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旅游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源自1983年4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于確定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的報告》,所列中國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名單,均為中國大陸(不包括中國港澳、中國臺灣)境內漢族地區重要佛教寺廟,共142座。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廈門島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也是閩南佛學院所在地,在海內外均有很大影響。南普陀寺主要供奉觀音菩薩,時至今日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尤其佛教節日和觀音誕辰,水泄不通,香積如山,以至于寺中不得不規定人手限點一支香。寺廟依山而建,格局小巧,多用石材,屋檐為閩南風格的弧狀飛檐翹角,上有眾多剪磁工藝的藻飾,絢麗多彩。寺內中軸線上主體建筑除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格外,還有一座供觀音的大悲殿。大悲殿巧構如亭,頂部斗拱交疊成藻井,四面開門的,內奉一尊工藝精絕的木雕千手觀音,共有四面,分別朝向四門。中軸主殿兩側鐘鼓樓、廡廊回護,形成一個整體,沿山勢遞次向上,彩檐和背后的…[詳細]
莆田廣化寺
  廣化寺原名金仙院,隋開皇九年改為金仙寺。距今有143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剎。該寺現占地3.2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石砌圍墻長1公里。貫穿主體建筑物的中軸線長達385米,結構嚴謹,布局勻稱,規模宏大。中軸線主建筑,從海拔25米逐步升高到63米由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蕆經閣)、祖堂(上為臥佛閣)等組成。兩側翼有寬敞的百柱廊廡。從臥佛閣兩旁開始,左廂依次有功德堂、溪聲閣、水云鄉、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后為香積廚)、鐘樓;右廂依次為般若堂、看山樓、煙霞窟、凈化堂、祖師殿、學戒堂、鼓樓。左上方新建有觀音閣,內奉一身高8米觀音像;右上方新建有小南山地藏殿…[詳細]
囊山慈壽寺
  慈壽寺位于福建省莆田縣江口鎮囊山村,俗稱“囊山寺”。創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是福建省著名古剎,在東南亞佛教界也有一定影響。1983年,慈壽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囊山寺初名“伏虎庵”,后改名“延福院”。僖宗光啟二年(886年),閩王王審知皈依妙應法師,為祝其母親壽誕,遂將寺院擴建,并奏請朝廷,賜名“慈壽禪寺”匾額。開山祖師妙應(820-898年),俗姓黃,名文矩,字子薰,福建莆田縣人。出家后法名涅盤,常口出囈語,舉止怪誕,行蹤不定。有時坐禪巖洞,數日不食;有時裸臥巖石,任蛟蟲叮咬。因他出行時有兩只馴虎跟隨,人稱“伏虎祖師”。他創建的囊山寺名聲遠揚,住寺僧人達千人。妙應…[詳細]
梅峰光孝寺
  梅峰光孝寺梅峰光孝寺,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雷山左旁。昔時其地爽塏,遍植梅樹,故名梅峰。隋唐之際,峰巔建有一座觀音亭。宋初亭周匝地百余畝,系李家之祖業。志載元豐八年(1085),黃太安人感異夢而生制干李公子誠。黃氏為酬夙愿,乃盡舍亭周之地,將小亭擴建為寺。寺宇初具規模之時,峰右建有『望海亭』與『臥云軒』各一座,李公子時授讀于軒。北宋崇寧二年(1103),徽宗御書賜匾『梅林佛國』;翌年,又奉敕賜額改名『崇寧禪寺』;政和元年(1111),敕改為『天寧萬壽寺』;紹興七年(1137),敕賜『報恩光孝寺』巨匾;越五年,去掉『報恩』二字,單名『光孝寺』。爾后大約八百多年來,一直沿稱不易。方志記載,寺內舊…[詳細]
黃檗山萬福寺
  唐貞元五年(西元789年),莆田人正干從六祖慧能處學禪得法回閩,師父臨別贈語“遇苦即止”。正干路經黃檗山,見山川靈秀,因悟“黃檗味苦”,便開山結茅,募緣建寺,名“般若堂”。貞元八年(西元792年),又于堂之東向增辟院落,禪寺粗具規模,朝廷賜名為“建福禪寺”,俗稱“黃檗寺”。唐德宗時(西元779-805年),賜額為“萬福禪寺”。寺成數十年,剃度一僧希運。希運后得百丈山懷海禪師衣缽,成就一代名僧。開成年間,希運住持宜豐鷲峰,將鷲峰改名為黃檗山,以紀念福清黃檗山,故此后有“天下兩黃檗”之說。蘇轍、黃庭堅、王應麟、趙師秀、劉克莊等著名文學家先后來到宜豐黃檗山,并留下了許多詩贊為后世所傳誦。后希運弟子義…[詳細]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為黃守恭獻地所建,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該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開元寺。該寺名僧輩出,寺內有名聞中的東西二塔等景觀。目前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泉州開元寺的檀樾主黃守恭,為軒轅黃帝子有熊氏之后。據《江夏紫云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黃守恭為黃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孫,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黃守恭為官泉州(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開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莊。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不給。匡護禪師遂朝來暮往,殷勤日久。黃守恭對匡護禪…[詳細]
安海龍山寺
  時代:明至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海型厝村北的龍山之麓,故名龍山寺,該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系1983年國務院確定的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間(618-619),初名普現寺,又名天竺寺,俗稱觀音殿。相傳古時該地原有一巨樟,濃蔭蓋地,夜發祥光,時人崇之。東漢時高僧一粒沙認為這是一棵異樹神木,于是請工匠把它雕成了一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隋越王皇泰年間(618-619年)始建寺奉祀。明天啟三年(1623年)重修。該寺歷千余年,傳布廣遠。唐宋以來,龍山寺的香火便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海外。在東南亞、臺灣等地尤其突出,僅臺灣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詳細]
漳州南山寺
  介紹漳州南山寺在漳州市區九龍江南畔的丹霞山麓,為漳州八大名勝之一,是聞名海內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的佛教大寺院。據《龍溪縣志?古跡》記載,它原名“報劬崇福禪寺”,是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陳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稱南山寺。南山寺規模宏大。進五個并列的大門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來客的彌勒大佛像,兩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稱四大金剛)高大形象。福建漳州市…[詳細]
支提華嚴寺
  寧德霍童支提山位于寧德市區西北部40多公里處。據佛教《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載:“東南方有山名曰支提,現有天冠菩薩,與其眷屬一千人俱常住說法。”“支提”系佛教術語,“謂諸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求福故,悉皆供養恭敬”(《大日經疏》)。因此,支提山被佛教徒視為天冠菩薩講經說法之道場,且有“不到支提枉為僧”之說。支提山,海拔700多米。方圓百里,群峰拔地,層巒疊嶂,溪澗縱流。華嚴寺所在之處,四周群峰環拱,狀似千葉蓮花,而寺恰在花心上,好一派雄奇偉秀的景象。眾多的山川林窟,多以佛教名詞稱之,諸如普賢峰、維摩峰、菩薩峰、天冠林、帝釋峰、缽盂峰、袈裟巖、香爐峰、舍利窟、甘露泉等,且山中寺院林立,有小支…[詳細]
九江能仁寺
  在九江市庾亮南路,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深紅色的山門圍墻上,書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唵嚙”八個大字。這就是九江三大叢林之首,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開放寺廟能仁寺。能仁寺舊名承天院。據載始建南朝梁武帝年間(502—549),唐大歷年間重建。北宋慶歷間,南宗南岳法系十二世白云端禪師來院主持。他一面鳩工庀材,擴建殿宇,一面開堂示講,傳燈闡教,一時眾如云集,承天院亦聲名藉甚。元至正十二年(1352)因戰火而毀。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建,弘治二年(1489)改為今名。清咸豐間又毀。現建筑多為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能仁寺建筑依坡就勢,縱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天王殿、雙陽橋、大雄寶殿、鐵佛殿、藏經樓等建筑,寺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88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福利 |