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磯,位于市境西北部,離市區40公里,臨江面湖。為古代“如山”,《水經注》一書曰“如山北對隱磯”,又如《左傳》云“楚子使州屈以居如人”.如山故此得名,并有古文化遺址。如人定居以后,因濱水而謀魚蝦,舟楫網罾,逐步興盛,磯下便成了捕魚的集中點,因而又故名為磯,雅稱儒磯。后世擴大為一方地名,轉稱儒溪。清光緒7年,臺灣任道臺的劉璈,為培植文風,紀念陣亡將士,在磯上建了一座高30米七級八方的實心寶塔。湖湘名士吳獬作《臨湘塔紀》刻于其上。塔臨大江,波濤無驚,滔滔逝水,云帆點點,漁歌盈耳。明“湘湄八景”之一,市重點文物保護場所。臨江白馬磯流傳許多神話故事,引歷代文人騷客登臨。長江臨湘段近30公里,沿江有儒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