃,面積幾乎相當于一個網球場的大小,玻璃染色、切割、組合工藝一流。教堂內還有一些如小天使、封建時代的盾牌和龍頭的小收藏! 參觀教堂最好選擇約克大教堂舉行晚禱的時間,在唱詩班優美歌聲和管風琴聲中,領略約克大教堂恢弘氣氛。步行275級樓梯便可到達高71米的中央塔頂端,可一覽約克的美麗景色。 小貼士:沿城墻由Bootham Bar漫步往Monk Bar的途中,能欣賞到約克大教堂的雄偉景觀。 電話:01904-55720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欧美大码aⅴ | 亚洲国产有限公司 |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